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因文中遍布“嚆矢”“孜孜矻矻”等生僻词,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泰尔等名家穿梭其中,掀起很大争议。

我对这篇作文,同样不感冒。原本以为,只是一个高考优秀作文判定标准的争议,但随着许多网友的深扒,这篇诡异高考满分作文背后的“猫腻”,开始露出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力挺这篇作文的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组长陈建新,不仅自己有一套独特的评卷标准,而且还到处开讲座卖书,赚钱。

一本陈建新所著的《高考作文实战实训》的书,售价高达59元。据称,陈建新到各地走穴,举办的作文写作讲座,同样价格不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陈建新担任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组长,已有二十年的时间。这些年来,陈建新组长的“作文写作”生意,做得可谓风生水起。

不过,陈组长一手掌握的一省高考作文的最高评判权,一手借开讲座卖书大肆圈钱,如此裁判员和运动员集于一身,真的合适吗?

这么做是否有瓜田李下之嫌?

成千上万学生之所以花钱买陈组长的书,听陈组长的讲座。学生们看重的,显然并非他在写作方面的造诣和成就,而是“作文阅卷组长”的官方身份。

可以想象,倘若没有这个身份,他的讲座他的书,能有几个人会感兴趣?

当然,无论买书听讲座,这笔钱花得肯定值。得到手握大权的陈组长悉心指导,传授诀窍,考生得到高分作文的几率,显然比别人高不少。

对于一分就能决定命运的高考而言,这其实是对公平的潜在杀伤。

有人还注意到,陈建新给这篇争议高考作文强行打满分,并非孤例。他去年推荐的浙江省满分作文《书写自我的生活》,和《生活在树上》几乎是一个套路——

模样相似,语气相似,用名人名言堆砌的路数也相似。

此情此景,不免让人疑问,这难道仅仅是个巧合?陈建新偏爱这样的作文,仅仅是个人的喜好?陈建新强行力挺的一篇篇满分高考作文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有人怀疑其中有舞弊嫌疑,没有证据,我不敢乱说。但需要指出的是,网络上对于陈建新的种种质疑,已经使得浙江高考作文评卷的公正性,变得岌岌可危。

这已经涉及千万考生的切身利益,相关主管部门怎能继续熟视无睹?是否该彻底查查了!

我注意到,近日,四川音乐学院曝出一起严重的高考舞弊案。该校声乐系的3位女教授——杨婉琴、费莉、邓芳丽,涉嫌收取学生家长的贿赂,每人18万或25万不等。

知情人士称,邓芳丽等人在招生方面收取学生家长的贿赂,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她原来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临近招生考试季前,不顾她家人的劝阻,着急回国,说要回去‘割麦子’”。

将收受学生家长的钱财比喻成一年一季的“割麦子”,这样的比喻堪称形象。

我想,陈建新的开讲座卖书生意,是否属于另一种形式的“割麦子”呢?

【围观】《我用86封信把孩子送进北大》本书为针对高考作文的专项辅导用书,由多年担任阅卷组组组长的浙大陈建新教授和多位具有多年阅卷经验的专家领衔编写,全书以高考作文为主要分析对象,从审题、语言、文体、语体等角度对近三年来的高考作文进行分析,全书体例设计新颖,作者权威,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较为广阔的潜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