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什么样的书能入选给孩子的人生打底书单?

文学、历史、哲学的阅读价值又是什么?

曹勇军在文中解答了上述问题,并分享了带领学生啃下来《万历十五年》《鼠疫》《瓦尔登湖》这几本硬骨头的经历。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从教四十载,读书一辈子的曹勇军深知,世上没有非读不可的书,更没有非读不可的书单。

但他坚信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读一些给人生打底的书。

他是这么想的,也在七年二百多次经典夜读小组的读书中坚持这样做了。

高中生的“自然选择”只能是流行读物

讨论高中生的阅读趣味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阅读趣味是成熟读者才有的。

一个人只有在大量阅读中,通过比较、鉴别才能不断提升阅读质量,进而形成阅读趣味甚至阅读品味。

而高中生呢?因为沉重的学业负担,他们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能用在阅读上。

当一个人很累的时候,如果还想看一点书,那他肯定会选择一些轻松的读物。

再加上同学们聚在一起聊天,如果你没看过那些流行的书,会没有谈资,会有被孤立的感觉。

从前些年的“于丹讲论语”到近几年的“东野圭吾”,以我所在的南京十三中为例,这类好学校的好学生们自由状态下大多读的是轻松、流行的书。

一个高中生如果不能有意去突破这种现实,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去读经典的,因此也无从体会一个人在读过经典之后就不会再跟风读流行书的觉醒的可贵。

经典在一个人的人生和发展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些消遣性质的阅读只能填补一下内心的空白。

但是,我们绝不能就此给这些孩子扣上失败的大帽子。

一个学生凡是能考上高中,尤其是普高,那他势必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因为他能参加高中阶段现代文阅读的考试,可能分数没那么高,他也能读懂教科书,看明白数学题的题目。

我们只能说这样的学生课外阅读比较少,思想比较贫乏,可能对人生、对社会没有太多个性化的思考。如此而已,只能说是种缺陷,绝不能说是失败,不是吗?

经典自己会说话,只要读进去就行

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本身就能吸引你持续地读下去。

一个人如果以前没有尝到经典特有的芳香,当然不知天下何为美味。一旦有一天他尝到了,就会忍不住天天去读,阅读品味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这种影响是自然发生的,不需要给孩子讲多少大道理,因为讲了也没有用。

我的经验就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读一点经典书,读出书里的好来,这样他自然就会看不上那些比较肤浅的书了。

要读一些准经典

我们所说的中外经典作品,很多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前的人写就的。其实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也有很多优秀作品,同样具备经典的品质。

只是因为它问世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得到公认的地位。这样的书我称之为准经典。

比如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它在上世纪80年代问世,到现在也就是40来年。经典的产生也有很多机缘,要经过时间的淘洗。

这本书还没有走到这个时间点,但它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个小经典,一个准经典。

一个成熟的阅读者,不仅要读四大名著那样有定评的作品,也要读这种还在路上的书。

而且和公认的经典相比,这类书学生可能读起来更带劲。

读书人要有意去突破阅读的欠缺

读书就像是吃饭,有的人选择范围很宽,有的人则很窄。一个人如果趣味广泛,读了各种门类的书,那他汲取的营养自然会丰富而均衡。

然而,不用说十几岁的学生,就连成年人在阅读选择上也存在普遍的欠缺。

首先是有文无理,读一点诗歌、散文、小说,就说自己读书了。而科普类的,比如那些介绍科学思想、科学家传记、科学哲学的书则很少碰。

这就是先天性、结构性的阅读缺陷。

第二个即使是从文的角度来看,很多人也都扎在文学这一块,历史、哲学、社会……基本没有涉猎。

普通读者往往盯着几个作家,哪个作家当红一点,名气大一点,就读一点他的小说、散文啥的,知识结构都不健全。

这是整个读书界都存在的普遍问题,不是哪个家长、哪个学生努努力就能解决的。

如果读书人自己不去有意地突破自己,就是随波逐流 ,那大概率就会落得这个结果。

阅读经典的价值是跨门类、相通的

每一个门类的读物都有各自的意义,但是在真正的阅读中,它们之间又是相通的,可以互相迁移的。

很多优秀作品往往也不能归到某一种门类中去。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是算文学还是历史呢?它当然是历史,但同时又是文学。你看那些人物塑造得多么栩栩如生,它就是一部很棒的文学作品。

