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正式印发。

《暂行办法》强调高等学校命名,要坚持名实相符、准确规范,体现办学理念,突出内涵特色,避免贪大求全,并对地域字段、学科或行业字段等提出明确规范。

该办法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有利于遏制和解决高校发展的浮躁之气,浮夸之风,浮华之困,让大学回归于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本质,找回迷失的大学精神。

力戒浮躁之气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一些高校,一路狂奔,不求最好,但求最大,不求质量,但求数量,忘了初心,丢了使命,迷了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点在高校更名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专心搞粮食不香吗,非要更名为工业大学;专注钢铁丢人吗,非要更名为科技大学,专心搞机械不好吗,非要更名为理工大学……

还记得日本做螺母的企业吗,极致专注的工匠精神,缔造了日本精工制造的传奇。国内的一些高校,名字改得高大上,教育质量怎么样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好的风气,犹如一股清流,引领学术的发展,涤荡学界之污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

有人把教育的浮躁归结于社会,认为整个社会都很浮躁,教育不能独善其身,也属正常。

然而,浮躁对教育的危害“伤筋动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错过十年,影响一代。学生不是工业品,教育不是流水线,不能盲目追求生产速度和经济回报。

教育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精益求精、日积月累,而不是“一年磨十剑”的“成果”满天飞。

教育需要科研的质量、研究的深度,需要大学问和真学问,而不是过度追求量化指标,批量化生产,急功近利为金钱做学术,只会欲速则不达。

因此,祛除浮躁之气需要猛药治疴,痛下决心。每个学者要专注学术精品的产出,每个学校要专注自身特色,整个教育行业要为国家崛起夯实基础。

力戒浮夸之风

有人说,近四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高校合并改名史。这或许有些夸张,但并不是没有一点根据。

数据表明,2010年之前的三十年,全国79%的高校改了名或合并除了名,高等教育进入“大干快上”的跨越式发展阶段,最近十年两百多所高校完成更名。

有些学校强强联合,比如原北京医学院,曾经是全国10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00年4月3日,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北京医科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再比如,创建于1956年的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参与国徽和当时十大建筑的设计,实力逆天,1999年11月20日,正式并入清华大学。

当年考上工美,毕业证是清华,一些人认为是赚了,然而,工美的学生大部分却嗤之以鼻,到现在很多人也觉得作为独立的设计院校,比在综合大学里更有意义。

当然,论规模,还是有学校不服,比如浙江大学由四所院校合并而成,吉林大学由六所院校合并而成,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不得不说,高校合并,对于高校排名竞争力来说,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很多学校的更名,是通过最终极的合并方式得以实现。

还有的学校,实现了“三级跳”,比如西南医科大学,1959年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更名为泸州医学院;2015年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同年12月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原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

客观来说,这种通过规模和数量的堆积,并不必然会导致学术水平的提高;学校排名靠前,并不必然意味着教育质量会改善,但有可能会导致浮夸之风的出现。

比如,一些院校,过分追求排名,过分追求论文数量,过分贪大求全,弄虚作假,好大喜功,大搞形象工程,追名逐利现象无处不在。

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用效率低下,导致在高精尖领域没有突破,在诺奖领域没有突破,在基础科研领域没有突破,浪费资源,浪费生命。

浮夸之风是怎么产生的?其根源在于一些高校扭曲的政绩观。大学终究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可用之才,有用之才的,不是给上级看的,更不是用来利的。

因此,抵制浮夸之风,必须眼睛向下,百姓利益至上,初心使命不能只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要牢记心中,对得起良心,彻底铲除浮夸之风滋生的土壤。

力戒浮华之困

说到高校的攀比,不得不提一个普通中学,陕西某贫困县花7.1亿建“豪华中学”,需要12年来偿还贷款,好一个“再穷不能穷教育”!

这个学校,并没有把极其有限、极其宝贵的教育经费,用在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上,而是浪费在华而不实的亭台楼阁,景观假山上,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我们需要一个真相。

其实,这也是很多大学浮华之困的缩影,一块景观石头几十万,一座莫名其妙的雕塑上百万,学校搞得花里胡哨,人浮气躁,哪有心思搞学习搞研究?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所大学,是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大师的积淀,需要师生的持续接力,贪图虚荣,铺张浪费,乃背道而驰。

我们需要正视的是,什么样的大学,才是我们需要的大学,什么样的精神,才是我们需要的大学精神,这或许才是破解浮华之困的解药。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而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 创造精神、 批判精神、 社会关怀精神。

因此,我们的高校,与其好高骛远,贪大求全,追求虚名,不如静心想一想,“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担当精神,是不是比清除校名里的“粮食”和“钢铁”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