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美术学院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当时最著名的学院,也是欧洲最早的美术学院——是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学院大约创建于1590年,它的创始人是著名的画家卡拉奇兄弟。卡拉齐兄弟认为,意大利绘画在16世纪初的文艺复兴盛期过后,便一直衰退下去,过于人工化而且矫揉造作。他们提倡更加稳健而自然的绘画,强调素描现实模特儿的重要性。学院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继承先辈大师的艺术传统,总结先人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新的艺术人才;第二就是企图把年轻的艺术家引向所谓的正路,使他们不受样式主义美术和拉卡瓦乔主义美术的干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6世纪20年代以来,一批倾慕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典雅风格而又务求新奇的艺术家,以追求风格自居,遂被后人视为样式主义流派。此词从17世纪起渐含贬义,有装模作样的讥讽意味。贫民出身的卡拉瓦乔努力。在一生中,从生活到艺术,他都是一个叛逆者和革新者。他使宗教题材不仅世俗化而且是大众化,着力于表现下层生活。画面上,除了天使的形象有点美化外,其他人物都很少有宗教气息,约瑟的形象完全是一个朴素的意大利农民。卡拉瓦乔的画风虽然遭到订货人和一些学院派的嘲弄,但是,他仍然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在嘲弄和攻击中并没有后退。

博洛尼亚学院的教学模式结束了此前学徒跟着师傅在作坊里学艺的学习方式,开始了基础造型的训练,特别是将风景素描作为主要课程,博洛尼亚学院对欧洲风景素描的发展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学院派的主张是力求订出一些法则,使人们遵循,如强调绘画中最高的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柯罗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等。所以说学院派的艺术从一开始就有折衷主义的特色。由于过分强调法则,所以学院派的画家比较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他们的作品的题材也比较狭窄。大都是描绘宗教或神话,而对世俗生活的题材往往不感兴趣。在技法上比较偏重于素描而轻视色彩,以上这些特点都为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圭多·雷尼1575年出生于离博洛尼亚不远的卡里维查诺,父亲是一位音乐家,最初师从于杰·卡里瓦尔特学艺,进入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后受到卢多维科·卡拉齐指导。最初,他对拉斐尔式的理想主义的形式美和古典主义风格颇感兴趣,后来却受到十分新颖的、卡拉瓦乔的聚光明暗法和生动的造型方法的影响,赋予作品一种戏剧般的感伤情调和优美的画面效果,他曾运用卡拉瓦乔的聚光法创作过《圣彼得受难》。

圭多·雷尼初期的杰作之一《拿着戈里亚的头的大卫》。这幅作品的主题是关于《旧约全书》中的耶西的小儿子成为日领导者的画面,在画面中作为竖琴演奏家的塞缪尔砸死了非利士人的军队中的武装的戈里亚,之后大卫派人斩杀了巨人戈里亚,在画面中大卫是美和权力的象征,穿着裘皮衣服的大卫,也充分的显示了这个城市的繁荣,这幅作品也成为了当时圭多·雷尼作为罗马优秀画家的体现。但是,过没有多久他又回到学院派的艺术道路上。在卢多维科·卡拉齐去世后,他接任博洛尼亚美术学院院长。

《海伦的诱拐》这幅作品很好的体现了圭多雷尼的绘画风格,是圭多雷尼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之一。这幅作品的主题描绘的斯巴达国王不在宫殿的时候,帕里斯抢夺了被认为是最美丽的斯巴达王妃海伦的场面。根据画面中丰富的色彩,给人带来了极其优美的印象。这幅作品的画面中在多处体现了圭多雷尼的绘画特征,被认为是博洛尼亚派的古典主义绘画的杰出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4岁时被任命为罗马圣路加学院院长。雷尼的画风具有严谨的素描、明快的色彩,富有抒情的意境,风格很接近拉斐尔和柯勒乔。他那温柔、细腻、圆浑的曲线美造型,很受上流社会欢迎,向他订画的人络绎不绝。据说,先后任博洛尼亚美术学院院长和罗马圣路加学院院长的圭多·雷尼大师,酷爱赌博,为了填补赌博的亏空,有好一阵子画了很多《圣母》和《克利奥帕特拉》,而且这圣母和埃及艳后的面孔都差不多,草草收笔,一幅画几乎三、四个小时就能完成。好在,一条小蛇是克利奥帕特拉的标配,我们可以凭着胸前是否有一条小蛇来区分圣母和埃及艳后。

《受孕告知》是很多画家都创作的宗教画,此画的情节比较简单,就是天使将已怀孕的消息告知圣母玛利亚。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王后,路易十三的母亲玛丽·德·美第奇于1624-27年间委托圭多雷尼创作,并在1629年将画送给了巴黎圣雅各路的女修道院教堂。1665年意大利巴洛克艺术大师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见到这幅画后非常欣赏,甚至说这幅画可以价值半个巴黎。

1640年1月4日,圭多·雷尼伏在壁炉旁的桌子上用他那天鹅鹅毛笔写信,窗外的罗马虽是严冬,但宽大的屋子里却暖融融的。信是写给博洛尼亚的红衣主教雷波尔多的,随信将托人捎去拖了很久才完成的《克利奥帕特拉》。信的末尾写道:“如果这幅画不符合委托人的品味,就不奢望获得多大的奖赏”。

圭多·雷尼深受拉斐尔的影响,在构图和用色上倾尽心血:画中的主人公克利奥帕特拉身着艳黄的披风与背后窗帘的珍珠灰相融合;桌子上的绿色无花果与果篮下面的玫瑰色桌布相映照。当时的画家已经是65岁,他应该是参考了他以前的类似画作, 并经过了反复比较和斟酌才完成了这幅《克利奥帕特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圭多·雷尼1642年在博洛尼亚在去世。他被埋博洛尼亚的圣多梅尼科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