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如果不联系学校实际,不解决学校、教师、家长的实际需求,是没有价值的。

2020年8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国家督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兼党委书记朱小蔓逝世,享年73岁。

朱小蔓,1947年出生,199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博士,1992-1993年在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专攻道德哲学。1993年以来为硕士生、博士生开设了“教育哲学专题研究”“教育研究方法”“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德育专题研究”“农村教育专题”等理论课程。其专著《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获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编的《20-21世纪之交中俄教育改革比较研究》被评为2006年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等等。

下面为大家分享朱小蔓老师曾在《中国教师报》发表的《让教师生长出更多的职业幸福感》一文,以表达对朱小蔓老师的深切缅怀。

让教师生长出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一直以来,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往往强调教师在学科知识与技能意义上的“专业性”,忽视了情感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性。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情感教育研究,在当时的教育学文献中,很少看到对学生负面情绪影响的研究,也很少看到怎样培养学生正面情绪情感的研究。可见,研究界对这个问题研究得不够。我想做这件事,想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人的正面态度、正向情绪情感是怎么产生的,怎样去保护它们,怎样转化负面情绪情感。

在大量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发现学生的情绪情感?如何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情感?教师如果没有情感的素材,他们也不可能敏感地发现、应对学生的情感反应,如果教师自己的情绪经常是扭曲的、压抑的、对学生的情绪情感既不敏感又不能处理,那么将无法完成培养人的任务。

2014年,我们有机会受到香港田家炳基金会的资助,通过项目实施与开展,立足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学段的儿童与青少年的情感和身心发展特点,从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生活两大教育情境开展行动研究。经过认真遴选、商议,我们确定了北京中学与南通田家炳中学为项目实施的种子校,我们希望扎根更加广泛与精细的教育现场,关注、探索教师情感人文素质的内涵,提升路径与方法。

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如果不联系学校实际,不解决学校、教师、家长的实际需求,是没有价值的。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具体运用观评课、生命叙事工作坊、问题集中研讨等方式,让大学教师、学者、博士后、研究生深入中小学幼儿园与教师交朋友,用大量真实的课堂案例、家校故事、学生成长故事,交流分析教师面临的自我情感困惑与情感教育问题,同时组织编写了《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教师操作手册》(初中卷、小学卷、幼儿园卷),为教师丰富情感,提升人文素质提供可以操作的、具体的工作手册。

我们慢慢知道,教师的情感表达是情感能力的一种表现,它涵盖教师对学生情绪情感的察觉、识别、应对、调适能力,也体现为识别、调控自身情绪情感的能力。它是教师内隐的知识积累、人文素养、价值倾向、人格品性的外化。这种能力是需要时间积累与沉淀的。

当然,我们希望教师情感表达的改观不止于技术训练,而是力求依托鲜活、生动的职场交往经历,在体验教师最本真的生命状态中,研究者与教师沟通交流、尊重体谅,增进相互理解,提升各自的人文理解能力,探寻能直抵心灵深处、有助于心灵成长的艺术化的教师情感表达。

这个项目是我们已经积累的情感教育研究的接续,也是对原有基础研究在学校现场的应用,也出自于我们对学校中存在的师生关系疏远、紧张、冷漠、恶化等问题的担忧:没有良好的师生交往状态,师生间不能相互信任、坦诚相待乃至彼此依恋,学习者就无法进入自然、惬意、身心投入的学习状态,也难以发生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与此同时,这也是个体学习压抑、紧张、焦虑、提不起学习兴趣的问题来源。

教师要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需要理解自己进而理解学生,从而建构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良性的、让人愉快的经验多一些,我相信一个教师会更多地生长出职业幸福感。

情感教育研究蹒跚30年,这几年我们在教师教育方面推进了一些。当然,工作远远没有完成,有些还待深入。今天的成果有待教师在使用中完善,补充鲜活的案例。但我越来越相信,人的情感一定要发展,一定要与认知协调发展,否则就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健全的意志,没有健全的人格。我相信,有了这样一种对教育理想的信仰、信任,情感教育研究的道路虽然艰苦、漫长,但一定会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

原载《中国教师报》2019年03月06日第12版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丨栾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