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吗?

有一首歌唱道:“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日本侵略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歌是好歌,但艺术终归不等于真实,我们真的“打败日本侵略者”了吗?

说起抗战功绩,无非“正面战场决定”和“敌后中流砥柱”两种观点,KMT与CP的粉丝为此争得面红耳赤。

剔除意气用事的因素,双方论点各有依据,但又都以偏概全。

非此即彼是一种僵化思维模式,为什么非要在KMT与CP之间二选一呢?谁规定不能有之外的第三方呢?

抗战是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跳出旧有窠臼放宽视野,不要局限于国内一隅。

实事求是的说:尽管中国战场是二战中最残酷的战场之一,中国人民付出了最惨重的牺牲;但是,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中国战场都是次要的,对世界大战没有决定意义——即使单看对日作战,关键环节也在太平洋上。

民族自豪感强烈的童鞋可能不愿意接受,无奈事实就是事实。不信的话可以看看1945年侵华日军编制序列(包括关东军和中国派遣军),除第3师团与13师团,剩下的师团番号数字都很大(包括序号在100以后的特设师团和序号在30后的警备师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按:给不熟悉日军编制的同学们科普一下,日军头等主力是近卫师团和1-6师团,称挽马制师团,人员充实,武器强大;7-24师团称驮马制师团,人员也比较充实,武器配置稍差一点;以上各部称常备25师团,构成日军主力。全面抗战开始后,这四五十万老鬼子很快不敷使用,于是征召退伍老兵归队,为了迅速形成战斗力,直接按原部队编组,原6师团老兵编成106师团,以此类推,所以百字号师团属于第三流部队。而那些三十四十五十排序的师团,就是所谓“警备师团”,长期驻防一地搞“治安战”;因为属于战时编制,人员既不充实,装备也比较陈旧,几乎没有跨区域机动能力,属于第四流部队。

即使面对这些三四流敌人,中国军队也没能发动真正意义的战略反攻。

弱弱的问一句:那些历史悠久的常设师团都到哪里去了?

除了少数在日本国内以外(如近卫师团第7师团等),其他都在太平洋战场。其中赫赫有名的仙台兵团(第2师团)和熊本兵团(第6师团),都在瓜岛遭到歼灭性打击……

答案呼之欲出:最大功劳属于美国人,他们不仅是盟国的兵工厂,而且直接承担了对日作战最艰巨的部分。

这个结论可能让KMT粉和CP粉都失望了,怪不得日本人嘴硬,我们确实没有真正打败他们。我们所谓的战略相持,其实是使出浑身解数才勉强挡住敌人的一只手,一旦敌人加力,我们就要吃大亏,就像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试想一下,如果日军更早发力又会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孤立的看20世纪30年代中日力量对比:除了国土面积和人力资源,日本在各个方面全方位领先于中国,而其中的差距往往是数倍乃至数十倍。即使在人力方面,由于两国人口素质与动员能力的巨大差距,中国的优势也几乎被抵消殆尽了。

如果抗战只是中日两国的事,日本的战略优势其实足以压倒中国(满清能做到的事,鬼子大概率也能做到)。

如果鬼子横下一条心,整合所有资源对中国战场倾斜——暂时没有大任务的海军咬咬牙过几年苦日子,几十万关东军也别坐着看戏,及早将满洲“肃正”战略移植到华北,逐个击破敌后游击武装,循序渐进安定后方,未必不可能完成……

当然,抗战不是发生在17、18世纪,而是在20世纪,国际因素是无法回避的。作为事后诸葛亮的我们知道,只要日本不侵犯美国直接利益,罗斯福是没办法说服孤立主义情绪严重的国会同意对日宣战的;但日本人不知道这一点——即使知道,他们也不敢将国运完全寄托在对手的不作为上。

中国是不幸的,她在近代化进程的关键期落伍了;中国又是幸运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竟然的使她避免了亡国灭种的命运,甚至还阴差阳错的得到“五大国”地位。

讨论这些,不是在妄自菲薄,更不是要抹杀先烈们的功绩,只是要破除那些虚幻的骄傲,再美的肥皂泡终究只是肥皂泡而已。

世 界 通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