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想去拜访谁,一般都会先打个电话,或者通过社交软件先预约,以防主人不在家,自己白跑一趟。可是在唐代,无论是通讯还是交通,都远远不如现在发达。许多时候,古人访友要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一两个月,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迎接自己的却是一扇紧闭的大门。这要搁到现在,懊恼、郁闷、烦躁这些情绪迅速发生化合反应,肺都得气炸了。

可古人遇到这种事,不但毫不在意,还会非常有心情地写一首诗,来分享自己的“不遇”经历。比如孟浩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作者】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孟浩然有一位朋友在洛阳任职拾遗(拾遗是古代官职名称),孟浩然兴冲冲地去洛阳找他,来到单位一打听,早就不干了,被贬到岭南去了。孟浩然这才知道好朋友摊上了事儿,怅然若失地说:听说岭南那边因为天气温暖梅花开得比较早,但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美好呢?这句话的潜台词实际是对朋友的遭遇表示同情,特意指出岭南一点无关紧要的好处,反而更显出被贬的悲辛。

比如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作者】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王维和小伙伴裴迪到长安的新昌坊去拜访一位姓吕的朋友,结果朋友不在家。于是两人在朋友的住处观赏一番离去。他们的朋友是位性情高雅的隐士,这从家里的环境就可以看出来:青山绿水,栽竹种松,就好像桃源、柳市一样安静祥和。

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嵇康不在家,嵇康的哥哥嵇喜出迎,吕安在门上题“凤”字而去,“凤”字可以拆成“凡鸟”两个字,这是吕安嘲讽嵇喜是“凡鸟”。王维说“到门不敢题凡鸟”,是表示对吕逸人的尊敬。吕逸人常年在这样的清雅之地闭门著书,当年亲手种的松树都已经老了。可见吕逸人的学问不小,绝非“凡鸟”。

比如丘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寻西山隐者不遇
【作者】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丘为到西山去拜访在这里隐居的朋友,从山下走到朋友的茅屋要经过三十里路。朋友不在家,丘为不甘心地敲了敲门,并没有童仆应答。从门缝往屋里望了望,陈设十分简单,只有桌案和茶几。丘为想朋友可能乘着柴车外出了,也可能到附近的野湖去钓鱼了。总之自己怀着满心敬仰而来,却错过了相见。

不过这一趟也没白来,朋友这里环境清幽,足以涤荡身心。虽然没有与朋友见面交谈,也已经悟到了清净修养的道理。丘为独自赏玩山景,尽兴后没有等朋友回来就下山了。

比如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作者】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读书期间,李白放学去访问山里的道士。一路上,李白听到有狗叫声从潺潺流水的山溪方向传来,一株株桃树上花朵带着晨露鲜艳欲滴。随着目标的临近,李白越来越兴奋。时不时地看见野鹿在树林里出没,可是到了中午时分却没有听到道观像往常一样敲响钟声。原来老道士外出了,只见漫天的云气笼罩着竹林,只见洁白的瀑布在青山间飞流直下。没有人知道老道士去哪里了,李白失望地靠在两三棵松树下排遣愁思。

比如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作者】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陆鸿渐,就是陆羽,写《茶经》那位“茶圣”。皎然是一个和尚。陆羽把家搬到了城郊一带,皎然沿着两边种满庄稼的乡间小路来找陆羽,看到陆羽家篱笆边上新种的菊花,虽然秋天来了却没有开花。皎然敲了敲门,发现家里没人,就去问西边的邻居知不知道陆羽去哪里了。邻居说:他啊,估计又到山里去了,每天太阳不下山是不会回来的。从邻居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见,邻居说话时对陆羽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的神态,这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比如贾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访友遇到隐者的徒弟,兴冲冲地跑过去问:你师父在吗?结果童子回答:师父采药去了。贾岛问:去哪里采药了?童子答:就在这座山中。贾岛又燃起了希望:在什么位置呢?童子答:师父每天采药都到大山深处,行踪不固定,我们也没有办法知道他现在身在何处。贾岛最终还是白跑一趟。

通过以上几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古人各有各的“不遇”缘由,但他们非但不会对自己的“无用功”感到懊恼,反而会写诗加以纪念。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古人的生活节奏没有现在这么快。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及时预约,访友“不遇”这样的事情应该很常见,所以古人可以心平气和地去面对。

二是古人访友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没有现在这么强。古人访友很多时候纯粹就是为了交流感情或思想,即使“不遇”,也觉得没有什么损失,就当一次徒步的旅行。

三是古人实质上是想通过访友的质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或彰显自己的品格。这很好理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除了孟浩然的那首,其他诸首“不遇”的原因都在于友人是隐居山林、行踪不定的高士。这在当时是一种风尚。能结交这样的朋友,从侧面也表现了自己并非凡夫俗子。比如,我们今天有人写《与马云共进午餐商讨投资事项记》,写的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咱有这样的朋友。

《世说新语·任诞篇》记载:王子猷居山阴,逢雪夜,忽忆起隐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立时登舟往访,经夜始至,及至门口又即便返回,人问其故,王子猷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可见,古人访友意不在友,而在于满足自己的佳趣雅兴。如果我们在日常交际中,能够多学一点儿古人的雅致,少一点儿套路,则更能体会友情的价值。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