再比如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很漂亮的文学描写,又是真实发生的历史。

这类作品的丰富性也是其成为经典的一个原因。

我们接下来之所以要比较机械地切分“历史书有什么用?”“读文学书有什么益处?”,只是为了便于读者去学习和理解。

文学的价值在于理解自我,理解他人

一般人阅读可以先读一点文学,容易上手。

很多读书人顺着自己的爱好,拼命地读文学。比如读巴尔扎克,恨不得把《人间喜剧》(90多部小说组成)全部读完。我认为是没必要的,一个作家读几部代表作就可以了。

文学主要是对人的想象力、情感、体验和同理心的培养。这种刺激能帮助你认识生活,更准确地说是认识自我,帮助你往自己的灵魂深处走。

当然,理解了自己,也就理解了别人。

一个人向内对自我的理解越深,就能向外走得越远。很多人对别人不了解,其实他对自己又何尝了解呢?终其一生都是个很盲目的人。

这就是文学作品能给你的东西,它诉诸于人的体验,让你产生一种巨大的情感上的共鸣,最终对自我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生活、世界、社会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历史不讲命运,讲规律

黑格尔说,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魏征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认为读历史的价值在于思考两个问题——在历史巨大的时空之中,我们个体如何去理解社会和历史?如何去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的内在运行规律。

文学作品讲的是个体,“我的生活状况”“人的命运”。历史不讲命运,讲规律。

在《万历十五年》中,作者指出明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普遍是以道德代替法制,以道德代替机制。

因此,这个君主的失败是必然的。

张居正是很聪明的,最后也是狼奔豕突地冲不出去。
戚继光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军事家,他的结局也是失败。
海瑞那么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在儒家道德信仰下培养出来的基层官吏,最后仍然是失败。
李贽是那个时代最能体现社会发展内在需求的哲学家,一个思想极其敏锐的人物,最后也是一个悲惨的结局。

书中最后的结论是1587年是失败的一年,无论是谁最后都逃不脱失败。

当然有人说黄仁宇的概括不对。你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你得承认它作为一部历史著作,它的最大价值就是试图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和脉络。

这将极大促进今天的人们更好地处理、理解我们当下的生活。

高中生不妨借助文学做哲学思考

哲学确实是孩子们不太熟悉的,它的使命是提出终极追问,探究的是形而上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如果推荐一本给高中生阅读的哲学书,那我推荐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实际上我也把它当作是一本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来读。

平心而论,我年轻时在哲学上狂热地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其实对我日后的人生帮助不是特别大。

对于高中生来说,我倒是觉得可以借助文学作品,借助具体的文学形象中去做一点形而上的思考。

比如史铁生的小说、散文。他有一部书叫做《病隙碎笔》,上面就有很多关于人生在世的思考。作者每周要经历三次透析,极度的痛苦带来的灵魂出窍,让他对生死有很多感悟。

另外还有周国平的散文,也谈到了很多这类问题。他作为一个特别擅长写作的哲学思考者,一个哲学研究的专家,其作品也很值得高中生阅读。

另外还有一本叫《科学·艺术·哲学断想》的书,进入书单也是当之无愧。作者叫赵鑫珊,书中谈了很多哲学问题,而且是结合科学、结合艺术来通盘探讨哲学。

给人生打底子的书

培根在《论读书》(Of Study)里面谈到——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些阅读都可以在你的性格,你的人格里打基础,是一块块必不可少的基石。

天下的书是读不完的,一个人穷其一生,也读不了很多书。

我推荐给学生读的书,就秉承一个原则,这本书老子读了儿子还要读,儿子读了孙子还要读,是能够传世的书。

这就是我所说的给人生打底子的书。

如果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其实中外历史上的经典作品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有些学者提出,中国的经典看似很多,洋洋大观,但却是可以读完的。

