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深山区是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在黔东南最南端的从江县有一个沙苗寨,不仅风光秀丽,村寨的吊脚楼等古老建筑不存完整,而且至今这个苗族部落仍保留着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尤其是用镰刀剃头,让人看了之后大开眼界。

自驾车从江县城出发,行驶6公里就到了岜沙苗寨。据当地的传说,岜沙现有2100多人,属黑苖的一个支系,据说是蚩尤第三子的后代。他们的祖先逃难到这里定居,磨难加上信仰,使他们有着独特的习俗。沙人崇拜林木,认为祖先的灵魂就附在树上。因而,生长了几百年以上的珍稀树种,在村里随处可见。为了保护森林,祖先定下规矩,男人头上要留一撮长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介绍,芭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不论老少,都保留着留发髻的习俗。发髻在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头部四周的头发都要剃掉,仅保留头顶的长发盘髻,并终身保留这种发式,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男性发式。

一鬏

沙男人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衫、直筒大筒裤,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虽然平时围有头巾,但发式始终是芭沙成年男人最为重视的, 头上四周的头发长了就得剃掉,过去没有好的剃发工具,岜沙人就地取材,镰刀也成了剃头利器。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光的推移,尽管现代有了电动剃刀等多种先进的理发工具,但用镰刀剃头这一传统的古老绝技在芭沙苗寨并没有失传,而是一直保留至今。也许是习惯使然,很多年长一点的芭沙男人仍然愿意享受用镰刀剃头。随着到芭沙苗寨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多,聪明智慧的芭沙人还将这一绝技作为向游客表演的一个节目来展示,从而让更多的人能有幸目睹这个苗族部落传统文化的深远与厚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前往芭沙苗寨那天,在广场上表演镰刀剃头的是一位村里的老者,他让剃头的成年男人蹲在地上,在进行镰刀剃头前,先理出头顶上方的头系好发髻,然后,用竹筒盛水给剃头者洗头。在做好这些简单的准备工作之后,老者举起手中的镰刀就开始剃了起来。

一尺长的刀柄,弯月般的铁刀,可能世上再没有比镰刀更大的“剃刀”了。这门顶上功夫还真不容易,不仅镰刀的刀刃要磨得非常锋利,而且下刀要又准又稳,运刀还得流畅,力道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整套动作一气呵成,短短几分钟功夫,大家还意犹未尽之时,这边的剃头已大功告成。

据说岜沙人用镰刀剃头也有失手的时候,一刀下去,头皮被划破,镰刀见血,但这样的失误非常少。在向游客表演这门绝技时,岜沙人也非常注重安全第一,不让看热闹的过于接近,以免干扰到操刀的剃头大师。真是应验了那句话——艺高人胆大。(贺德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