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们来讲讲中国的文人画,中国文人画主要出现在江南地区,蒙元时期对统治下的臣民分了十个等级,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读书人在第九等,俗话中的臭老九就是这么来的。因为蒙元对不同人分等级,不同职业分等级,不同宗教也分等级,这就使得蒙元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还有一个原因,因为蒙元政府是蒙古人建立的异族政权,它对汉文化缺乏热情。它废除了画院甚至还废除了科举。

中国文人有一个思想本能,就是一定要科举。这些知识分子就算家里面很殷实,他也要去科举,用他毕生所学,兼济天下。兼济天下是文人的职责,蒙元政府又废除了科举,而且就算开了几次科举,录取的名额较之前代宋朝,那是少之以少。可怜的几个名额,还要依人种等级,依次派分给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南方汉人能得到做官的机会就少的可怜了。所以知识分子阶层的愿望。,在科场上得不到满足,就转而走向了文人画,这就是元代文人画兴盛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代文人画产生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生宣纸的出现,因为元以前的绘画主要用的是绢帛材质。生宣纸的出现,使水墨在生宣纸上停留,有一种似画非画的效果。然后线条有一种颇润的韵质,墨色更加的苍茫。我们古代穷酸文人是用宣纸的,富裕文人是用绢帛的。工笔画可以画在宣纸上,也可以画在绢帛上,以前都是画在绢帛上的。

第二个原因是画院的废除,画院废除是所有的画家,无论是文人画家还是宫廷画家。他在绘画的时候,不用附和统治者的审美意图。简单一点就是说,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可以有自己的表现。

第三个原因是文人地位的低下,使得大部分的文人不愿意为蒙元政权服务。你都这么看不起我,我干嘛要为你服务。很多文人都学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然后垂钓啊,吟诵啊,雅集啊,通过绘画来论道,绘画就成了当时文人的主流。

第四个原因就是赵孟頫和引领和元四家的推动。赵孟頫是宋朝皇室后裔,他博学多才,通音律,懂政治,特别是工书画,会鉴赏。他的行书和楷书称为赵体,并且他的楷书与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成为中国楷书四大家。他的绘画开创了全新的画风,他扛起了复古的大旗。

他就提出绘画要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织细,傅色浓艳。便自为能手。自以为佳。殊不知,古意既亏,百弊横生,岂可观也!此为智者道,不为愚者说。赵孟頫要恢复的古意是恢复北宋的,因为南宋失败了嘛,很多文人特别是江南文人,对南宋政府耿耿于怀。

中国的文人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都是书画家。书画相通嘛,所以元代的文人,以非凡的功底,将诗词的意境,书的笔法,画的技法,通过自己的感受和领悟,将中国文人画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会看到当中国绘画的发展和西方绘画的发展,中国绘画特别强调,一定要撇除所谓匠人色彩,西方绘画这方面是合并在一起的,许多大师的成就是因为有人买你的绘画作品,你就可以开画室,开画展,然后就越做越大。这个其实就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我们的文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

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文人画必须具备四要素。哪四要素呢?人品,才情,学问,思想!人品是第一位的,没有人品,他画出来的再好,也没人欣赏的。所以赵孟頫被后世贬低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他在蒙元政权做官,为夷狄政权服务,所以人品不怎么样。

然后这里也提出思想性,文人画区别于匠人画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思想性。思想性是文人画的灵魂。你画的是文人画,就不是光表面上看到的画,而是画后面你的思想。所以我不追求画的真不真,像不像,我只追求画后面我的意境高不高。所以中国文人画,山不是那座山,水不是那湾水,文人画中的山水,不是现实中的山水,而是作者意象中的山水。

比如倪瓒的这幅《渔庄秋荠图》,如果你懂中国文人画,你能看出他每一笔的书法性。比如赵孟頫的诗作《秀石疏林图题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什么意思?他就提出了以草书飞白的手法来画竹石,来表现石头的质感。然后以写篆书的笔法,来画树的枝和干。再以永字八法楷书的撇来画竹子的叶。

元代文人画的代表人物就是元四家,元四家第一位就是黄公望,他的《富春山居图》可谓是家喻户晓。

那怎么样来读画呢?读画分为三个阶段,英国有一位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他说:我可以不知道画家是谁,我来欣赏他的画。我也可以不知道这段历史,我来比较谁的画好,谁的画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就是抱着这样的直觉来读画的。第一就是看,他画的什么? 第二就是看,他的笔墨技法和构图。第三个就是感受到的意境。其实画家在做第一件和第二件事的时候,就是为第三件事服务的。

如果你愿意再多花些时间,在画前多停留一会。你在脑子里翻腾一下,有没有中国的古诗翻出来?第二:你或者可以看看画上面的题诗。然后你也可以谷歌一下,来了解这位作者画这幅画时的所处时代,社会环境。第三阶段,如果你愿意研究一二,那么就看他的题跋,印章。那就可以看到它的传承和影响。

我们来看看倪瓒的这幅《渔庄秋荠图》,看看他画了什么?

