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脉东端,黄淮平原西部边缘。它可算得上是中原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汝水悠悠,穿城东流。它虽只是一个小县城,但历经千年沧桑,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且不说古老的城墙见证了历史的风云,也不说明代户部尚书李敏的紫云书院彰显着文的内涵,单是这里风味独特的美食,就足以让人心驰神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洛猪蹄

王洛猪蹄是襄县美食的王牌代表,享誉省内外,荣获大奖无数。王洛是襄城县北边的一个镇。相传当年周襄王逃避内乱,走到此地时,王妃生下一个儿子,取“周王落子”之意,故名王洛。但让王洛扬名的不是落难的周天子,而是香飘千里的红烧猪蹄。王洛红烧猪蹄的工艺很复杂,用料考究,制作周期长。

做好的猪蹄颜色红润,看上去有些透亮,皮软筋烂,有点入口即化的意思。它香气更是浓郁,买猪蹄回家,别想瞒住邻居们,打个照面过去,别人一定能闻出来。王洛红烧猪蹄肥而不腻,滋味丰富透彻,令人越吃越想吃。吃完了,洗罢手,手上依然一股浓烈的异香,经久不散。

襄城胡辣汤

胡辣汤本是河南小吃的一绝,而襄城胡辣汤风味尤其独特。它源于清朝中叶,大兴于民国初年。呈酱红色,极能激起北方人的食欲。仅主要配料就有粉条、牛肉、羊肉、黄花菜、面筋块、木耳、花生等十多种,佐料有胡椒、花椒、大茴香、陈皮、肉桂、八角等几十种。

烙馍卷豆腐片

烙馍卷豆腐片是襄城的特产。走在襄城的大街小巷,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推着独轮车卖烙馍卷豆腐片的。它既有烙馍的筋道,又有炖煮的豆腐片的醇香,一张薄如白纸的烙馍就这样把众多的香味“卷”了进去,简单的原料和佐料“融合”在一起,就产生了神奇的效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醇厚绵香,让人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襄城焖面

襄城焖面历史悠久,据传起源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襄县焖面成品吸收了菜的汤汁和香味,油而不腻,软香可口,是当地人特别喜爱的家常美食。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襄县焖面的家常做法:

1. 热锅下油烧热。

2. 下肉丝翻炒几下,放入葱花、姜末、十三香、老抽酱油、盐,料酒,下豆角翻炒两三分至断生即可,加入适量生抽。

3. 炒菜的锅里加水(大约得两三碗水)。

4. 水滚后 ,先盛出一碗菜水备用(碗里加上适量味精),锅里的汤水淹过里面的菜即可。

5. 把面条抖散,铺到锅里的菜上,铺均匀,盖锅盖小火焖5、6分钟左右。

6. 开锅盖均匀浇上事先盛出来的一碗菜汤水,把切好的辣椒丝放在面条上面。

7. 继续再焖3到5分钟 (青椒丝也可不放,但放了青椒丝会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焖时注意不要糊锅了。

8. 等到锅里的菜汤焖的干了就可以关火,用筷子把面条和下面的菜拌均匀,淋上一些小磨油,再盖上锅盖焖上几分钟即可开吃 。

襄城,春秋时名“氾城”。公元前540年,楚灵王于氾之西北隅筑新城,因周襄王曾避难于此,故易名“襄城”,规模狭隘。历史上,曾多次对其进行过扩修。清顺治六年(1649年),总镇高第驻节襄城,偕知县佟昌年重修。当时,城内有大小街道35 条,东西大街和东西拐街如两条平行线分别与南北大街、北关北街相交,形成了大、小两个十字街。主要街道以红石铺砌。清光绪年间曾事翻修。

襄城县位于中原腹地,现隶属河南省许昌市。全境九山九岗十六河,这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适宜的环境孕育了华夏早期文明,形成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留下了不少历史的印记。比如县城东南方向2公里外的首山,是中国古代八大名山之一。

据《左传》记载,据《庄子·徐无鬼》记载,黄帝共七位圣贤前去具茨山拜见大隗(wei三声),至首山西麓迷失方向,适遇牧马童问途焉,因请问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断句)!”《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乾明寺门前,有明嘉靖三十年的砖雕照壁,正面为“黄帝采铜图,背面为“七圣迷径图”,描绘了黄帝在首山一带的活动情景,印证了史书中的记载。印证了典籍史书中的记载。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