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湖南大部为三苗,百濮,扬越。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而湖南省之名最早源于唐湖南观察使,又称湖南道,但是道府在衡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宋荆湖南路州府在长沙,清1664年湖广行省南北分治,依洞庭湖为界北为湖北行省,南为湖南行省。因其境内有湘江,而被称为“三湘”还因秦置湘县,晋设湘州。因此湖南省简称“湘”。

简单介绍了湖南的历史之后,再来看看湖南那些全国闻名的美食佳肴。湖南人喜欢吃辣,并且用料广泛,品种多样,注重香辣、香鲜、软嫩的感觉,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组庵鱼

翅组庵鱼翅又叫红煨鱼翅,是湖南的传统名菜。此菜颜色淡黄、汁明油亮、软糯柔滑、鲜咸味美、醇香适口。组庵鱼翅用料讲究,制作独特。此菜味道醇厚,鱼翅糯软,营养丰富,实为菜中珍品。

臭豆腐

湖南臭豆腐产品,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臭豆腐。从颜色,气味上来比较,长沙的臭豆腐可谓是非常贴合“臭豆腐”三字。黑乎的颜色,初闻怪异的气味。其实,外酥里嫩,清香可口,奇特诱人、亦臭亦香,做工精细,口味极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糖油粑粑

长沙市的地方传统名吃,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和糖,但其制造工艺精细讲究,有特殊的制造过程。出入平常百姓家,受到民众的厚爱,成为民间长吃不厌的小吃。

血粑

血粑是用鸭血跟糯米混合,蒸熟而成,乡野食品,造型比较粗狂,市面上有多种形状,以长条形和这种方形居多,它本身就是熟的,所以烹饪的时候主要是调味,食用的时候先切片,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或煎、或炒、或焖都可以,湘西还有一道名菜“血粑鸭”,便是血粑和鸭子一起烧制而成,味道独特,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唆螺

又名“喝螺”,制法为:选大小均匀之田螺或石螺置于清水盆中,滴茶油小许,使之吐 出杂质污物。二、三天后,用冷水洗净,将瘦猪肉泥掺水拌匀,倒入盆中,使螺饱食,再钳去螺尾,加盐少许反复搓洗干净,置炒锅内旺火翻炒, 待水分稍干,加茶油再炒,至香味四溢,螺口掩皮脱落,再加盐和绍酒复炒,起锅后,与生姜、辣椒、酱油。葱蒜、味精等佐料一道入骨清汤锅中 盖煮。

食时舀出,手持将螺口对住嘴,吸气唆(喝)取,螺肉即人,故名“唆(喝)螺”。本品汤鲜味美,清香脆嫩,清火开胃,爽口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炎陵酿豆腐

酿豆腐,是客家的常见小吃。制作时,把豆腐斜切成约一寸见方的三角块,投入油锅中炸一会,取出沥干,再切开,在里面放入调有糯米、大蒜、五香、辣椒粉等拌成的半熟佐料,吃时再撒上些胡椒面、葱花,味道尤为鲜美。

口味虾

虽然口味虾不是湖南的独家美食,但是湖南人特别会吃小龙虾,麻辣小龙虾在夏天依然成为了湖南街头的一道风景线,男女老少要几瓶啤酒,吃的满口红油,辣的浑身冒汗,此时此刻很多人也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口味虾口味辣鲜香,色泽红亮,质地滑嫩,滋味香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德火锅

常德人爱吃火锅,因此常德火锅也特别有名,在常德,无论是大小宴会,还是好友聚会,不管是在滴水成冰的严冬,还是在炎炎烈日,餐床上总少不了三两个火锅,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喝着美味的啤酒,十分惬意。

常德火锅名气虽不大,但口味不错,与重庆火锅相比,有着自己特色,重庆火锅口味麻、辣,而常德火锅讲求口味多样化,既有清淡的鱼头火锅、青菜火锅等,还有浓味的啤酒鸭火锅、牛肉火锅等,每次吃火锅时,先吃上几块主料,然后在浇上少许油汤伴饭吃,那简直是人间美食一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湖南的历史悠久,在各地都流传着许多的历史故事,比如三国时代的耒阳县。耒阳县坛下乡有座名叫蔡下仙的高山,山下古道是耒阳通往桂阳等地的必经要路,古道两边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当时,是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有一次司马懿带兵把张飞人马包围在蔡下仙山上,并多次擂鼓攻山,无法拿下山头,就用重兵围困,截断水粮,想叫张飞等人死在山上。张飞多日不见司马懿攻山,也不见围兵撤除,知道不妙。便将计就计,令手下人从蔡下仙西南山坳里的款皮塘,捞来了一条十多斤重的活鲤鱼,将鱼从石壁上滚下山去。司马懿见围困多日仍有大活鱼,想必山上水粮充足,无法困死张飞。果然中计下令将人马撤走了。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