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是轻量级兵器,杀伤力不太大,所以《水浒传》里你死我活的决斗场面,极少有人用剑。其实,理由只有一个,从飞天蜈蚣王道人和公孙胜两个用剑的特例,加以分析,就能得出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松化妆成头陀,准备去二龙山入伙。在蜈蚣岭上,和王道人遭遇。王道人手里拿着两把宝剑。

武松拿着两把雪花镔戒刀,是宝刀里的极品,武松只一刀将道童的头砍掉。可见,武松的宝刀不但厚实有分量,而且锋利无比。王道人的宝剑无论分量和锻造水平,和武松的宝刀不是一个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番刀光剑影,十几回合后,王道人的人头落地。

王道人武功不敌武松,偏偏用好看不实用的宝剑装斯文,武器上也占了劣势。假如,王道人挥舞一把朴刀或者其他重兵器,可能为他赢得逃生的机会。

梁山好汉,武功很高的人,往往拿着重兵器。如鲁智深一禅杖将邓龙劈成两半,这不是一般兵器能够胜任的。李逵的板斧看着更是吓人。黑大汉抡着两把寒光闪闪的斧子,那气场,就能吓破无名小卒的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冲的丈八蛇矛,所向披靡。重兵器在战场上,往往会发挥更大的杀伤力。

至于公孙胜的宝剑,极少用来打斗,很多时候不过是他手里的一个道具,使用法术时比划,很神秘,很气派。一看就是个高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侠小说中武艺高强的侠客,往往爱拿一把宝剑,大都姿势很优美,打起来上天入地,用来愚弄观众。真正的决斗,是玩命儿,是流血和死亡,是大刀阔斧的重体力活,只有重兵器才会让一个武功高强的人更加强大,给一个武艺稀松的人增加自信。

因此,上阵杀敌不用轻量级兵器宝剑,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