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

不仅是地理坐标,

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坐标,

承载着大量历史记忆和民俗风情。

身为肇庆人,

对于肇庆各县(市、区)的地名

我们或许能脱口而出,

但是却又说不出它们的来历和故事。

现在,是时候了解一下了~↓↓↓

肇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梁亮 摄

肇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隋开皇九年(589年)称端州,宋元符三年(1100年)端州由军事州升为节度州,置兴庆军节度;政和三年(1113年)十一月,兴庆军升格为兴庆府;重和元年(1118年),改兴庆府为肇庆府。

宋徽宗即位前封端王,故端州是宋徽宗的发迹地,宋徽宗取"开始带来吉庆"之意亲书"肇庆府"三字赐予肇庆,"肇庆"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 梁亮 摄

端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聂伟健 摄

端州地名始于隋,当时西江称端水,端水旁设州,故名"端州"。隋以前,一直为高要县治所在地。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端州,为州治所在地。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端州为信安郡。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置兴庆军,政和三年(1113年)为兴庆府,重和元年(1118年)十月二十一日,升格为肇庆府。1949年11月,首设县级肇庆市,后几经并撤。1988年3月,肇庆市升格为地级市,在原市辖地新设端州区(属县级建制),为肇庆市的城区。

△ 聂伟健 摄

鼎湖

△ 伍尚慧 摄

1988年1月,肇庆市新设2个区(端州区、鼎湖区),其中一个坐落在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鼎湖山脚下,故称鼎湖区。

据《肇庆市鼎湖区志》载:“广东通志称 ‘顶湖’,旧志记载‘上有湖,四时不竭’,……绝顶有湖,因名为‘顶湖山’。

后传说黄帝曾在此铸鼎并乘龙飞升,又因“顶”、“鼎”同音,明正统五至八年(1440年至1443年),高要县令黎近作《鼎湖樵唱》把 “顶湖”写作“鼎湖”,之后“鼎湖山”。

渐称

另一说是湖四周山峰形状如倒放大鼎的足,故称鼎湖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吴勇强 摄

高要

△ 苏科伟 摄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平定南越国,设9个郡,其中苍梧郡中的一个新设县因西江羚羊峡居高而扼要取名“高要”。自建县至今2000多年的历史中,"高要"名沿用不断。

△ 吴勇强 摄

四会

△ 何洪锋 摄

四会,岭南最古老的建制县之一,始建于秦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当时辖区幅员辽阔,江河众多,四方之水交错汇流,故称"四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徐治彪 摄

广宁

△ 江先梅 摄

建县前,今广宁县域属四会地,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四会划出太平、橄榄、大圃、永义4都设立广宁县,名取“广泛安宁”之意,属肇庆府。

△ 巫广民 摄

怀集

△ 怀集县供图,图源 多彩肇庆

怀集县之名,始见于南北朝时刘宋元嘉十三年(436年),时析四会县银屯乡置怀集县。

“怀集”取“招来”之意。定名"怀集"共有三说:

⑴清《乾隆县志》"以县西有怀高岭得名,或以民瑶杂居,欲长民者绥怀而聚集之地。"

⑵清《同治县志》"怀高岭,城西半里,县之得名此。"

⑶另有《今县名释》载"有怀溪水,晋因置怀化县",其意即由怀化改为怀集。

△ 图源 多彩肇庆

封开

△ 谢厚灿 摄

封开在汉初取名广信,是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此名一直延用到南北朝。民国时期,今封开县境置封川县、开建县。1961年,封川县、开建县合并,取2县名首字为县名置封开县。

△ 莫献绪 摄

德庆

△ 图源 德庆发布

德庆,取义于"崇德致庆",宋绍兴元年(1131年),赵构由康王称帝,因康州(今德庆)是他的潜邸,于是,"颂其以德致庆"升康州为徳庆府,并置永庆军节度,划为望郡。"德庆"之名沿用至今。

△ 徐向光

文字整理丨小日月

图丨网络

编辑丨小日月

【本作品首发于“牌坊广场”公众号,已获授权转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到任何平台,转载请标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