看看他的笔墨技法和构图。石头的线条很粗,枝杈的线条很细,粗和细给你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细就是精致,粗就是粗糙。第二个就是墨,墨分为五种: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浓墨的极致就是焦墨。然后就是构图,一幅好的画,构图是第一位的。构图好的你远一看就感觉舒服,构图不好的一看就不舒服。最后就是我们感受到的意境。

我们来看看这幅画,首先是远山,中间什么都没画,我们就认为它是辽阔的水域,近的是枯木,枯木在山石之上。他的构图方式是三段式构图,三段式构图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江南的山呢有一个特点是比较低缓的。他就发明了一种用硬笔横插,这个叫折带皴。北方画派斧劈皴用的比较多。斧劈皴是为了表现山的嶙峋陡峭。牛毛皴就是一点一点的画,就是山林上有很多的草,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滋润。我们把这些叫做,折带皴,解索皴,卷云皴,雨点皴等等,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线条。

这个树倪瓒画的时候是淡墨,不是线条,他是擦的。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那些画一样,是先勾好轮廓再填色。为了表现江南的山上面有点绿意,他就用湿笔点开。这幅画是最典型的三段式构图,最早的三段式构图是王维,倪瓒是把三段式构图发挥到了极致。三段式构图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平稳,安定,舒适。倪瓒的这幅不止是平稳,而是一种比平稳还要平稳,苍茫的,寂静的感觉。这中间的水域特别的开阔,水域一开阔就有一种辽阔的感觉。所以他是用平远三段式构图。

我们北宋的郭熙在他的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中就提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就是一种时空观,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打破了一般绘画以一个视点,即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平远就是近山看远山。高远就是山下看山顶。深远就是山前看山后。你可以理解为:平视,仰视,俯视。

倪瓒的画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见飞鸟,不见人迹。这就是以他造型的剪影,意境的静淡。来表现这种荒寒,冷寂,空旷,其实就达到了道的境界,空灵。

他为什么会画这种风格的画呢?这就要看倪瓒这个人的生平和性格。倪瓒出身于当时江南三大豪门望族的倪家。他是富二代或是富三代,但不是那种纨绔子弟。他这个人的性格是清高孤傲,他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一个人,不善理财,外人传的最广的是他的洁癖。

有一次他的母亲生病,他请了医生,听说叫葛仙翁。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那天正好下雨,葛仙翁到他家以后,提出一定要看他收藏的古书。这个葛仙翁提出先要看书,才给看病。于是只好让葛仙翁先看书,这个葛仙翁啊他东摸摸西摸摸,还随地吐痰。倪瓒的这个书房,他自己每天都打扫的很干净的。从此以后,倪瓒就再也没有踏进过这个书房。

第二个故事,张士诚有个弟弟叫张士信,这个人也喜欢附庸风雅。因为倪瓒在当时就非常有名,家里能挂上他的画,是显示你的审美品味的。张士信慕名就送来许多钱财,让倪瓒为他画。倪瓒不愿意作画,把钱财退了回去。倪瓒有一次游太湖的时候,正好碰上张士信。张士信就叫随从去狠揍了倪瓒一顿。倪瓒不出一点声音,有人过来问倪瓒,你痛为什么不出声啊?他说:一出声便俗!他自己曾经说:世上安有英雄,安有豪杰?他还说世上安有人在?他内心中认为世上是有人的,但这个人是他的样子和他的标准。只不过是,他找不到他的样子,他的标准,只能将心中向往的人格画入画中。

心有莲花则静水而居,心有明月则寂寥而行。所以他画中的意境,就是保全了他内心里的一种洁净。所以后世很多画家想学他的画,永远是得不到他的这种精髓的。这是因为他灵魂的境界,生命的境界。我们内心都想像他一样,则静水而居,则寂寥而行,但是现实生活中做不到,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

文人画和匠人画,现代人很难分清楚的原因是:我们都是有学历的知识分子,但我们并不是文人。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为应付考试而来的,今天的舆论说这个对,我们就跟着都说对。如果是文人的话,他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他可以受排挤,受冷遇,但绝不向自己的理想妥协。可以这么说,现代社会已经没有文人了,所以也就很难理解文人画的精神价值了。

(注:以上内容转自:昊炁文苑,图文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原作者及主办单位所有,本号除原创文章外,均为原作者观点,发布主要为方便了解、学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汉服微资讯 | 带您了解更多汉服资讯,官方QQ群:942996310)

你若喜欢,点个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