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近期,各大机构及权威经济学家纷纷对美元拉响警报:如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罗奇预计,未来几年美元将会暴跌35%;北欧联合银行则指出,未来两年内美元可能会大幅贬值20-25%甚至甚至美国投资银行巨头高盛发出警告称,美元正面临“失去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的巨大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担心的事发生:中国抛售1437亿美债!

和各种唱衰美元的言论呼应的是,衡量美元兑主要货币汇率变化的指标——美元指数也遭遇相当惊人的跌幅:整个7月美元指数累计下跌4.1%,创下十年来最大月度跌幅;8月6日美元指数还下探至92.479点,将2年以来的累计涨幅悉数抹去。

与此同时,各国也加快“去美元化”的步伐,加大抛售美元资产的力度。8月1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六月份,外国官方投资者持有量下滑了206亿美元,其中中国减持美债幅度最大,达到93亿美元;另据业内消息,在截至6月的22个月中,中国累计减持1437亿美债,成为抛售美债最多的国家。

此外,中国不仅减持美债,还在花掉美元外汇。据美媒8月24日报道,7月份中国买家采购美国玉米,规模之大创下有史以来最新纪录,这批货物将在未来数月到达中国港口。一方面是中国正推进与全球第一经济体的经贸协议,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玉米进口猛增136.5%达到91万吨,进口量攀升至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拿美钞买美农产品是比较实在的做法。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各国贸易结算基本都是使用美元,作为贸易大国的中国通过交易自然也持有大量的美钞,相较于拿着大量美钞购买美国国债,看美债收益率跌跌不休,中国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显得更加实在一些。

人民币崛起,美元衰落!40国集体“去美元化”

据中国证券报统计,截至8月初,至少有40个国家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了去美元化进程。从支付方式看,包括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G20国家均对外宣布在主要大宗商品贸易交易、双边货币结算中减少美元的使用,甚至抛弃美元而改用其他货币。2020年5月,美元在国际支付市场所占的比例从3月份最高值44.1%大幅降至40.88%。

话说回来,外界一致唱衰美元,诸国集体“去美元化”,无非都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首先,美元资产不再安全。这场疫情暴露了美国根深蒂固的经济顽疾,由于抗疫导致美国财政赤字大幅增加,让该国已呈下降趋势的净储蓄率将进一步下降。疫情之前,美国国民储蓄就降到了国民收入的1.4%,是自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疫情暴发之后,分析指出,美国将出现负储蓄率,料位于-5%到-10%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结果是,美国只能依靠从外部吸引投资来弥补国内储蓄不足,但此举又加重了美国的债务。截至8月25日,美国国债规模已经达到26.6万亿美元,以2019年GDP为基础计算,美国债务规模已占其GDP的123.65%。

在美国经济衰退已成既定事实,以及美联储为了拯救经济开启的超级QE模式,加上悬在美国头上这颗无法控制的“疫情炸弹”,让美元丧失避险货币地位。

其次,人民币、欧元的崛起。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人民币作为美元主要竞争对手之一获得了巨大支持。与此同时,一直被低估的欧元,开始慢慢升值,主要因为欧洲领导人就欧盟全面复兴计划达成了协议。可以预见,如果美国继续印钞,那最终带来的通胀将削弱美元地位,降低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疫情加剧美国经济压力,美联储也通过采取激进的"零利率+无限量化宽"的货币政策,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扩表两万多亿美元;对此,舆论广泛认为,美联储"放水"将导致美元资产缩水,全球进一步开启抛售美债狂潮,加速去美元化进程,美元的国际地位也将江河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