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在人们长时间的期盼中,电影《八佰》终于与观众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电影让许多人潸然泪下,我在观影的时候,几次被泪水浸润双眼,而周边许多的观众也在擦拭眼泪,很多时候,影院内悄然无声,人们似乎都沉浸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里。

01真实的故事,往往很复杂

电影,通常是在讲述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要么是现实的隐喻,要么是历史的重现。

美国一个文化学者曾经对于讲述故事的现象进行过研究。他认为,成功的故事通常有三个特征:一是故事本身具有复杂性、矛盾性;二是故事会引发人们的思考:会不会更好的选择?三是故事会引发看故事、听故事的人思考:我们自己当下所处的位置,与这个故事有何关联?

细细品味《八佰》,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或许就是因为它选择了一个复杂的故事。

四行仓库保卫战,从战争的角度,它只是一个持续了四天的战斗。

但它却是一个并不简单的历史事件,在事隔80多年之后,重新讲述这个事件,却也并不容易。

许多人或许并不同意胡适先生所说: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如何看待历史,常常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要想既不重复历史,又要拍得好看,并不容易。

四行仓库保卫战,这一战斗在1937年上海沦陷的过程中,由号称有800人的中国军人所进行的一场惨烈的战斗。

无论后人如何解读,这场战斗已经成为一个集体认同的符号:这是展现中国人不屈精神的战斗,哪怕这个过程充满了各种政治的考量,哪怕这其中的勇士结局是如此的悲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历史,是现实的镜子

《八佰》的好看,并不在于它简单地去重复,而是依据历史的梗概去展开艺术的构建。

首先,这个影片的真实不仅仅在于战争场面的惨烈,而在于置身战争中的人的丰富、矛盾与复杂。

在日军猛烈的进攻下,中国军人都清楚,坚守下去,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死亡。

在生死面前,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只有行动是最好的注脚。

面对战友的惨烈,面对敌人的威胁与羞辱,有人义无反顾,捆上手榴弹冲入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

留下的“舍身取义,儿所愿也”,是一个男儿的遗书,也是中国军人慷慨赴死的宣言。

原本想一睹上海繁荣的湖北老乡,一到上海就被卷入一场生死较量,当初的惶恐、退缩,甚至想逃离偷生都是如此合乎逻辑。

然而,置身于这样惨烈的战斗,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为了尊严战死,要么背负屈辱苟且偷生。

这两种选择,每一种都不容易。

影片中刻画的老算盘就是一个偷生者。他逃跑前向战友哭诉的话,道出了一个卑微灵魂的真实想法:总有人会打仗,总有人要活下去,他不会打仗,他想活下去,回家娶媳妇。

也有人从“瓜怂”成长为战士。姜武所饰演的战士,在目睹了一个一个惨烈的画面,看到一个又一个战友的受伤牺牲,受伤的他不再畏惧,最终留下来断后,从容赴死。

更大的真实,来自于对更大的战争环境的塑造——对于这场战斗,一些中国人曾经热衷于当看客。

当前线的军人在拚死战斗时,一河之隔的对岸在看戏,在做生意,在隔岸观火。

甚至于有一位“方记者”,战斗打响之初,他两面透露消息,为的是赚一点情报费。

而他到四行仓库所进行的采访,不过是一场刺探情报的把戏。

而最后,当他置身于一个充满着血腥的战场时,内心的良知与血性也被点燃。

03人,是永恒的主角

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每一次战争,每一场灾难,不是这样吗?

芸芸众生,面对劫难,有挺身而出的,有旁观的人,甚至有从中渔利的,这或许就是这个世界的永远不变的真实,也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

正因为如此,《八佰》这部电影能够这么强烈的打动人心,就在于在影片中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人的精神的力量:一个民族可以弱小,一个民族可以落后,但是如果这个族群中仍然存有慷慨赴死、无所畏惧、前仆后继的精神,就保留了希望的火种。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不曾改变的是战争发生与发展的逻辑。

04活着历史的沿续中

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曾说,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立足于当下,虽然人类社会到今天已经进入了所谓的文明社会,但其底层逻辑依然摆脱不了强权政治的左右。

当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述历史、反思历史,人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所期待与憧憬的正义公平公正,并不能依靠上天的赐予。

善良与正义未必会受到公平的对待,除非你有能力争取到这样的结果。

如今世界正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置身于这样的变局中,正在积极争取着自己的权益,但排斥打压的力量,甚至会连借口都懒得寻找。

当挂满弹药的轰炸机临近中国领空的时空,你能相信仅靠正义与善良的愿望就能保卫自己吗?

当一个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来围堵我们的高科技企业,甚至采取长臂管辖将企业高管以莫须有的罪名扣押的时候,有人或许认为这是一场纠纷,但事实上它已然是和平年代的另一种形式的战斗。

前不久,美国的一家智库曾提醒美国高层:一定要记住中国人有一个核心的集体意识,那就是绝不允许屈辱历史的重演。

《八佰》影片的结尾无疑是充满了历史感的。残垣断壁、满是弹孔的四行仓库,四周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已经崛起,中国人保持着对于历史的清晰记忆,是因为中国人深知:善良的民族,必须拥有足够的锋芒。这块有过荣耀,也有过灾难创痛的土地,要积蓄足够的力量,令人敬畏、受人尊重。

正如这影片的片名,《八佰》,八百壮士,是大写的中国人,当加上了这个“人”字,这个数字就演变成磅礴的力量、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

你觉得《八佰》好看吗?你能接受影片对于历史事件的修改与重创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