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块内容。

第一块内容是“交流平台”——通过本次学习,旨在让孩子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语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块内容是“词句段运用”——这块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孩子通过观察,发现共同点是都带有身体器官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通过学习让孩子们理解积累成语;第二部分选取三句话,通过朗读使孩子们更好地表达句子。第三部分通过组织兴趣小组,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尝试为小组取名。

第三句块内容是“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清代袁枚的《所见》,目的是让孩子们养成多积累的好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要求摘抄、积累富有新鲜感的句子。目的是让我们在平时阅读时,注意理解积累这些新鲜感的句子,从而丰富我们的语句积累宝库。

1、读一读泡泡一,引导发现:这些句子哪里让你感到有新鲜感?

第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树枝、鸟儿、蝴蝶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窗外的静,并且写出了孩子们读课文读得非常认真……

小结:这么好的句子,我们需要把它记在脑海里。但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摘抄下来。

2、读一读第二句,说新鲜感。

提示:“更夫”是个新鲜感的词,是指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的人,是一种职业。“提了灯去追逐影子”把更夫打更枯燥的工作写得生动而令人向往。

小结:在课内外阅读时,要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不妨多读几次,注意积累并抄写这样的语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

1、这一部分考查同类成语的积累,读一读课文中的八个成语,注意读准多音字“爪”在这里读三声zhao,还要注意成语间的短暂停顿。

2、看看词语有什么特点?(这几个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属于并列结构的构词形式,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的构词形式相同。)

3、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说一说或者演一演。(可以通过猜成语的游戏进行巩固。)

4、拓展词语。(头重脚轻、七嘴八舌、心灵手巧、眉飞色舞、目瞪口呆……)

5、我们积累了这些词语,能不能尝试运用这些词语呢?

(1)快要公布比赛成绩了,哥哥一整天都(________)。

(2)店里的生意非常红火,老板忙得(____)

(3)读到兴奋处,他开始一边(_______),一边大声地朗读起来。

(4)为了这道题,我和同桌争得(______)。

(5)老师讲得(_________),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6)一只恶狗(________),猛地朝他扑过来,撕破了他的上衣。

(7)小方快要跌倒时,其中一个在旁的同学(________)地扶住了他。

(8)太太(_______),乱哭乱嚷,一定要到衙门里去告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

这部分内容考查的是句子的朗读。回忆并想一想: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呢?

(比如,要把句子读好,表达出句子的意思,注意朗读时对一些词语重音朗读,这样句子读起来才有味道。)

提示:第一句是长句,要注意停顿,“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第二句是孙中山背书时的感受,指导孩子读对重音“一点儿”,突出“不懂”。第三句是人物说的话,要关注提示语“笑了笑”,朗读时要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肯定,为了“学问”挨打也值得的决心,读时语气要坚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词句段运用(第三部分)

这一题考查的是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来给它们取个性化名字的能力。

观察课文中的几组兴趣小组名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兴趣小组是由“标志+名字”两部分组成。一是要包括该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如“篮球”“剪纸”“航模”“探索”“棋社”。二是要有个性,如“侠”“巧手”“鲲鹏”“黑白”。

请你也为班级的合唱小组和舞蹈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吧(________)(_______)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积月累

1、通过借助注音读一读古诗,注意前鼻音“振”“蝉”,“忽然”不能读成“突然”。引导孩子注意朗读节奏(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令。)

2、根据插图,引导孩子结合图上的内容,说说诗句的大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的大致意思:夏天的树林里,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捉蝉。

3、家长或老师引导孩子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反复朗读并背诵。

通过反复朗读让孩子认读一些生字,重点是把这首诗背诵下来,孩子处于记忆的黄金期,需要多积累优秀的古诗词,积淀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