曹勇军推荐的中国经典作品

第一本是《诗经》,第二本是《楚辞》,都是先秦文学的经典。

然后是《论语》和《孟子》,儒家的经典;《老子》《庄子》,道家的经典。

到了汉代就读《史记》,读完以后就读唐诗、宋词。重点读唐诗。可以读个唐诗三百首,或者一百首也可以。

宋词的总体成就不如唐诗。我认为诗和词是有相通之处的,可以把词看成是一种长长短短的诗,一种宋代出现的新的诗体。元曲就更不用说了,放在三千年、五千年的时间长度来看,它的价值不如唐诗。

明清小说就只读《红楼梦》。

到了现代就读鲁迅。鲁迅是绕不过去的,那个时代的所有作家都受到鲁迅的影响——或者是鲁迅的学生受了教诲,或者是鲁迅的论敌和他论战。

这样的人所发出的就是一个时代的声音,我们要读就读这样的书。

在学校里我给学生开了三份书单,配合金字塔型的读书课程体系。

第一份是基础书单,面向高一、高二的所有学生,各有25本。目的是带领学生“跟着教材读原著”“跨出教材读原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面就有诗经、楚辞、论孟、老庄。

经典的阅读,尤其是这种古文经典阅读,非常耗时间。

它不是简单看一眼就行,要读个10篇、8篇,要一边读一边背才行。你不用这个办法读就等于白读,所以我们就把这部分放在语文课里去做。

而班里那些对阅读感兴趣的同学,会参加一个启明星读书社,大概一个班级能有20来个学生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采用的是漂流书的形式,依然是高一25本,高二25本。入选的包括《三体》《科幻电影指南》《活着》等这类近一二十年来比较受到读书界广泛认可的热点读物。

接下来你看到的这几本书属于高阶读物,是给那些处于阅读金字塔塔尖的经典夜读小组的同学们推荐的。

▲经典夜读小组的书目每年都会微调,全年读下来大概是15本。

攻克《瓦尔登湖》的关键是要有的放矢

2013年的秋天,我和同学们在学校里组建了经典夜读小组。

从那时开始一直到现在,七年间的二百多个周五的晚上,我们一起在一座叫做经典的山上攀登。

▲曹勇军今年在全校高一年级中选拔45名同学加入小组。

(编者按:请千万不要因为自家孩子一下子读不进去下面这些书而感到焦虑,事实上那些入选的同学们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也是步履维艰。)

这些年公认的最难读进去,让大部分同学觉得摸不着头脑的当属《瓦尔登湖》。

书单中的15本书,我在引导学生时不是平均用力的,有的书我们只用一次夜读就讨论完了,因为它的难度没有《瓦尔登湖》那么大。

很多学生都跟我讲,这本书他们初中就买了,有的坚持读了十几页,有的读了三五页就睡着了。

对于这种开篇很艰涩的书,我们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把学生领进门。

《瓦尔登湖》一共有十八章,文字量的差别比较大,长则一两万字,短则八九千字。

我们用了5次夜读研讨,也就是10小时带领学生一点点地啃下来了。尤其是很难读下去的前五章,我们花了大量时间。

梭罗有一个基本的观点,认为没有必要像现代人这样过得这么奢侈,浪费这么多的资源,可以把生活中的需求压缩到最简单。

他认为当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简朴,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精神生活——可以去阅读,和朋友交谈,在大自然中冥想、散步,从而超越现在这种庸常的生活。

他到瓦尔登湖是想做一个思想实验,看看“我们脱离现代文明社会,用最少的金钱可不可以生活下去?”

