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说——鸡。

关于“鸡”,你真的了解它吗?如果鸡会说话,我想它可能回你一句: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古时候,“鸡”不叫“鸡”,古人称之为“野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鸡的国家,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湖北、江西、安徽、山东、河南、甘肃等省都发现有四千多年前的鸡骨或陶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踢”出来的爱情

如果你是00前的女生,小时候你一定玩过“踢毽子”的游戏吧,这是我们那个年代女孩子们的日常游戏!可你知道在土家族“踢毽子”有个浪漫的典故吗?土家族称踢毽子为“踢鸡”。春节时,男女青年一起踢“鸡”,一人将“鸡”踢起,众人都去争接,接到“鸡”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男女青年往往用草追打自己的意中人。此后“踢鸡”就成了谈情说爱的媒介。

——同样是“踢毽子”!人家踢出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我们踢出的是浓浓的友情!

“斗鸡”这项娱乐也是有历史渊源的!

作为活泼好动的男孩,小时候一定热衷于“斗鸡”的游戏吧!不过今天说的“斗鸡”跟我们的娱乐游戏有些不同,是真的斗鸡!这么看来,孩童时代的斗鸡游戏更像是无实物表演。“斗鸡”在我国历史上久盛不衰,曾被人们作为消遣和夸豪斗胜的象征,这从考古出土的汉代石刻和画像砖上可以看见形象逼真的斗鸡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国策·齐策》最早记载我国先秦时期的斗鸡娱乐:“临淄之中七万户……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斗鸡的风气在唐代很盛行,尤其是特权阶层的人物——宠信宦官、王孙公子。

斗鸡以后又推广到军中,用以激励战士的勇气,提高兵卒的斗志,当年日本遣使来朝,曾把斗鸡的见闻介绍回国,日本也仿效一时。后来又传向老挝、越南、菲律宾等国。如今国内和世界各地还有斗鸡。老挝、越南、菲律宾等国都曾发行过斗鸡邮票。

“鸡”=“吉”!

在我们当地,有“抱鸡”的婚俗。结婚时,男方家选一个男孩抱只大红公鸡,随婚车出发,一同前往女方家接亲。女方家接过公鸡后与事先准备好的母鸡放在一起。因鸡与“吉”谐音,“抱鸡”的婚俗就是图个吉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兄弟,就干了这碗酒!”

旧时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流行饮鸡血酒的交际风俗。在结拜兄弟时,为了表示亲如手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人们宰一只雄鸡,在每碗酒里滴几滴鸡血,对天发誓,然后将血酒一饮而尽。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于鸡有着深厚的感情……

“鸡骨卜”

彝族把鸡奉为神鸟,作为沟通人神之间、天人之间的桥梁,彝族婚丧嫁娶,走亲串戚,节庆盛典、起房盖屋都少不了鸡,认为命运与鸡有关。把鸡头、鸡嘴、鸡腿骨作为卜卦的重要参照物,认为鸡是最灵验的禽鸟,可预知未来。彝族每举行一种祭祀,取米一升,升上置一鸡蛋,亦有于身旁系一雏鸡者,其最重要之卜法,即为鸡骨卜。

“赶摆黄焖鸡”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傣族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法,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假如买者恰好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在中国古代,没有报时的钟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天亮作为一天工作的开始,而何时天亮却是由公鸡报晓来决定,人们信赖公鸡,是因为公鸡有信德,而雄鸡报时从不会报错,古人说这是“守夜不失时”,是信德的表现。

俗话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按今人的话说,就是鸡有勤奋、准确、守纪律、不误时、认真负责的好品德。

晋代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鼓舞着人们的斗志,竟被誉为“人之楷模”。现代人们赞美鸡,主要是赞美鸡的武勇之德和守时报晓之信德。可见,鸡的历史悠久,而又寓意深刻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