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余杭区的街道办成为热议的对象。

该街道办的一则招聘公告显示,所聘人员全部是清华北大毕业生。

街道办,作为基层服务单位,为百姓的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服务。在人们印象中,街道大妈骑着自行车与街坊们唠家常话民生,服务一方百姓。然而,清华北大研究生争相竞聘街道办岗位,迅速走红网络,引发人们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思考一:就业难!

清华北大作为我国高校塔尖的院校,拥有无可争辩的影响力,其毕业生也曾经是各个用人单位的“香饽饽”,还用得着去挤破头找工作吗?

答案,是!不但要竞争,而且还要经过用人单位的考试、考核与考察。从清北毕业生竞聘中学教师,到竞聘基层街道办岗位,折射出当下就业市场的新态势。

据统计,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生的数量为66.2万人,当年回国人数为51.9万人,留学生回国人数不断增加,而这么多留学生要与国内院线的毕业生同台竞技。

当然,手握名校文凭,已经将一些对手排除在外,比如非985院校的学生,没有留学背景的学生,竞争的压力自然会小一些。

这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包分配的那批大学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如今大学毕业,不管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只是一个新的人生起点而已。

就业市场,虽说是双向选择,但毫无疑问,用人单位掌握着更大主动权,就业越来越难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就业难会一直持续下去,成为常态。

思考二:学而优则仕?

对于清北毕业生竞聘街道办岗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这些街道办的基层服务属性,而忽略其背后的巨大利益所在。

一是待遇,博士,可参照事业副处级薪酬水平,或拿38万元年薪。硕士参照事业正科级薪酬水平,或拿35万元年薪。二是编制,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为何编制那么重要?山东青岛某食堂,有编制的人,只要一元钱,7菜7主食,还有水果等。没有编制的人,25元,自己充卡去买饭。当然,面上的这些福利微不足道。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思想根深蒂固,书生们寒窗苦读,只为金榜得中,谋个一官半职,而今天,公务员热,或许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其实,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公务员早已经是一种普通的职业,收入水平居于社会的中流水平,不像我们国内这么夸张的公务员热。

而眼下的残酷的现实就是,很多地方用工荒,很多工厂,很多实体经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有些领域挤破头,特别是公务员热,成为当今社会一大奇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思考三:人才浪费?

2020年,清华大学预算经费高达310.72亿,北京大学预算经费191.08亿,这两所大学的预算经费就超过了500亿。

当然,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还会得到社会上额外的各种奖励,比如,今年河南一位考生因被北京大学录取,被奖励了50万。

因此,从投入的角度来说,北大和清华,被国人倾注了太多的关注和关心,给予了很多光环,也被赋予了更多期待。

除去在美国硅谷的两万清华学子,留在国内服务祖国的这些清华北大毕业生,应当从民族复兴、中华崛起的高度,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奉献。

有人说,这是道德绑架,人家有权追求更好的生活。然而,我们的制造业,我们的高科技,我们的很多方面,还比较落后,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这是不争的事实。

眼下,我们都在提倡节约粮食,避免浪费,事实上,人才浪费,是比粮食浪费更加可怕的浪费!

当然,政府掌控着更多的资源,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人才吸引过去,不管是高薪、编制,还是医疗、养老、稳定性等方面,都形成对企业的压倒性竞争优势。

一个健康的社会,必定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如果说,一个社会,一边是用工荒,一边挤破头,那么证明这个社会已经失衡。

如果长期失衡,伤害的将是整个社会,侵害的是所有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