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众所周知,李清照以婉约词冠绝于文坛,但与此同时,她的诗其实也非常绝妙,而且就思想层次而言,其立意之高,甚至在词之上,比如她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清照一生所作诗歌大多散佚,仅存16首传世,其中专业人士评价最高的并非《夏日绝句》,而是同为怀古诗的《咏史》: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与《夏日绝句》一样,《咏史》也是一首五言绝句,全篇区区20字,却写出了最高级的讽刺和最正统的历史观。但与《夏日绝句》的浅显易懂不同,《咏史》典故频出,寓意深刻,需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学功底方能真正读懂。

先简单介绍一下李清照《咏史》中涉及的知识点。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这两句的历史背景是王莽篡汉。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其中西汉的建立者是高帝刘邦,东汉的建立者则是光武帝刘秀,两汉之间断开的15年,是王莽篡位所建立的新朝。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这两句的文学常识是嵇康与山涛绝交。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中,嵇康与山涛的关系最为要好。但司马氏篡了曹魏后,由于山涛依附了司马氏,嵇康甚为不齿,断然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其中有言:“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大意就是:“我常常说一些非难商汤王、周武王以及鄙薄周公、孔子的话。”连商汤、周武这样的圣君和周公、孔子这样的圣人都敢非议,此处表达的是嵇康的放荡不羁和至真至性。嵇康的结局非常悲壮,他因受钟会构陷,遭司马昭处死,刑场之上,嵇康仍面不改色,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高呼:“《广陵散》于今绝矣!”留下了广陵绝响的典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了解完以上知识点,再回看李清照的《咏史》,便豁然开朗。

其中的“两汉”是指西汉和东汉;“继绍”意为承传;“新室”指王莽建立的新朝;“赘疣”即多余的肉瘤,指累赘无用之物;“嵇中散”指嵇康临刑前弹奏的曲子《广陵散》;“殷周”指商汤王(也称殷汤王)和周武王。

全诗大意为:东汉是传承西汉的正统王朝,新朝的存在则犹如人身上长了个多余的毒瘤。弹奏《广陵散》欣然赴死的嵇康,临行前还在抨击那些为伪朝效力的走狗。

李清照笔下的《咏史》自然不只是一首简单的怀古诗,而是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看法。诗中,李清照用东西两汉暗喻她所处的南北两宋,又用新朝暗喻当时的伪楚和伪齐。很明显,李清照认为南宋才是继承北宋衣钵的正统王朝,而伪楚和伪齐则是金国扶持下的傀儡政权。李清照推崇嵇康那样铁骨铮铮、忠贞不二的英雄,并借嵇康之口唾骂了那些卖国求荣的投机分子。

这首《咏史》笔法高超,立意高远,历代文人对其推崇备至。宋代大儒朱熹评曰:“中散非汤、武得国,引之以比王莽。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评曰:“‘所以嵇中散,至此薄殷周’,易安此语虽涉议论,是佳境,出宋人表。”

实际上,李清照的《咏史》比《夏日绝句》更加绝妙,只因知识点太多、太冷门,很多人没读懂,所以才流传度不高。

参考资料:《李清照集》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