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用来不断打破的。

7月一件堪称历史分水岭式的事件发生了:英伟达当日报收408.64美元,市值接近2500亿美元,首次超越英特尔的248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市值第三的芯片公司,前两名为台积电和三星。多家媒体惊呼: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而不足一个月后,截至当地9月9日收盘,英伟达股价508.60美元,市值达到3138亿美元,已然超过英特尔、AMD两家之和。毕竟,AMD也是GPU领域的一大悍将。没曾想,英伟达一月不到市值即蹿升600亿美元,“火箭速度”的背后折射是资本市场对英伟达产品和模式的无限信心。

而王者归来不易。起于微时,成于显卡,达于AI,英伟达成就了“一条路走到底”的奇迹。在传统计算时代,英伟达曾长期活在英特尔的阴影下,甚至在AI时代也曾载浮载沉,而今打下“翻身仗”的英伟达在股价节节攀升之下,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反观国内,亦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面对美国逐渐蔓延的技术封锁,国产替代的“冲锋号”已然吹响,国内在GPU领域能否打造自己的“英伟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以贯之的“胜利”

历史是不可逆的,一个时代的变迁,一项新技术的产生,从来都有自己的方向,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或有所妥协,而那些选择提前跳上技术列车驶向新时代的企业,必将会成为新时代的胜利者,但问题是何时跳上?能坚持驶行多久?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以多年的执著坚守与隐忍的一往无前,提供了可供镜鉴的参考。

从1993年算起,钩沉英伟达的成功,其实亦是血与泪交织的历史。集微网《英伟达市值超英特尔启示录》一文中介绍了英伟达的“白手起家”以及发迹的历史,不再赘述。如果说在传统显卡领域英伟达过关斩将之后成为当仁不让的强者,而在计算无处不在的万物互联时代,无论是从数据中心到高性能计算,还是从AI到自动驾驶……英伟达已然不再是偏于一隅的游戏显卡厂商,而俨然成为新的计算之王。

这源于其两大护法。一方面,在一代霸主3dfx最终俯首称臣之后,野心与激情、开放与执着并重的黄仁勋继续改写行业规则,并提出令对手胆寒的黄氏定律:显卡芯片的性能,每6个月提升一倍。比摩尔定律快3倍的速度,足以傲视任何对手。另一方面,继显卡领域掀翻对手之后,黄仁勋发现GPU也被用来加速计算,于是开始长远布局,赋予GPU可编程的能力,并在当年营收只有30亿美元之际每年投入5亿美元启动CUDA,打造一个通用的并行计算架构,彼时距离AI爆发还有十年。这种超前的直觉和不计成本的押注,这种跳上前沿技术列车永不回头的勇气,让英伟达最终“一剑封神”。

国内某GPU主导厂商总经理尚然(化名)分析,英伟达市值赶超英特尔+AMD之和一则表明GPU已成为非常重要且核心的芯片,被市场所看好。二则英伟达在GPU的发展是可以预见的,包括业绩表现、技术路线,代表了最先进GPU的路径。三是目前英伟达整体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市场亦给予了充分的认可。

超过十年的前瞻布局、“一往无前”提前布局风口的英伟达,终以GPU改写了历史,并迎来了创造历史的时刻。有撰文称黄仁勋的人生宗旨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有激情,才能挑战最难、最重要的问题,最终改变世界。而英伟达的“澎湃”表现已然让目标远超预期了。

国内的“进击”

相比于英伟达的突飞猛进,以及国内在CPU、存储芯片领域的突破连连,GPU的发展无疑慢了半拍,但在新的历史交叉点下,已然在奋起直追。

一方面,技术更替的时间节点来临,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5G、AIoT、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催生出新的市场需求,成为半导体产业向前发展的新动力,GPU在PC端、AI和高性能计算以及移动端均大有可为。另一方面,美国逐步加大制裁力度,不断尝试遏制中国增长及高端化,并逐渐把技术封锁向上游延伸,中高端芯片如GPU的国产替代和供应链安全已“势在必行”。

据东吴证券测算,GPU领域国产替代市场空间超过5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蛋糕,各方势力亦争相角逐,国内已有一些先行者如景嘉微、航锦、中船709所以及兆芯、龙芯等在持续进阶,一些具备后发优势的初创企业也在涌入,而老牌劲旅华为等也在躬身入局。

国内厂商在寻求突围之道之际,能否从中打造自己的“英伟达”?尚然对此提出的策略是国内GPU厂商应紧跟国际厂商最先进产品的步伐,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应用市场,为GPU厂商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空间。同时,资本也越来越重视和认同GPU的价值,为国内厂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弹药”。

然而,芯片领域依然强者恒强,追赶英伟达的技术路线和步伐显然是一场持久战。

科技老兵戴辉分析,在单机状态下,显然GPU巨头奠定了强势地位,这一生态优势很难打破。但在云计算状态下,GPU可以一个应用接一个应用地去试,催生大量的机会。以笔者看来,先单点突破,再以点带面,形成合围包抄之势才能不断破局。

“南昌要实现追赶,人才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一定要引进高技术大咖,中国已从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人口红利转向技术密集型的人口红利,只要能沉下心来,沿着国际上最先进的产品技术路线和发展思路,有朝一日将能追上国外最前沿的步伐。”尚然语重心长,“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国内应用厂商提供练手机会。只有厂商愿意用,越用技术水平才能越进步,通过上下游合力共同迈过这一关卡,从应用端和技术端角度一起将产品提升至接近国外水平则指日可待。

理应如此

当下,不止是要寻求和打造中国的“英伟达”,更是要戮力同心,实现整个半导体业的“自主”。

半导体产业经历了两次全球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美国向日本转移,第二次是从日本向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转移,这两次产业转移基本奠定了当前美、韩、台占据优势的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而到现在,经纬中国认为,中国大陆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将承接第三次产业转移,一些环节例如封装测试和中低端芯片设计,已经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从国内外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高科技之间的强对抗性来看,国产化替代和供应链安全变得愈发重要。经纬中国认为,在当前科技或脱钩的形势下,全球将出现两条技术链,一条是以原来美系为核心的生态链,另一条将是以中国市场为核心,强调自主可控的中系生态链。

GPU作为高端芯片的代表,可以说机会也将在新的征伐中成就。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GPU龙头公司,而芯片业的发展规律是细分行业最后都会走向集中,未来5~10年或会形成GPU龙头,年营收或突破100亿元。

尽管曙光在前,但先行者已经把路趟了一遍,后来者必须面对的是高壁垒和长时间追赶,不过即便夜正长、路也正长,回看英伟达积近三十年之功走到了今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坚定执著地走下去呢?(校对/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