很多人就非常不理解,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跑到瓦尔登湖去隐居,就搭一个小木屋过日子。

第一章现在一般翻译成“简朴生活”,作者写得特别长。就是为了反反复复、从各个角度向那些不理解他的人去解释他这样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他甚至在书中列了几份账单,向读者说明“我的生活就需要这么多东西,就花了几美元”之类的。读者如果没有抓住这个主旨,就会觉得文字绕来绕去、繁琐不堪。

第二章“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是接着第一章继续讲他的生活追求,人生理想。

搞懂了前两章,相当于搞懂了核心问题,攻下了最难攻克的山头。

紧接着的三章“阅读”“声音”“寂寞”也有点难度,不过只要坚持着读完前5章,那后面的章节,像是“访客”“种豆”“村庄”“湖”“贝克农庄”……就如履平地了。

第一次夜读《瓦尔登湖》,我们就拿出整整两个小时来讨论第一章。

第二次只讨论第二章。第三节课则大概讨论第3~5章,第四节课讨论第6~10章……

这种有主有次的引导方法可以复用在很多学生反映“读不懂”的书上。

当学生把书中基本的东西掌握之后,他就了解了整本书的结构,作者的基本思想。这相当于拿到了一把金钥匙,剩余的内容会一下子迎刃而解。

学生从“不懂”到“懂”的关键几步

我的方法很简单也很有效,就是依次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这一章讲的是什么?”。

看懂了的同学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看不懂的就会拐弯抹角或是张口结舌。

我用提问来逼着学生自己想办法概括。对于那些讲不清楚的同学,我会告诉他,他在哪几个点的理解上有问题。

再有一点,同学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同一个地方有人能轻轻松松地跨过去,有人就会卡壳。同学之间一起学习,你争我赶地突破,是进步最大的。

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搞懂

每一章讨论完,我都会请同学们提问。他们会提出很多不懂的地方。

这时我们就要区分哪些“不懂”是会影响整本书理解的,是必须要搞懂的;哪些“不懂”只是个别语句,无伤大雅,不妨先放下。

读书遇到很多不懂的问题,这很正常,不是说有问题就都要搞清楚。

有的问题是第一页出现的,读到第二十页自己就懂了; 有的问题是16岁出现的,到18岁你就懂了。

到现在为止《红楼梦》里面的很多问题也没搞懂,甚至连红学专家都还有很多问题。

因为它就是这样一部大书,它就是一部伟大的经典,里边永远会有值得探讨的东西。

整本书阅读要抓大放小。很多人拿读教科书的心态来读整本书,这是不对的。

首先,教科书里的文章,短的千把字,长一点的也就两三千字。

第二,老师给你那么多课时,一篇一篇地过,嚼得细细的、碎碎的讲给你听,你好像都懂了。

如果你拿这个“懂”的标准来衡量整本书阅读,那就无路可走。

贝多芬的《命运》你懂了吗?我现在叫你讲《命运》是什么,你讲不出来,对不对?可是你听的时候什么感觉?你感觉到身上起鸡皮疙瘩,感觉到胸口奔涌的情绪。这就是一种理解,不是吗?

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懂了,因为你是有感觉,有体验的,只不过你没有办法像老师上课那样把它讲得很透。

可返回头讲,有必要都像老师上课那样讲那么透彻吗?我们不是经常感到老师那样讲把我们给束缚起来了吗?

《鼠疫》这样的荒诞作品,恰恰是看见现实的良方

《鼠疫》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一部比较通俗的代表作,他成就更高的是另一部作品《局外人》。

今年疫情爆发,我临时加了这部《鼠疫》进来,和第七期经典夜读的同学们一起隔着屏幕,探讨那些发生在作品中、现实里的荒诞。

阿赫兰市突然爆发了鼠疫,小说中出现的一众小人物分成了两个阵营。

一个阵营在面对残酷肆虐的鼠疫时选择抗争到底。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主人公,也是小说的主要叙事者——里厄医生,人们又叫他“里医生”。

另外一拨人则站在了对立面上,比如像科塔尔那样发国难财的投机商人。

学生们每次提到“里医生”都会露出会心一笑,因为大家都想起了武汉疫情期间的李文亮医生。

小说和我们今天经历的现实有很多高度相似之处,包括里厄医生奔走在大街小巷救死扶伤,内心经历了很多波折;包括封城,很多人想逃出城去;包括封锁消息,新闻记者努力报道真相等等。

