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起德国海军,估计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德国海军的狼群战术,神出鬼没的德国U型潜艇,长久以来都是军迷们讨论的对象。至于德国海军的水面舰队,大家能想到的就只有首战就被击沉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以及坐困港口里毫无作用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了。一句话,德国海军的水面舰队在整个战争里都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而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则是德国海军最倒霉的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

一、德国的轻型巡洋舰

在德国海军为了替换自家军舰,而建成了恩登号轻型巡洋舰之后,德国海军谋求进一步对自己的轻型巡洋舰进行更换。毕竟按照《凡尔赛条约》的要求,德国海军在军舰的服役年份到20年时才可更换军舰,那么德国海军现在还有四艘轻型巡洋舰的名额可以使用。因此德国海军计划再更换其中的三艘军舰,以满足自身的海防需求。这对于保证德国海军的实力,有较为巨大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因为恩登号轻型巡洋舰的性能差强人意,所以德国海军希望并不打算继续建造恩登号轻型巡洋舰,而是打算设计一款新的轻型巡洋舰以供使用。这样的原因也很简单,恩登号轻型巡洋舰在设计上是基于一战事情的设计,分类是应该是属于一战时期的小巡洋舰,而非是现代化的轻型巡洋舰。因此德国海军放弃继续建造恩登号的同级舰,在某个角度上讲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吨位和船只数量都受限的德国,更需要优秀的船只设计。

德国人在这里钻了一个漏洞,并非《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约国的德国,这里选择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则要求来建造轻型巡洋舰。原因在于《凡尔赛条约》要求德国的轻型巡洋舰吨位不得超过6000吨,可《凡尔赛条约》并没有说是标准排水量,还是满载排水量。而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要求来建造的话,德国就可以沿用《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的,标准排水量可达6000长吨(换算为公制为6100公吨),满载排水量7700长吨(7800公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海军这个漏洞钻的非常巧妙,让当时的主流海军国家,尤其是英法都无话可说。毕竟当时没有自己规定清楚,现在德国人钻这个漏洞你没法挑理,总不能说《华盛顿海军条约》没用吧?何况英国人也有意纵容德国海军,让其能够在某个意义上平衡法国和波兰,因此就没有进行干涉。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人近乎是轻松设计出了德国当时第一款的现代化轻型巡洋舰——柯尼斯堡级轻型巡洋舰。

二、柯尼斯堡级

柯尼斯堡级轻型巡洋舰的全部三艘战舰——柯尼斯堡号、卡尔斯鲁厄号、科隆号都在1926年建造,柯尼斯堡号和卡尔斯鲁厄号都在1929年入役,而科隆号则是在1930年入役。作为德国海军当时第一款现代化巡洋舰,柯尼斯堡级舰身全长174米,宽15.3米,吃水深度6.28米。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人在建造柯尼斯堡级时,为了尽可能减重,所以柯尼斯堡级的船体结构有85%都是焊接的。考虑到当时的焊接工艺存在缺陷,所以德国人此举是降低了船体的结构强度。而水密舱则配备了19个,并且拥有双层船底。

在动力上,柯尼斯堡级采用了四台蒸汽轮机和两台10缸冲程柴油机,而蒸汽本身来自六台燃油锅炉提供。按照德国海军的原始设计,柯尼斯堡级动力系统的极限功率在65000匹轴马力,可以让航速在32节左右。但在实际测试中,柯尼斯堡级动力系统的极限马力超过了68000匹轴马力,这让它的航速在必要时可以突破32节。只不过这样的结果是对动力系统有较大的损伤,所以通常而言,德国海军不会采取这种极限功率。

而在装甲防护上,柯尼斯堡级的防护十分贫弱,本身只受到装甲甲板的保护。甲板在舰舯有40毫米,两端逐渐变细至20毫米。水线装甲带厚度为50毫米,装甲带两端均覆以70毫米厚的隔板。水下防护则由15毫米厚的防鱼雷舱壁和20毫米厚的防撞舱壁组成。舰岛的侧部装甲厚度为100毫米,顶部为30毫米。炮塔的装甲厚度为正面30毫米,顶部和侧后为20毫米,炮塔炮座为30毫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武器配置上,柯尼斯堡级可谓是十分强大,配备有三座三联装150毫米25式速射炮炮塔,采取前一后二的布局方式,舰船后部的两座炮塔以背负式布局设置于舰艉。同时作为反舰火力的增强,柯尼斯堡级还配备了四组三联装500毫米鱼雷发射管,后改为533毫米鱼雷。防空火力也是不断增加,以后期敲定的防空火力为标准,包括有三座双联装88毫米高射炮,8门37毫米高射炮和八门20毫米高射炮。其强大武器配置,基本可以满足德国海军的作战需求。

三、命途多舛的柯尼斯堡级

作为德国第一款现代化巡洋舰设计,柯尼斯堡级在当时可谓是德国海军里的明星单位,在其服役的上世纪三十年代里,柯尼斯堡级的三艘同级舰被作为德国海军的训练巡洋舰,在欧洲海域进行了多次巡航的同时,二号舰卡尔斯鲁厄号和三号舰科隆号,都曾多次出访其它大陆。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柯尼斯堡级的三艘巡洋舰也曾进行所谓的'非干预巡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艘柯尼斯堡级一度前往挪威北部海域布雷,后被调回国内,参加1940年4月入侵挪威的"威悉演习行动"。

然而也就是从这次行动开始,柯尼斯堡级轻型巡洋舰就遭遇了不幸。当时柯尼斯堡号和科隆号被派去进攻卑尔根,在4月8日抵达卑尔根之后,柯尼斯堡号先是放下小船让部分步兵登陆,随后由高速驶入港口试图靠岸。这一举动遭到了挪威的210毫米岸防炮的攻击,三次炮击全部命中舰首,导致它当场断电停摆,只能漂浮在港口处进行维修。结果4月10日清晨,柯尼斯堡号遭到英国16架贼鸥俯冲轰炸机猛烈轰炸,最后沉没于卑尔根。

而进攻克里斯蒂安桑的卡尔斯鲁厄号也没好哪去,虽然他成功压制了沿岸的挪威岸防炮,并成功掩护了登陆部队的攻势。可是他在离开克里斯蒂安桑后,却遭到了英国潜艇'逃学号'的攻击,两枚鱼雷当场击中了卡尔斯鲁厄号,导致了它的电力系统瘫痪。这导致了卡尔斯鲁厄号的水泵无法使用,以至于涌进船身的海水无法被抽走。在抢救无效后,卡尔斯鲁厄号遭到了放弃,并被护航的鱼雷艇击沉。

唯一在进攻挪威的行动中幸存的是科隆号,它在1941年6月22日还参加了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后又前往挪威参与战斗任务。虽然曾一度在1943年退役,但在1944年又重新服役,前往挪威为德国商船护航。期间德国军舰沉了一堆,科隆号都幸存了下来,并在1945年2月返回了德国的威廉港。但科隆号的好运也到此为止了,在3月30日,威廉港遭到美国第八航空队的轰炸,科隆号受损坐沉在了港口里。成了一个浮动炮台。战争结束后,科隆号被部分拆解,1956年被打捞后彻底拆解。

结语

作为德国第一款现代巡洋舰,柯尼斯堡级在各方面的设计都可以说可圈可点。只不过柯尼斯堡级生不逢时的出现在了德国海军,这让柯尼斯堡级的命运变得不可捉摸起来。柯尼斯堡级诡异的运气导致了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先后沉没,让其服役记录蒙上了阴影。不得不说,作为德国海军重建的首款现代化军舰,这个命运也是让人唏嘘不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