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井冈山会师

1928年春井冈山会师时,由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当时部队虽然共计6个团近万官兵,但武器装备却明显不足,仅有2千条枪,重武器则更是少得可怜,仅有1个迫击炮连。但就是这区区数门迫击炮,却成为日后解放军炮兵部队的发端,并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屡立战功。

炮兵为保卫井冈山立下大功

1928年夏天,国民党军集中湖南、江西两省军队共5个团,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大规模“会剿”,当时红军主力转战广西东部,仅有第32团和第31团第1营留守井冈山。8月30日战斗正式打响,留守的红军部队依靠地形优势连续打退敌人进攻,战况一度十分激烈。战至下午,红军将修械所刚刚修好的一门迫击炮抬了出来。

可惜,由于炮弹受潮,最开始的两炮都失效了,但第3发炮弹却不偏不倚,正好击中敌军前线指挥所,当场炸死炸伤十几个敌人,敌团长陈纪良也被炸成重伤。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红4军仅有军部直属炮兵连才有迫击炮,因此敌军遭到炮击后,立即以为红军主力已经回师井冈山,消息传开,士气也一落千丈,纷纷溃逃。毛泽东同志因此赋诗一首:“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口径火炮从无到有、不断壮大

1930年7月2日,红军部队利用蒋介石忙于中原大战、兵力空虚的机会,一举攻克湖南岳州,缴获了4门75毫米野炮和12门山炮(最后仅带走2门山炮,其余炸毁);27日,红军部队攻克省会长沙,又缴获1门德式克虏伯山炮和6门迫击炮,并用这些装备组建了1个山炮连和2个迫击炮连。半年后第二次反“围剿”期间,中央红军又缴获2门山炮和20余门迫击炮,并增设两个山炮连,各主力军、师也组建了迫击炮连。

在随后的第三、四次反“围剿”中,中央红军部队依靠作战缴获不断壮大,到1934年10月长征前夕,中央红军炮兵已经扩展到12个连,共有38门山炮、迫击炮和2473颗炮弹。其中,红1、3军团炮兵营各有8门炮和600余颗炮弹;红5、8、9军团炮兵营各有2门炮和近百发颗炮弹;红炮兵营各有2门炮和104颗炮弹;军委直属炮兵营16门炮和近千颗炮弹。

湘江战役和四渡赤水时大炮尽毁

但在长征期间,中央红军历尽艰辛发展壮大的炮兵部队却遭受了毁灭性打击。湘江一战,山炮大部分都损失了,仅剩当初在长沙缴获的那门德式75毫米山炮,这也是当时全国都比较先进的火炮,可惜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这仅有的一门山炮也被推入了赤水河的滚滚波涛中。3万余人的中央红军部队仅剩十余门迫击炮了。1935年5月23日,长征红军强渡大渡河,正是这批硕果仅存的迫击炮,以28发炮弹成功掩护17勇士登陆。当对面的黔军部队向渡河勇士们发动反冲击时,炮兵营长赵章成准确地操纵迫击炮射击,3发炮弹击溃了数百敌人,充分显示了炮兵“战争之神”的威名。

虽然长征途中山炮等重武器基本损失,但1936年8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吴起镇胜利会师时,欢呼的队伍里还是有3门山炮存在的。其中两门晋造山炮是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时,从阎锡山晋绥军部队手中缴获过来的;还有1门则是贺龙红二方面军历尽千辛万苦,硬是一路从湘西根据地带来的,如今这门出厂编号为587的75毫米沪造山炮,仍然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