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欧阳修,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的《醉翁亭记》。在其文中,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得成千古传诵,让这位才子的佳名得以远传。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选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文笔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浪淘沙》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加上后天刻苦勤奋,往往所借的书籍等不到抄完,便已经能够背诵了。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借得唐朝《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刻苦专研,这也为日后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欧阳修少年时便开始学习写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也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其叔曾经对欧阳修的母亲说过:“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果不其然,欧阳修在后来写就一篇篇佳作,也因其才学而满贯天下,流芳百世。

当然,欧阳修不仅文章写得好,还慧眼识英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嘉祐二年二月春,已是天命之年的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

在这次考试中,欧阳修看到一份较好的答卷。文章语言流畅,且说理透彻,分析得当,欧阳修估摸着这份答卷应该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便觉得这种文风需要鼓励,而且毕竟他是“自己人”,不好把他取作第一,不如就把这份卷子取成第二吧!

结果试卷审核完毕,拆封之后,欧阳修才发现这份卷子的作者,名为苏轼,而不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同年与苏轼一同被欧阳修录取的,还有他的弟弟——苏辙。不仅如此,在唐宋八家中,除了他以外,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和王安石都是他的学生,先生果真是慧眼识珠呀!

若无欧阳修的一番识人之才,在我们中华文学史上,乃至整个世界文化史上,可能就会流失掉许多千古奇才,也就无法流传下许多的千古绝唱!欧阳修以其卓越的识人之明,培养了北宋文坛上的一批重要人物,为北宋朝廷以及整个文学史做出了一份突出的贡献,活脱脱是中国历史上“大宋的第一星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