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微信朋友圈似乎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晒幸福的,有诉烦恼的,甚至还有泄私愤骂人的……朋友圈“骂人”是否违法?近日,就有人因微信朋友圈辱骂他人引起侵害名誉权纠纷,并被法院依法宣判了。

据媒体报道,李某和张某两人因工作出现矛盾,2019年6月16日至17日,李某为了泄愤,相继在自己朋友圈发布了对张某涉及侮辱性、诽谤性语言,其中一条还贴出了张某的照片。据悉,李某发布的朋友圈对微信号内所有好友公开发布,发布该朋友圈时他的好友人数有七百人左右。张某发现后于2020年1月13日将其起诉。近日,法院经审理,判决李某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开发布微信朋友圈向张某赔礼道歉,道歉内容至少保留十日。2020年8月7日,李某在其朋友圈发布道歉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舆情监测软件鹰击早发现对此事的网络传播进行分析,@温州法院 8月7日9:07报道的“案件快报”【朋友圈辱骂他人被起诉,法院:朋友圈道歉10天!】最早进入网友视野。之后,该消息被一众法院官博及@新浪科技 转载报道。但是影响力相对有限。直到8月10日12:01,人民网创建话题#朋友圈骂人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进行报道传播,从而在网络上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事件迅速发酵,当日18时到20时达到舆论峰值。相关话题也登上热搜,目前阅读6.5亿,讨论3.2万。11日,讨论热度再度小幅反弹后,逐渐平息。

惩戒措施与时俱进,大快人心

骂人事件涉事两方孰是孰非,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朋友圈骂人的做法的确不妥,甚至违法。从相关话题页下方呈刷屏之势的留言评论“做得好,支持”“法院干的漂亮,与时俱进”“网络戾气必须得到治理”“给力,建议全国推广”“在网上说话也得负责任,没毛病”等内容来看,朋友圈骂人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这一消息可谓大快人心。

在当前网络暴力频繁、戾气蔓延的背景下,不少苦于网络“戾气”和“负能量”久矣的网友纷纷呼吁其他社交平台也推广这种与时俱进的惩戒措施“希望微博也抄一下作业”“键盘侠每个平台都有,太多了,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期待一个清朗文明的网络环境”“抵制网络暴力需要法律”......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各种网络社交软件的流行,每个人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观点的自由。但是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言论自由也得有底线,发布言论要谨言慎行,切勿因一时气愤,侵害他人权益。微信朋友圈看似是展示自我生活点滴的平台,但是因公开性和传播性,决定了朋友圈也不是随心所欲宣泄情绪的地方。此次“朋友圈骂人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案例虽然处罚较轻,但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导向和法治导向的体现,起到一定的普法作用:言论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由,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哪些内容不能出现在朋友圈?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微信朋友圈也不例外,除了诽谤辱骂他人之外,买卖违法违规商品、造谣传谣等行为也涉嫌违法甚至犯罪。另外,还有哪些内容不能出现在朋友圈?正义网总结如下:

抵制网络暴力刻不容缓,拒绝网络暴力从自我做起。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