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前两天跟大家聊了成化斗彩鸡缸杯背后的故事。其实,成化年间的工艺精品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再来跟大家聊聊,成化年间的另一个工艺珍品,一对成化斗彩葡萄纹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墓中出土的成化斗彩葡萄纹杯

成化斗彩葡萄纹杯的工艺不用说了,跟鸡缸杯一样的复杂精致。只不过,图案从群鸡觅食变成了一串串葡萄。它们出现的地方也不是在拍卖行里,而是从一座神秘的墓葬里发现的。

那么,谁的墓葬里会陪葬如此珍贵的瓷器呢?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962年的7月。当时,北京新街口外的小西天一带,北京师范大学南院的科技园区内正在施工,眼看就要接近尾声了。

突然间,施工人员发现挖掘机挖到了方砖,而且里头不停的冒水,接着还飘上了一个棺材板。看来这底下有东西啊,赶紧的把考古队叫来吧。考古队来了一看,有墓,而且是大墓。

接着不用说了,抢救性发掘。考古专家们是摩拳擦掌,期待啊,可等墓室里的水抽干,大伙儿的心里就凉了,什么意思呢?墓葬已被洗劫一空。

北京师范大学南院科技园内发现古墓

那么,都洗劫一空了。那开始提到的那对成化斗彩葡萄纹杯怎么又留下来了呢?这只能说盗墓分子不识货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他们把这墓里面的金银首饰都偷了,却剩下了明成化青花卧足碗、万历五彩花鸟纹洗、永乐甜白釉暗花云龙纹梨式壶、明代子刚款玉尊、元代羊脂玉凌霄花饰,当然还有这个成化斗彩葡萄纹杯。

这里头不论是玉器还是瓷器,任何一件都是同类当中的极品。说得直白一点,这些器物就是放到首都博物馆里面,那都是得用独立的展柜展示的器物。这要是让那些盗墓分子知道了,估计哭都得哭死。

那么,那是什么人的墓葬,陪葬品为什么如此奢华呢?别着急,古墓里头有墓志,现在被收藏在北京五塔寺里的石刻艺术管理馆里,上面很详细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墓中发现大量类似万历五彩花鸟纹洗的古董珍品

从碑文当中不难看出,这座奢华的墓葬安葬的是一位典型的富家女,清朝初年四大辅臣之一,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也就是咱们在清宫剧里经常听到的赫舍里氏。

一位清朝重臣的孙女,陪葬了一堆元朝、明朝的宝贝,这等于是把传世的古董当做陪葬品给埋了呀,这也太舍得下本了吧?那么,这会是他的哪一位孙女值得如此重视呢?难道会是皇后赫舍里氏吗?

爱看清宫剧的观众或许知道,康熙的第一位皇后是赫舍里氏,索尼的孙女。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个赫舍里皇后的跟康熙是同年的,他们十一岁大婚。

尽管从最初来看,这显然是一场政治联姻。康熙想借助索尼家族的势力铲除鳌拜,可是谁说政治婚姻里面就不能有爱情了。赫舍里氏21岁的时候,因为难产去世了,这让康熙一度难以释怀。后来,康熙把赫舍里氏的儿子胤礽册封为太子。可见,康熙对赫舍里氏的重视程度。

虽然是政治婚姻,但并不影响康熙和赫舍里的感情

这些名贵的陪葬,包括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如果是给皇后陪葬的话,似乎是在情理之中的。而且下葬时间是康熙14年。根据史书记载,皇后赫舍里氏是在康熙13年去世的,就算是第二年下葬立碑,那也合情合理。

可问题来了,如果这座墓里埋葬的是一位皇后的话,那也很奇怪啊,她怎么会埋在新街口的小西天呢?不应该入葬清代皇陵吗?就在考古专家们也觉得奇怪的时候,墓志铭上的一个数字跳了出来,什么呢?七岁。

没错,这座墓的主人享年只有七岁,那不用说。显然这里头安葬的不会是皇后赫舍里氏。那么墓主人究竟是谁呀?难道说,几乎在同一年索尼失去了两位孙女吗?那也太让人痛心了。

考古专家们通过资料查阅发现,这是真的。就在康熙皇后赫舍里氏因为难产去世的同一年,索尼的另外一个小孙女也不幸夭折了,享年只有七岁。

索尼在一年内失去了两个孙女

那你要问了,给一个七岁的小孩陪葬元代和明代的瓷器和玉器,这些在清朝初年就已经价值连城的文物,尤其是其中的成化斗彩葡萄纹杯,是不是略显贵重了一些呀?

这一点其实专家们也有过疑虑。不过他们经过推算发现,索尼早在康熙六年的时候就已经过世了。这个小赫舍里氏去世的时候,家里的顶梁柱,已经换成了索尼的三儿子索额图,也就是死者的亲生父亲。

索额图就这么一个亲生女儿,小小年纪就没了,很有可能生前还非常的惹人疼爱。父亲疼女儿,那是多少都不过分的,所以想把陪葬弄的丰盛华贵一点也合情合理,无可厚非。

哎等等,说到这儿有观众不答应了,这个墓主人怎么会是索额图唯一的女儿呢?难道说皇后赫舍里氏不是他女儿吗?清宫剧里都是这么演的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斗彩葡萄纹杯收藏在首都博物馆的瓷器展厅里

在这给大家解释一下,那些清宫剧其实并没有完全按照历史来。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氏,其实是索尼长子赫舍里噶布喇的女儿,要论起来索额图只是皇后赫舍里的叔叔。

事情说到这儿,所有的谜题就都解开了。不得不说,索额图舍得用成化斗彩葡萄纹杯来给女儿陪葬,那是真的疼爱这个小女儿。

如今,这对斗彩葡萄纹杯,就收藏在首都博物馆的瓷器展厅里头。你要是有时间,不妨去亲眼看上一看,也正好回顾一下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