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召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小型深度座谈会。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主任、研究员杨雄作“‘精度’与‘温度’: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几点思考”专题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杨雄介绍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大意义,并对近年来本市在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安全、生态治理、旧区改造、垃圾分类、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努力作了高度概括。他认为,人民城市建设不仅要有“精度”,更要有“温度”,必须对城市怀有敬畏感,才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发力点和落脚点。

杨雄委员的讲座,让与会委员深受启发。从事养老事业的徐兵委员放下了之前准备好的数页发言稿,紧接着讲座的“话茬”,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出发,深刻剖析了本市养老事业发展应当聚焦的涉老城市空间布局、养老政策精准落地等方面内容,引起了委员们的普遍共鸣。正当委员们围绕社区基层治理、教育、养老等方面展开讨论之际,安翊青委员的一句“我们应该细细考量哪些方面工作要在‘为人民’上更好作为”,不仅把座谈会推向了一个“小高潮”,更让委员们把焦点从表象上的问题,转向了人民城市建设背后的“深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城市建设应当有什么样的标准?是不是应该像企业以客户为中心一样的态度,把人民作为城市建设的中心?委员讨论不断引向深入。“人民城市建设要更多的关注‘大楼里’‘高墙下’‘房门口’。”在黄鸣委员看来,上海的发展要从“大尺度”转向“小尺度”,更加侧重基层的定位和考量,培养更多沉得下心的基层干部队伍。市政协学习委常务副主任王国平,以自己在基层的经历为例,提出“三转一降”的城市建设理念,即社区围绕居民转、街道围绕社区转、部门围绕街道转,切实把资源下降到基层,才能真正让人民拥有获得感。对此,市政协副秘书长邢邦志总结道,“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初心和情怀,而城市建设的重心就是要抓住“民心”这个关键点,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彰显“民主”,以充分体现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仅要有‘精度’和‘温度’,更得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