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还是甲胄融合的时期。此前的甲胄以札甲为主,没有受到外来甲胄形制的影响。但自这个时期开始,外来甲胄开始融入,成为中华甲胄发展史中的一部分。最典型的当属曹植列举铠甲名目中的“环锁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锁子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复刻的北魏具装甲骑模型

锁子甲是用细小的金属扣环互相套扣,通常每一环与四环相扣,层层叠加,形同连锁。这种甲有两大特征:一是密度高,足够坚固;二是柔软性非常好,如同武侠小说中刀枪不入的软猬甲,可以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外面再套上衣袍,不易看出。锁子甲显然来自西方,是中世纪时期流行的主要铠甲,据推测,它在汉末魏晋之际传入中国, 主要是北方政权的军队使用。《晋书》中对锁子甲形制有这样的描述:“胡便弓马,善矛槊,铠如连锁,射不可入,以革索为羂,策马掷人, 多有中者。众甚惮之。”

锁子甲传入的最直接途径是战争。前秦君王苻坚派遣大将吕光征伐西域, 大获全胜。吕光在与西域军队的作战中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其中就包括锁子甲。随后,中原地区也逐渐掌握了锁子甲的制造技术,让这一新式甲在中国开枝散叶。不过,当时锁子甲并非主流铠甲,只有新疆、西藏等地装备。尽管如此, 它的生命力却比裲裆铠、甲骑具装强得多。后两者到唐代时趋向消亡, 而锁子甲则位列《唐六典》,清朝依然能见到身穿锁子甲的武将。

(上图)南北朝时期北齐铁札甲武士, 根据河北邺南城出土的铁甲胄样式绘制(刘诗巍 绘)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销连”与“铆合”两种新的制甲方式。“销连”是以销为标准件,是定位零件,用来确定零件的位置,前文提及的马铠各部位组合多采用销连法,这是欧洲铠甲的基本制造方式,但中国传统札甲很少采用,直到魏晋南北朝此法传入中国后,中国才开始使用。“铆合”,指的是用铆钉把物品铆接起来,这种方法当时多用于制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北周铁札甲,根据辽宁北票喇嘛洞十六国墓葬出土的甲胄样式绘制(刘诗巍 绘)

南北朝时期兜鍪和胄的主流形制,与三国两晋时期差别不大,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半球体胄顶加甲片编缀的兜,有的从兜鍪两侧下垂,有的则包裹全脸,仅露眼、鼻、口;其二,无胄顶形兜鍪,这种盔与汉代齐王墓出土的铁胄形制相似,不过其所带顿项比齐王胄的要大得多,脑后可开合,应该可以根据头围大小进行微调;其三,普通铁胄,这种铁胄在呼和浩特曾有实物出土,整体由生铁铸成,胄顶有短管,应是插羽毛等饰品之用;其四为兜鍪罩甲,严格来说它不算头盔,只是装置于头盔上的首铠。南北朝时期通过铆合法制作的铁胄、兜鍪还未有实物出土,但这种方法在唐代制胄时得到了发扬。

魏晋南北朝,因兵祸连绵、动荡不安,各政权为了存活或取得霸权,不得不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军事角逐,客观上刺激了军事发展,包括甲胄在内的武备在这一时期推陈出新,可谓中国甲胄承上启下的时代!

本文摘自《中国甲胄史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