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刻意制造情绪的市场,我们更需保持理性,捕捉机会

近期在我们的投资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就是中美关系,因为相关摩擦从宏观到企业微观层面都有越来越直观的体现,其中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短期和长期影响都需要估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看大图

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或许更应该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而非一种自媒体标题党般的心态。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多处于中美摩擦中心的企业,近期也体现出理性和积极的态度。

比如近期美国财长提及,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在美上市企业,若至2021年底不符合美方审计要求,则将面临退市。结果这个消息被人惊呼“美国财长威胁退市中概股!”,“美国又出招了!”,仿佛这是一个要把中国在美上市公司赶尽杀绝的局。

我们换个角度,要是中国证监会说不满足中国审计要求的A股上市公司都将面临退市,中国股民一定拍手称快,如果有一天中国A股可以容纳海外公司来中国挂牌,你也一定希望中国证监会严控基本的准入,保证投资者利益。当然,你说美国这次强调了中国上市公司,跟当前形势完全无关,这可能也不真实,但是你非要说这是专门的针对,那也显得刻意。此前我介绍过,中国在美挂牌公司的市值占比为3.3%,作为单一海外经济体来看,已经不小了。加之此前中概股确实容易出些问题,这个咱中国炒美股的投资者自己都叫苦不迭,还有刚刚发生的瑞幸事件,也难免不给人口实,同时也有投资者的“民意”基础。

说白了,你如果去美国的股市挂牌,在享有其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就需要遵守其规则,而且从姆努钦的表态来看,说的也是普遍性原则,而非专门针对中概股的歧视性标准。当然,作为中国公司,也可以自我抉择,比如我们看到近期很多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都宣布或者已经实施了同时在香港市场挂牌的方案。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公司大都属于打铁真的自身硬的相对优质的公司,说白了虚火或问题的公司到香港、A股照样有问题。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因为莫名其妙渲染的“姆努钦威胁退市中概股”就慌乱,甚至在这个时候你还可以有机会在市场情绪下,以更低成本投资一些优质中概股,特别如果它们还在香港挂牌为可能的极端情况有所准备。好的资产,头部企业,在现在的阶段依然值得我们紧握。

同时,是不是因为近期的一些情况,中国上市公司就不敢去美国挂牌了?有图有真相。

查看大图

让我们看看近几年中概股在美IPO的募资额,2014年是一个巅峰,但是原因主要在于那年有个巨无霸阿里巴巴挂牌。在这之后,我们发现,刚刚过去7个来月的2020年倒成为一个中概股在美挂牌的大年,最新的一个大单便是贝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看大图

从表现来看,今年的中国ADR精选指数表现也远好于美国大盘的标普500指数。所以,作为公司来说,永远会做出一个理性的选择,找到最适合自己当前阶段的资本市场。同时,就市场来说,也存在彼此的竞争,我们抛开一些情绪化的东西,更应该了解美国资本市场吸引企业,特别科技企业的原因是什么,并不断提升自我。比如就中国的资本市场而言,不断进行改革,现在有了科创板,尽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至少有了一个相对可以更好地匹配科技公司特点的市场。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公司,近期特朗普政府对一家中国公司的禁令牵动了很多美国公司的心,这家中国公司就是腾讯,特别是它的产品微信。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近期对中国科技公司和产品咄咄逼人的态度,引发了一些美国公司的不安。

查看大图

美国当地时间周二,美国几乎最知名的跨国公司一同向白宫呼吁要谨慎评估将于9月开始的对微信采取的行动,认为此举甚至将影响美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中美商业委员会的主席表示,“他们(决策者)没有在中国生活,他们根本不明白如果美国公司被禁止使用微信将产生的影响”。参与此次沟通的公司包括了苹果、福特、沃尔玛、迪士尼、宝洁、英特尔、大都会、高盛、默克药业等知名公司。他们希望决策部门能够重新评估禁令,采取包括缩小禁用范围等决策,尽可能减轻负面影响。

最近,常常有中美关系、全球化进入一个周期向下阶段的哀叹,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一个事儿只要到了有周期的程度,就说明它存在着规律性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力量的驱动。而在低潮的时候,社会基于基本规则底线的运作方式,参与者基于理性和利益的合理决策将让商业和社会的运转依然充满弹性,也让我们的事业和投资依然充满机会。何况,周期本身就会带来投资机会,正是各种周期带来了相关产业和市场的起起伏伏,又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新的技术、产业和市场,我们需要做的还是抛开情绪,尊重市场规律,在不同的周期阶段采取合理的投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