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编辑 | 火行公众号

据悉目前自然科学基金委存在有2927家依托单位,但本年度的新增依托单位申请刚结束,具体数量仍有增长; 同时国自然的依托单位资格也有”退出”机制--分简单归纳位为“申请注销及处罚注销、自动终止”三类;

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基金工作管理办法》,以下几个情况应该予以取消依托单位资格(注销或终止);

第十条 依托单位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自然科学基金委可以予以注销:

(一)依托单位提出注销申请的;

(二)不再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

(三)受到自然科学基金委 3 至 5 年不得作为依托单位处罚的;

(四)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其变更申请决定不予变更的。

发生前款第(三)项情形的,处罚期满后可以重新申请注册成为依托单位。

第十一条 依托单位连续 5 年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其依托单位资格自动终止。

2019年,根据依托单位的申请,经审核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注销以下依托单位的资格,共计17家单位申请注销(有部分是因为机构改组从而导致的单位注销),具体名单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自动终止的依托单位数据则远远大于这个数据(在180+),据数据显示: 2019面上项目共计有891个依托单位(占申请总依托单位数的47.65%)获批数为0项,共涉及申请项目3858项。

作为相当一部分的“小微”依托单位管理部门在如何提高中标率上除了加强形式审查要求,提高初审通过率上,似乎在其他方面难以在短期内有所作为;能做的只有发动数量、提高申请形审,在“概率”上图谋一两个中标机会,所以申请人应该可以理解各大依托单位一轮轮的鼓动性申请动员行为及辅助的形式审查工作。同样,在自然科学基金谋求财政支持,构建学科发展上有重大作用,是各大单位争取财政经费的重要来源。

但这对于基金委来说是不够的,无质的申请量在一方面加大人力物力组织评审的资源上有更多的负担,另一方面不断刷低的资助率,在自然科学基金来之不易的“口碑与品牌”下,已经引起了领导层的警觉,不会为了提高资助率的表态下,更多的是要求提高申请质量从而实现数据的“美好上升”意愿。

自然科学基金最大的优点是自由竞争,基金委无法改变这个根本属性(除非修改条例),那么这部分也是自然科学基金在出台加强依托单位管理的背景之一,只能是让依托单位去前置把关;

那么作为依托单位又有动态考核要求,大家都知道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在单位的层次不是自己觉得好,就拿出来能中;就算强如清北,面上资助率也没有超过30%;更何况在谋求财政角度,依托单位实在没有理由自己对内部人员进行限制,能做的更多是谋求指导与优化服务。

基金委对于相关依托单位的主体责任要求,包括实施前置性措施,是针对一路走低的“资助率及大量无序申请”;但这存在一定的矛盾性:目前来看,暂时未有较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