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专栏的第180篇文章,今天这篇算是纪念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

一晃40年了,与深圳一道设立特区的汕头、珠海也在今年迎来特区40周年生日,而我们为什么要单独说深圳呢?没办法,作为中国最耀眼的新兴城市,代表了我们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和尝试。

许多深圳尝试过的经济模式,后来都在全国推广并成功,而这座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如今已然在为其他城市提供范例。从一个渔村,到一座现代化城市,位列四大一线城市,也诞生了南山粤海街道这样拥有腾讯、大疆、中兴等标志性企业,GDP达2500亿的最富街道。深圳在经济上的创富效应有目共睹,与此同时,房价总是能匹配经济,或者超前于经济。

深圳过去数年房价一路从2~3万升到如今7~8万,深圳速度的确是不断刷新着我们的感官。最热的南山区房价10万已经是常见的情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来了就是深圳人”到“人肉干电池”的分歧

深圳也是一个充满了口号的城市,从当初蛇口最早出现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到后来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是一个没有历史包袱的新城市,几乎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原住民,这座城市在过去几十年涌入的人群来自四面八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大湾区城市群都领衔全国人口净流入数量,而深圳又在其中拔得头筹。

原因其实很简单:

1、机会多,更加公平;

2、掣肘少,可以有很多突破的勇气和尝试;

3、整个国家大市场成为特区背后庞大的需求和人才供给地。

就这样过了几十年后,才有更多城市在近几年提出人才战略,很多城市之间才开始出现抢人大战。而过去几十年深圳一直在做同样的事情,但不需要抢,而是吸引。这是一种不同的城市逻辑,城市不是二元化分割职中拥有门槛和吸血的一方,而应该是创造就业、机会,给人安身立命的位置的地方。

另外看一下深圳的人口年龄结构,是非常健康的,其中处于青年阶段的人口占比显示出这座城市的活力,正是最有创造力也最有需求的人口构成,这种情况也只能由移民城市来创造,大量奔赴深圳找机会的,都是年轻人,然后在此地安家落户生根,并诞生下一代,或者把孩子从家乡带来,孩子在这里长大。

通过深圳和另外两座城市的对比,这一点就更是差异显著,深圳的年轻人过半,而老年人只有3%,这种人口结构必然带来的几个需要:择业、安家、抚育后代和求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不排外,因为没有内外、新老之分,同时大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众多,所以深圳的就业机会一直是极大的吸引力。

时至今日,真正的问题在于安家和子女教育,说白了这两件事是一件事,它的门槛是房子和经济条件。随着房价的飞涨,纵使大厂、名企的员工也面临追不上房价的窘境:刚入行收入不可能一步到位,看房价是遥远的,到了工作打开局面月入2万、3万,面对动辄千万的总房款,首付的几百万从何而出呢?但是等程序员们熬秃了头,首付攒到了,总感觉即使买房后开始还贷,自己还能工作几年还说不定,毕竟年期的深圳和年期的行业,对35岁、40岁的人并不友好。

于是就有了“人肉干电池”的说法,在年轻的时候通过更好的产业、收入吸引年轻人源源不断的涌入,在他们进入中年的时候榨干了贡献和这些年的需求,用房价门槛留下最顶尖的一批,把其他人挡在外面或者赶回老家去,走的也许是中年人,而深圳永远年轻、有活力。

所以有些打拼数年而未留下的青年人,在年近三十的时候,面对着是回家去还是咬牙留下的纠结。回去缺少机会,留下没房子,结婚和后代怎么办。这种割裂恰恰是过去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并行现象,青年人的尝试和期望之间难免会有落差,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均等的留下,才是公平,而远离计划经济时期的稳定不流动才是不公平。

深圳,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理由不被抛弃

我们用时代的眼光看这个问题太宏观,每个新兴的大城市,我们的生活除了写字楼、公共交通、外卖和合租之外,生活的方向始终是这城市真正的机会——那些当初它吸引我们的地方。我们从家乡来到深圳并不是为了换一个地方躺平,它也许是奋斗的一段中转,也许是落脚的终点,但这里的一切都需要打拼得来。

近两年奋斗开始变得意味深长的怪,似乎“奋斗”开始不受欢迎,奋斗的说法开始成为一种同龄人之间的彼此挤压,或者老板对雇员的压迫,这背后是大家不得已的内卷——在资源有限的时候,大家都拿不到合适的回报,于是很多人会开始想这事是因为分配的问题。

而公平好效率之间的最优解,目前给出最佳答案的不正是深圳么?我们去抱怨的、无奈的门槛,也是这个城市活力和机会的结果。

我跟有些业内朋友聊起过深圳的房价,其实后来这几年到深圳的青年人,一样的努力,不过忙碌的同时也开始给自己更多的选择。例如在深圳抓住机会找个合适工作,在大厂里奋斗几年,攒下的钱在老家的地级市或者省会买套房,说不定首付也没有那么大压力。这种双轨制的生活规划,实际上正好在工作收入和房价之间,实现了降维打击。

或者不愿意远离的人开始随着房产中介的推介,去东莞等周边城市寻找合适的落脚地,这也是大湾区城市群的联动效应,有人不止吐槽深圳,对东莞的房价也颇多怨言,然而好在东莞还给了很多人一个台阶可以下。

回来说深圳,终归还是中国制造业、互联网的第一梯队城市,当然也包括一些金融和服务业的发展,这是自然的,这才是这个城市的底气和吸引力,所以不必因为深圳难以留下而苦恼,不是每个城市都能给人足够多、足够好的机会,也不是给了你机会就意味着你可以跨越这个门槛。

深圳40年,就像当初的摸索一样,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给到每个人,这恰恰是我们到深圳去尝试为自己寻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