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新编川剧《桂英与王魁》走进洛带古镇,露天戏台上,演员倾力演出,台下的观众纷纷鼓掌喝彩。在一场场戏曲表演送到群众家门口的同时,成都的京剧“戏窝子”新声剧场和川剧“戏窝子”锦江剧场却接连“变身”,大家印象中的传统剧场正在施展“换颜术”打造新消费场景、吸引新消费人群。

戏曲演出送到社区 群众家门口看戏

“所有演职人员辛苦了,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为川剧院的老师点赞!”在成都市川剧院的微信公众号上,戏迷们用留言表达自己的心意。

2020年成都市“走基层”文化惠民优秀舞台剧目展演活动好戏不断:7月30日至8月18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川剧《落下闳》在彭州、温江、双流、邛崃和锦江剧场等地连演10场,为数千名社区群众送上了精彩的演出,并受到了观众的一致肯定。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京剧《陈毅回川》,8月5日至14日圆满完成了9场演出,饰演陈毅的主演张辉表演十分投入,在一场戏快要尾声时中暑晕厥,稍作调整后仍然咬牙坚持完成了所有演出。本次演出共涉及成都9个社区及地区,累计惠及5000多人。

精彩的演出还在继续。今日,青年川剧演员薛川个人专场将在锦江剧场上演,他将演出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指导的《问病逼宫》一折,以及川剧表演艺术家任庭芳指导的《西关渡》《拿虎》两折。薛川的表演富有感染力,唱腔流畅悦耳,是极富川剧特色的生丑行当里表现优异的年轻人。就在上周末,国家二级演员孔刚的生角专场刚刚落下帷幕。他用精彩的唱念做打功夫,为现场观众献上了由川剧表演艺术家肖方云指导的《困荥阳》《十五贯·判斩》,以及川剧表演艺术家蔡少波指导的《曹甫走雪》,充分展现了他出众的生角功夫。

新消费场景来了 传统剧场接连“变身”

在欣赏川剧艺术的同时,观众对锦江剧场正在发生的改变也十分关心。今年启动的“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在尽量保障演出的同时,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锦江剧场的改扩建项目,将打造新消费场景、吸引新消费人群,为大众带来精彩的文化盛宴。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前身是闻名遐迩的悦来茶园。它是国内第一家以川剧命名、以戏剧演出为主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其中包括锦江剧场、川剧艺术博物馆、悦来茶园。改扩建后的川剧艺术中心,占地将近两万平方米,剧场、戏台、茶园、川剧博物馆一个都不会少。传统和时尚在这个舞台相遇。记者从市川剧院了解到,目前悦来茶园与成都川剧艺术博物馆已经完成了拆除工作,“但作为项目主体建筑的锦江剧场将保留下来,在原来建筑的基础上进行装修,以改变剧场设施已较为陈旧、功能也比较单一的现状。”市川剧院副院长、“梅花奖”得主王超介绍。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新声剧场就成了成都京剧“戏窝子”,不少省内外京剧名家曾在此登台献艺,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戏迷和观众。经过了69年岁月变迁,新声剧场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去年6月,重建的新声剧场开门迎接戏迷,“重建后的剧院以京剧为主,而内核更加多元化。”成都市京剧研究院党委书记宋军介绍。新声剧场建成至今,这里除了是京剧演出的主阵地外,还有四幕谐剧《爱你到永远》、成都乐团月末音乐会,以及宫崎骏经典作品钢琴音乐会等在此上演。

本报记者 李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