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马老师很少公开发言,拒绝了那么多演讲,偏偏主动申请讲这场!8月30日,马老师用1个多小时,给云谷学校的家长们上了开学第一课。

是的,给家长,爸爸+妈妈。中国的孩子比较不一样,18岁之前,决定孩子命运、决定孩子学习的是家长。教育的很多问题,都是家长造成的。家长不过关,孩子不可能过关。所以云谷有一句话,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老师在云谷学校演讲

01

阿里巴巴的高管们,还没见过马老师为哪一块业务花费这么多时间。教育,是马老师投入精力最多的领域。

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教师情结,而是因为马老师认为这件事太重要了,关系到国家,关系到未来。

中国现在每年有1400万新生儿,他们是中国最宝贵的矿产。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中国未来的竞争力。

而面向未来的数字经济时代,教育是最需要改革的领域。现在的教育体系是200年以前建立的,是为工业时代的流水线服务的。未来很多标准化的工作一定会被机器所取代。如果不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三十年后我们的孩子将找不到工作。

在中国,没有一件事像教育这样受到重视,也没有一件事像教育一样让人焦虑。社会的焦虑传导给家长,家长又把焦虑传给学校,学校又把焦虑传给了孩子。

焦虑引发教育的军备竞赛,围绕学历的竞争白热化,上大学还不行,还要上名校;上名校还不行,还要读国外名校,读研究生、博士。这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会耽误孩子成长,影响国家的竞争力。

▲马老师在云谷学校与学生交流

用马老师的话说,这就是“剧场效应”:一个人为了看得更清楚站了起来,全剧场的人都跟着站了起来,结果大家都看不好,二十年后,剧场效应带来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其实这1400多万孩子中,真正会读书、能上名校的也就是5%,六七十万人。其他1300多万孩子怎么办?不能让他们都硬着头皮去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去挤应试的独木桥。

我们的教育,有责任为这绝大多数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成功,找到幸福。

马老师一直以来还有个观点,到了大学再改变教育已经晚了,要真正改变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把资源往前倾,把钱花在幼儿园、中小学上面。

于是就有了云谷。

02

马老师在现场再次向家长们申明,云谷不是贵族学校、不是国际学校,更不是阿里子弟学校。办云谷是为了探索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为未来教育打造一个样板。

现在云谷还很小,影响也很有限,甚至连震动都算不上。但是所有改革总要走出第一步。中国这么大,总要有人去思考未来的教育什么样,允许有人去探索不一样的教育。

在云谷这个试验田,这样的教育理念已经实践了三年。

马老师说,云谷不保证你的孩子一定能成功,但是可以培养孩子得到幸福,让孩子学会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

云谷不是不考试,而是把考试当成调整教学的手段。他希望云谷的孩子不害怕考试,但是不追求考高分,绝不会因为考试停掉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

云谷不为出国留学做准备,而是培养孩子的全球化观念和视野。希望孩子未来到国外去读书,不是因为成绩好而出类拔萃,而是因为品行好、朋友多、有责任感、有领导力而受人尊重。

其它试验还有很多,比如云谷学英语没有教材、云谷教识字不先教拼音,云谷让孩子自己决定用不用手机和PA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老师在云谷学校与学生交流

03

看起来有点颠覆,对不对?马老师直接告诉现场的家长,大家都是试验品。但是既然选择了云谷,就要选择相信,选择支持,和学校一起试验。

所以云谷不挑选学生,但是挑选家长。

马老师不留情面,当场怼了不少家长。

他说,他发现对孩子教育最焦虑的,往往是妈妈。很多妈妈自己没读好书,却要求孩子读名校、读研究生,不知道错误的教育会误三代;很多妈妈把孩子送进兴趣班,自己却蹲在少年宫门口嗑瓜子、玩手机;很多家长总喜欢拿自己孩子跟别人比,什么都得好,这是逼老虎去爬树……

不少家长留言说,场景太过真实,容易引起不适;怼得十分酸爽,但又无力反驳。

▲马老师在云谷学校与学生交流

怼不能白怼,还要给出解决方案。马老师提出了一个合格家长的自我修养,就是每天问自己三个问题:有没有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是不是因为分数而着急了,有没有不倾听、不尊重你的孩子。

很多人觉得云谷很神秘,或者因为孩子没机会上云谷而遗憾。云谷毕竟规模还小,目前只有700多名学生,未来也不可能容纳太多的孩子。但现在,马老师把云谷的秘密和盘托出,家长们可以来抄作业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