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夫子其人,一直都是以“万世师表”千年难遇的圣人形象,成为炎黄子孙千古以来膜拜的对象。即便孔子生前自称“如丧家之犬”,建国后还经历了“打倒孔家店”的风暴暴击,但时至今日,孔老夫子古圣先贤的人设依然屹立不倒,岿然不动。

当然我不是说孔子不伟大,他没有资格做圣人,事实上瑕不掩瑜,有意也好,无心也罢,即便孔子向现实低头,做了一些无奈之举,超出了我们对他期待的范畴,孔子在我们心中依然还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我今天要说的,真实的孔子可能并非像他口中自称的那样了潦倒,反而是一个在事业、权力、商业上都做得非常成功的人生赢家。首先,他创办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私立学校,《论语》中讲孔门弟子3000,贤人72人。而当时的鲁国人口仅仅百万左右,以此推算,孔子相当于办了一所拥有几十万学生的大学。

另外,虽然孔子本人的治国理念没有得到当时多数国君的接纳,但最终鲁国国君为了制衡“三桓”,不得不与当时最有威望的孔子学团组成联盟,并赋予他极高的权力,先是做了工程部的长官,后来还登上了司空的宝座,并可以行使丞相的权力。

再加上他的弟子中也有很多很有出息,在各国担当重要职位,比如子路就曾先后做过季氏的宰相,还做过卫国的大夫和邑宰。可以说在社会地位上,孔子已经位极人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孔子还有一项隐藏的事业,往往被后人所忽视。大家普遍觉得孔子就是一个整天吃土,穿着邋遢、颠沛流离的流浪汉,一副丐帮帮主洪七公的既视感。事实上,孔子除了是当时最大学团的领袖,还可能是当时华夏大地上最大丧葬公司的董事长。

怎么讲?且看我拿出证据大家看。

孔子的学团人数众多,3000余人,在当时堪称世界之最。如此庞大的组织,日常花销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就相当于一个拥有几十万学生的大学,你想想一年的开销,怎么也得以亿万计,那么孔子是如何维持这个庞然大物的运转的呢?

据历史学家统计,根据当时的社会形势,战国时期是战争非常频繁的时代,那时候的人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左右,除了战争带来的大量伤亡外,医疗条件非常贫乏,很多小孩根本过不完童年就死掉了。

所以老子才会在《道德经》中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什么意思呢?人生存下来的几率,只有三成;而活不到天年中途夭折的也有三成;那些活下来的,还有三分之一因为各种意外而死亡。可见当时死人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人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那么当时的社会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丧葬服务,那可是最大的风口。资料显示,孔子学团几乎垄断了当时的丧葬市场,而且他很有商业头脑,懂得品牌运作,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要恢复西周的礼仪,把丧葬仪式搞得非常复杂,花费巨大。而人们为了不受到整个社会舆论的谴责,不得不硬着头皮接受这样的现实,砸锅卖铁也要把祖先埋葬好、安顿好。

常言说,最怕LM有文化,普通人根本掌握不了他那套复杂的操作系统,而他有三千个入门弟子,他们都来自贫苦人家,根本交不起学费,那怎么办呢?孔子就把他们组织起来,以传授一门安身立命的技能为宗旨,教给他们丧葬用品的制作和丧葬仪式的操作流程。

这些弟子们进入社会之后,组成各种“丧葬小分队”,因为品牌效应,基本上席卷了当时的丧葬市场,利润非常丰厚,赚得盆满钵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墨子就曾经因此责骂过孔子,说他是在把各个邦国引向灭亡。因为孔子主张“尊尊亲亲”,把丧葬流程又搞得鬼都看不懂,如果哪家父母去世了,普通家庭的后代不但会因为巨额的丧葬费用而破产,并且还要替父母守孝三年。就是在坟墓旁边搭一个窝棚,披麻戴孝,一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就哭丧就好了。

如此一来,无数家庭因为丧葬而家破人亡,年轻人还要荒废三年宝贵的时间,身体和脑子都毁了,再次回到社会基本就是一个废人,要体力没体力,要技能没技能。

很多国家的国君之所以没有接纳孔子,接受他的主张,就是因为听说孔子丧葬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业绩十分惊人。这样的人如果听他的,自己的邦国还真有可能从此万劫不复。

关于这一点虽然已经找不到正面的资料,但是从《论语》等同时代的典籍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很多证据的。比如《论语》中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现代人普遍把它理解为:学习知识并且不断地复习,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

孔子虽然是万世师表,但也不能睁着眼说瞎话,就问问你,现代社会还有多媒体、各种好玩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你复习课本的时候快乐吗?快乐个鬼!

其实这里的“习”不是复习的意思,而是“实习”的意思,相当于孔子给三千寒门弟子开了一所规模巨大的“技校”,一边讲解丧葬用品如何制作、丧葬礼仪如何具体操作;一边实习这些非常实用的知识,还能快速赚到钱,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