学生会发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那一幕一幕,在小说中都有相应的描写。身处疫情中的我们,对这样一部作品会特别有共鸣。

这个小说不太好读,如果是没什么外国作品阅读经验的人,可能不大愿意读这本书。

首先,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算不上跌宕起伏,大段大段都是叙事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内心独白。同时,这种心理描写和独白又和视角人物对文中一众人物的分析、评价糅合在一起。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城中群体的社会心理经历了几起几落。

刚开始封城谣言满天飞,大家都以为自己要死了,后来又以为封锁一段时间就能过去了;再后来解封变得遥遥无期,很多人都觉得这一辈子再见不到亲人了。直到近一年后,封城才结束。

其次,小说采用了一种象征的写法。他写鼠疫可不是真的在写鼠疫,他写的是一种对荒谬的人生的隐喻。

虽然加缪自己不大认可,但外界一般还是把他看成是跟让-保罗·萨特一样的存在主义作家。

他们这类作家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生是荒谬的。

像加缪写过一本书叫《西西弗斯的神话》,讲的是古希腊神话里一个叫西西弗斯的神,被天地惩罚要把一块大石头推到山顶上去。

每一次当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石头推到山顶的时候,那块石头又滚到山下去了。于是西西弗斯又要跑到山底下周而复始。

加缪就是借这个神话说明人生就是徒劳的、荒谬的、虚无的;人活一辈子就是往山上不断推石头的过程。无论你有金钱也好,荣誉也罢,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那么面对荒谬的人生怎么办呢?

加缪讲西西弗斯就是英雄,因为他不气馁,认了命,石头滚到山底下,就跑到山底下再往山上推。

这就是在反抗荒谬的人生;人因为反抗,人生才显得有力量,有意义。

这本书如果没有疫情,学生读起来会难度很大,不大好理解,至少不会有多少共鸣。

疫情无情,但对读书人来说却是一个很难得的心理资源、生活资源,既能由此更好地理解现实,又因为现实而更好地理解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大家不要以为荒诞是一个什么手法,不是的,荒诞是人生的一种存在状态。

疫情期间,我们一个个躲在家里边。我记得大年初五我有事去过一趟湖南路,整个南京市最繁华的地方。一个人都没有,就像末日来临,特别诡异,特别荒诞。

这种感受如果不是在疫情期间,学生是很难体会的。而当下只要你一讲,他们马上就能体会到荒诞无处不在,是我们的一种生存状态。只不过艺术作品中采取的是隐喻的手法,而这也恰恰是艺术家的高明之处。

孩子要在阅读上吃到甜头,才会喜欢读书

爱读书是人的天性。虽然有的人酷爱读书,有的人则是喜欢读书,可能程度有区别,但都是源于天性。家长不需要培养,只要激活它就可以了。

那为什么有很多孩子慢慢远离了阅读呢?原因很复杂,其中有一部分是爸爸妈妈的不合理要求。

12岁以下的小孩,千万别逼着他读一本书,就得写一篇读后感或是读书笔记,那是很容易让人呕吐的事情。

我们很多家长好心办坏事,最后培养出的是孩子对阅读的厌恶。

你可以变着法子让孩子表达出来,不论是说出来、唱出来、画出来,还是改成顺口溜、诗歌统统都可以,只要孩子能表达出来,其实就起到了类似写读后感的作用。

我曾经做过统计,读书快一点的高中生,一小时大概可以读50~60页。 而遇到稍微艰涩一点的文本,一个小时读下来也就是20几页,顶多30页。

一本20万字左右的书,看上去不算厚,真要读进去,读出点自己的感受,孩子需要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可想而知。

家长要有耐心,要鼓励孩子多表达读后感受。

当孩子说出来一些内容之后,家长一定要认真听,最好还能帮着梳理成几条,提醒孩子可以将其用到作文中去。

长此以往,孩子的阅读和作文肯定会有进步。孩子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之后,自然就会建立起“我是阅读写作高手”这样的心理暗示,从而走向良性循环。

-END-

本文来自童书妈妈教育直播,三川和她的偶像——江苏省语文正高级教师曹勇军的精彩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