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才情少女的政治远见

1084年,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

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又是苏轼的学生。母亲亦是名门闺秀,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好文学。

在这样学识氛围及其浓厚的家庭背景之下,培育了一代才女李清照。

而李清照在那个社会里,又不同于待字闺中的寻常女子。

其一是李清照好饮酒,她不同寻常女子般浅斟低酌,往往都是酩酊大醉。经常约上好友,吟诗作词,把酒言欢,一晌贪欢。

或许如此,才有了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饮酒作词,自是文人骚客常寻之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抵不过如此,而作为女子而言,却是难能可贵。

其二是李清照有独特的政治远见,苏轼的学生张耒写过一篇《浯溪中兴颂》,意在唐朝的安史之乱。当这首诗传到李清照那里的时候,她随即而作《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其一: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其诗直指唐代“安史之乱”的根源。

南宋理学家朱熹更是赞道:“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

李清照富有政治远见,又藏诗书于心,完全没有名门闺秀被封建枷锁桎梏的苦闷,只是这种无忧无虑的时光大抵都是短暂的。

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公元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二十一岁的赵明诚。

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的儿子,即是门当户对,且又志趣相投。成婚之后,李清照、赵明诚二人如胶似漆,经常勘校诗文,互相之间又切磋诗词歌赋,收集古董。

可好景难长,北宋动荡不安,幸福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

结婚不久,双方的父亲因为得罪蔡京相继被辞官,不久,赵挺之亦是死于政治斗争中。

为躲避迫害,李清照和赵明诚回到山东青州。

当蔡京被逐出政治舞台的时候,在公元1121年,赵明诚到山东莱州担任知州,他也把李清照接过去。

然后不久后,便发生起一件大事。

自靖康之变后,南宋建立,在公元1129年,赵明诚当时在江宁任知府,他的部下李谟,告诉他王亦准备发起叛乱。

而赵明诚并不当回事,但是李谟却并如此,他积极部署,在夜里击败了王亦。可在这个时候,谁知赵明诚竟然逃跑了。

赵明诚也因此被革职,随着众人向西方逃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至乌江,李清照想起赵明诚竟当了逃兵,亦是感慨而作《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更是羞愧难当。

就在二人准备隐居不出的时候,赵明诚又被重新任命湖州知府。但不幸的是奔赴途中疾病缠身,撒手人寰。

而孤苦的李清照此时也病倒了,居无定所。这个时候张汝舟出现了,对她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在这种关怀备至和孤苦伶仃的情况下,李清照决定再嫁张汝舟。

然而张汝舟是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婚后发现李清照的财物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而且也无法迅速占有李清照和赵明诚积累下的文物,恼羞成怒,经常谩骂,甚至拳脚相加。

于是,结婚三个月,李清照便揭发张汝舟谎报参加科举的次数谋取官职,并提出了离婚。

这次改嫁事件、婚变的经历,使得李清照在晚年时期遭人诟笑。

正如《庄子·内篇·大宗师》所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也许,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真的可以解放自己。

李清照像

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1140年,李清照将赵明诚的《金石录》整理完成后,晚年一直隐居临安,但是生活的凄苦和悲凉从未绕过她。

李清照经历过跌宕起伏的人生,可岁月不饶人,膝下又无子,晚年孤独无助,写下这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正如所言,此情此景,又怎是一个简单的“愁”字可以说得清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清照塑像

在公元1155年,李清照在孤独中走完了一生,享年七十二岁。

曾经的芳华绝代,到如今的悄无声息,最后都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