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是个很怪的地方,看似一马平川,易攻难守。然而这座城在南北朝和隋朝时代战争高度频繁的形势下,居然一直是座极其难打的坚城。

它维持不败金身竟然长达80年,也就是说从北朝末年一直到唐初。

直到唐朝一统天下,李世民亲自出马,这才拿下洛阳。王世充虽然坐拥四、五万的精锐军队,甚至还有单雄信、秦叔宝、程知节等瓦岗军名将加持,最后仍然败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80年没丢过一次的洛阳

这个时间点要从北朝北魏分裂开始算。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国家的边境线呈南北走向,以黄河和河南西部区为界。

洛阳城黄河穿城而过,西部背靠崤山,南部就是熊耳山伏牛山。

据有一定的防守条件。所以分裂后,东魏就把面积过大的洛阳老城弃而不用,在洛阳的东北角小城金墉城整修加固,作为防守重点。

后来历次洛阳争夺战,基本都是围绕金墉城展开的。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尽管洛阳只剩下残破的金墉城,却始终没有在攻防大战中失过手。

从当年开始,东西两国就围绕洛阳反复拉锯,535年直到577年北齐灭亡,双方大战七次,洛阳要么是攻不下,要么是在周边所有城池都沦陷后选择投降,注意,是不经战斗就直接投降。

所以仍可以算作金身不破。

北周统一北方后,包括后来的隋朝,都把洛阳城扩大了,金墉城不再成为城防重点。

这样一个空前坚固的大洛阳,由于统一王朝力量投入的多,加上城内人口多,更加不容易攻了。

613年杨玄感起兵反隋,大军围攻洛阳不克,反而陷入隋军之重围。

618年瓦岗军挟雷霆之势狂扫中原无敌手,结果在洛阳城下鏖战经年,最终落得个溃败的下场。这个纪录一直保持直到公元621年,前后共计87余年。

真是不说不知道,说了吓一跳啊!

原来洛阳居然是座要塞。

那么,李世民是怎么打趴洛阳的呢?

二、李世民不硬攻坚城,先拔除洛阳周边小城

表面上看,洛阳是一座城,实际上洛阳背山靠水,周围支援性小城和据点极多。

近则偃师、柏谷坞诸隘,远则有重险虎牢关可为遥助。

洛阳东面是洛口,也就是黄河、洛水交汇处。

洛阳西面瀍、慈、谷等洛水支流可以展开梯次防御,宜阳、新安、谷城、九曲、独流等要点也可为洛阳提供外围防守和补给、支援。

北面地势最为复杂,洛北黄河干流,河之南有河阴、邓津、盟津三口为渡河要津,河之北有河阳、邓乡、冶坂、北中城诸点控制通道,远则有河内郡为声援。

洛阳城北还有地势虽不甚高、但战术意义丰富到炸的邙山,攻守双方均可以此为基础展开大兵团动作。南面主要是伊水及伊阙口,战术意义主要在于守把洛南要道。

如此复杂的形势,使得洛阳城具备了双重意义:它既是一座单独而坚固的小城,又是豫西一带区域防守的枢纽。因而,攻击洛阳,战役战术安排决不能只着眼于洛阳一城一池,而应着眼于区域作战的大局,以整体破击为要义,将洛阳从它依托的体系中剥离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世民攻洛阳,在正式开打前,先遣史万宝自宜阳南据龙门刘德威自太行东围河内,王君廓自洛口断粮道,黄君汉从孝水入河袭回洛城(孟津渡口处要隘),只剩西面留给主力军来攻打。从布局上看,东西南北四面均已掐住要害,洛阳向四面伸出的触角均被割断,大区域防守被压缩到洛阳城周边,可以说未战之时庙算已胜。

三、生擒窦建德:一边围城一边打援

围城与打援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围城不阻援则易腹背受敌,重打援轻围城,则是徒耗兵力得不偿失。

洛阳之所以屡屡防守成功,正在于其地四通八达,各方面援军赴援极易,给进攻方造成极大困扰。

李世民打洛阳也遇到了坚城难克、强敌赴援的难题。

窦建德割据河北,想借救援王世充之机,跟唐军一决雌雄。

唐朝的军力本不足以同时应付王窦二部,因而唐廷内部出现了思想混乱,一部分人主张退守谷州以观形势,既撤围又不打援,看似稳妥却十分消极;又一部分人主张撤围据守洛阳周围险地,似乎是全力应对窦建德的打算,这种观点忽视了王世充困兽之力,重打援而轻围城,如果实施之,唐军必定险入两面受敌的窘境。

李世民决策的基准线是,王世充已经被揍的七荤八素,继续围下去事半功倍,如果撤围将前功尽弃,王世充很快会满血复活。唐军虽然两线作战压力大,但就看谁能坚持到底。

万幸的是,李世民依靠战术上的杰出发挥,以及窦建德猪一样的愚蠢行为,在虎牢关外耗尽锐气,结果临阵被击破,窦本人都成了俘虏。

窦军一败,相当于断了洛阳城的最后一口气。

四、围困有时比猛攻更奏效

大凡重镇要塞,城防设施都修整的比较完备,可以有效杀伤攻方兵力、降低攻方的优势。故而打坚城夺要塞,攻固然是必要手段,但攻的方法却有讲究。如果不计伤亡不惜代价地猛攻猛揍,弄不好便要折本吃败仗。

瓦岗军李密攻洛阳,从始至终就是一个字:打。柴孝和劝李密,拿住洛口和盟津两个要害,从东面北面锁住王世充的命脉,然后出奇兵西入关中,天下大势定矣。

说实话,这也算一个简版的围困战术,王世充打不透洛口和盟津,最重要的粮草问题无法解决,洛阳这个超级大胃肯定会把自己消化掉。

而西入关中则是对洛阳进行政治斩首的高明举措,必将导致洛阳人心瓦解,届时城内不战自乱,不光王世充自溃,河南诸州也会望风归附。

无奈李密对他的瓦岗军有蜜汁自信,他坚决地留在洛阳城下,屡屡发动猛烈攻势。强攻硬推如果能短时间奏效,也不失为快斩乱麻的狠招。

然而令人无语的是,李密坐拥数万精兵和回洛仓这个超级大粮仓,有的是人力和时间磨死王世充,他却选择和王世充打对攻。既不挖堑壕阻断洛阳城通道,也不兵临城下逼困敌于城内,而是敞亮地放王世充出来决战。

王世充左出右入,胜则追击败则入城,瓦岗军损兵无数就是毁不掉敌军主力。

相比来说,李世民的战术就灵活的多。他既敢于对攻打硬仗,例如慈涧的大胜。

逼近城垣后,却谨慎地收敛兵力,不让硬攻城池以减少兵力损耗。又“遣诸军掘堑,匝布长围以守之。”城大人多乏粮,是隋末以来洛阳的一大死穴。李世民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长围久困。

王世充对李世民的各种战术毫无反抗之力。

他只能龟缩城中,不敢硬打。

他帐下本有不少瓦岗军的名将。比如程知节、秦叔宝、裴行俨、罗士信、单雄信,但是根本不会用人。

既不敢出城冲击,也不会因敌制宜。

加上他为人奸险,不得人心,结果程知节、秦叔宝、罗士信临阵弃暗投明,投降了唐军。只有一个单雄信选择为王世充殉葬。可叹啊。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军事规律上任何固定的条文,都不是万世不易的金科玉律。李世民破洛阳,是活用规律、活用战术的绝佳实践。这也正是历代兵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胸中有法为衡,手中用术为易。衡易之间,不泥一格,名将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