导语:

经历过命运的大起大落,爱情迷梦的无情破灭,老来丧子的人生悲剧,白居易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过起了隐居闲适的生活。晚年的白居易笃信佛教,常常与僧人往来,在为人处事上也表现得极为超脱。那么,此时的白居易到底找到了怎样的人生道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居易五十八岁的时候急流勇退,离开长安,定居洛阳,为自己取字“乐天”。

乐天来源于《易经》中的一句话:“乐天知命故不忧。”

当时的洛阳是一个预备性的都城叫东都,分司洛阳的官员只是虚衔,没有实际的权力和具体职务。

白居易在洛阳做分司官,先后担任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找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就是他所说的“中隐”。

白居易44岁无辜被贬江州,“中隐”思想慢慢形成,58岁的时候写下了《中隐》一诗。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中隐》节选

这首诗标志着白居易中隐思想的成熟,也正是这条道路的选择,使他在六年之后的大屠杀事件中幸免于难。

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那就是著名的甘露事变。

被宦官集团拥立起来的唐文宗深感宦官的危害,决定和大臣李训郑注等策划剪除宦官势力,事情败露后,朝臣和宦官之间展开了殊死博弈,最后以朝臣的失败告终。

宦官集团大开杀戒,据史书记载,一日之内600多名朝臣被杀,皇帝也被宦官软禁,而此时隐居在洛阳的白居易侥幸躲过了这场灾难。

政治的残酷性再一次深深震撼了白居易的心灵,这一年他六十四岁。

在众多好友遇难之后,白居易用饱含悲愤的笔触写下了《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这首诗表达更多的是一种消极避祸的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武宗会昌二年,时年七十一岁的白居易辞去官职,正式与朝廷脱离关系,从此他完全摆脱了官场上是非困扰,过上了饮酒作诗,栖心佛门的恬淡生活。

佛教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自东汉时代进入中土,到了唐朝已经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

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大多与僧人有着密切的交往,白居易也不例外。

其实,白居易早就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孩子的相继天折使白居易的精神倍受打击,从此开始向佛教寻求解脱。

佛教为他解脱了痛苦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看,到了晚年时期,白居易独善其身的人生观和佛教思想结合,就形成了他安时处顺,随遇而安的生活理念。

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白居易的诗歌中不乏阐发幽微,抒发感悟的禅诗,这些诗为数不多,但大多精致可人,含义隽永。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云泉》

《白云泉》表达了诗人对俗世生活的极度厌倦,此时的白居易真正契入了佛法的根本,理解到只有消除种种欲望才能得到最终的快乐。

爱情的梦想和儒家的理想其实都是人类欲望的一种体现,明白了这一层含义,白居易就得到了真正的解脱。

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漂流宦海,躲过了暗礁,走过了险滩,辗转反复,命运使然,他在晚年又回到了河南。

洛阳伊河岸边的龙门山是他晚年心若止水,静观夕阳的最后驿站。

他常和李元爽,禅僧如满等九位老人在香山寺静听伊水,信佛诵经,被世人称为“香山九老”。

晚年的白居易依然心念百姓,唐武宗会昌四年,他看到伊河水流湍急,河底凹凸不平,纤夫拉纤举步维艰,于是慷慨出资,开凿了龙门八节滩,疏浚河道,便于行船,造福百姓,那年白居易已是七十三岁古稀之年。

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走完了非凡而又淡定的人生旅程,病逝洛阳,葬于香山,享年七十五岁,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他死后,唐宣宗写诗悼念:“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居易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他一生书写了三千多首诗歌,并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白居易的诗歌浅显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据说白居易作完诗后就请老太婆过来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是否理解。

如果说理解,白居易就把诗抄录下来,如果不理解就继续反复修改,直到能懂为止。

如他为周至县尉时写的《观刈麦》,诗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观刈麦》

白居易的诗歌流传广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很喜欢。

据说在当时还有人将他的诗歌纹在身上,袒胸露肚当街吟诵,青楼女子也以会背诵白居易的诗歌自抬身价。

他的诗在国外也很受欢迎,传说鸡林国(即新罗)商人以每首一百两的重金收购他的诗献给当朝宰相。

白居易又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白居易一贯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将诗歌创作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深深根植于人民大众,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人民诗人。

白居易的一生就是大唐王朝从动荡走向没落和衰亡的一个缩影,诗人是时代的先行者,他以诗人敏感的触角感受到了时代的阵痛和人生的虚幻,用光彩夺目的诗句为我们展示了唐朝那些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白居易为我们搭建了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在中国文化历史长廊中,只要提到唐朝人们就会想到唐诗,只要提到唐诗就会想到白居易。

白居易的一生仿佛就是为诗歌而生,因诗歌而荣的,他的诗成就了他的传奇。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