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所有时代的先行者,吉尔曼在世时,是一位著作丰富的作家,也是参与女权运动的社运者,但长年来被忽视。直到一九六○年代,欧美第二波女性主义的浪潮出现,她们发现女人的历史被消迹隐形,开始追溯女性先行者的足迹,才挖掘出半个多世纪前就积极参与第一波妇女运动的夏洛特.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在台湾,我们比较熟悉的女性主义经典作,是法国哲学家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一九四九年书写的《第二性》(The Second Sex)。二○一三年由邱瑞銮直接从法文翻译成三大本中文译本。台湾读者真是好福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福气绝不单行。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吉尔曼书写的《男性建构的世界》(The Man-made World, 1911),比《第二性》更早出版三十八年,被学术界公认为具有现代性突破思想框架的女性主义启蒙经典名著。波娃在写《第二性》时,有没有受到吉尔曼的《男性建构的世界》的影响?我找了很多研究资料,都不能确认。

不管有或没有,我要指出:伟大的心灵是相通的,先行者的洞识彼此呼应,她们都在从事「典范转移」的思想工作。吉尔曼与波娃要打破的思想框架,要转移的典范是「男性主导的观点,男性建构的世界」。她们书写的方向相当一致,甚至论证的方式与讨论的子题也相当类似。真令人惊喜。

谁是夏洛特.吉尔曼?

受到第二波妇女运动的影响,《大英百科全书》收录了夏洛特.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1860-1935)的简单生平。她被誉为美国最出色的人本主义思想家、小说家、短篇小说作者、诗人、政治经济学评论者,也是四处奔走的社会改革倡议者。

夏洛特.吉尔曼有个坎坷的童年,父亲离弃,由母亲四处流动辛苦拉拔二个孩子长大。她的第一任婚姻不甚愉快,使得她常年处于忧郁中。女儿生下后有严重的产后忧郁,藉由写作,慢慢找到力量。后来她与表兄结婚,婚姻非常愉快。这段期间吉尔曼展开写作与倡议的才华。她著作丰富,除了很多篇发表的小说、诗歌,还从写社会经济的论文倡议妇女经济独立。

除了这本《男性建构的世界》外,还有其他影响甚巨的作品,例如:《妇女与经济》(Women and Economics, 1989),《家庭:其工作与影响》(The Home: Its Work and Influence, 1903),《男人支持他的老婆吗? 》(Does a Man Support His Wife? 1915)。一九○九─一九一六年创办定期出刊的女性主义杂志《先行者》(The Forerunner)。

一九三二年吉尔曼罹患了乳癌,加上挚爱的丈夫几年前突然过世,久治不愈不愿再受癌症折磨,作为安乐死的支持者,于一九三五年服下三氯甲烷自杀。她在遗书留下了「宁愿选择三氯甲烷,也不选择癌症」的字句,为生命画上句点。一位勇敢面对生命的每一阶段的先行者,令人赞叹。

在此简单介绍二本已经翻译成中文的小说:《黄壁纸》和《她乡》。藉由文学,让我们一窥吉尔曼的文学才能。

一八九二年吉尔曼发表了一本半自传体的小说《黄壁纸》(The Yellow Wallpaper),是她在产后忧郁发作藉由写作求生,成为日后非常有名的女性主义小说。台湾在二○一一年翻译成中文,是女性文学研读的经典文学。这故事的女主角接受医师先生的「休养治疗法」,不得工作并与外界隔绝养病。

她面对黄壁纸发呆,慢慢衍生出幻想墙壁的后方囚禁着一个女人,女人握着牢笼的铁杆拼命摇晃想要被释放出来。故事荒诞充满奇特的想象。她就是藉由小说投射自己内心的挣扎,也代表当时众多女性在父权家庭中,外表沉默服从的妻子而内在渴求脱离的处境。继承了自我觉醒、又有文学才华而在父权社会中成为「阁楼疯女人」的传统。

另外一篇小说《她乡》(Herland, 1915)。这是一本带有乌托邦色彩的讽刺寓言小说。描写三位男性科学家闯入女人国的探险故事,透过他们的种种奇遇,批判传统社会以男性为主体的价值观及各种制度的谬误,最后,在乌托邦的世界中,男性的存在与影响消失殆尽,只住着高度文明,极端理性与良善的母亲与女儿,一个女人国的理想世界。这主题,也经常出现在当今类似的科幻小说中。可见吉尔曼超越时代的想象力非常惊人。

超越时空的前瞻性、现代性

我查过一些研究资料,猜测波娃书写《第二性》时,可能没读过《男性建构的世界》,因为与这本书有相隔三十多年的时空,以及美国出版的小众书不一定流传到法国。但是令人吃惊的是,这二本书的结构与论述方向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

这二本书一开始都从生物学、历史分析来指出现存的主流男女差异的说法,有很多偏见。接下来二本书都分别从家庭、婚姻、教育、文学、艺术、宗教、法律、惩罚、经济、工作等各方面探讨女人在男性建构的世界,是如何无法独立,是如何成为「第二性」 。二本书的最后一章都是期待女人独立,这个世界是合乎人性的。

这二位女性主义先锋,都指出相同一致的解放方向,至今仍是所有的女性主义者所认同、愿意努力奋斗的方向。换言之,就是拆除「男性建构的父权」违章建筑,让女人在平等人权的历史发展中,不再是「第二性」。

距离台湾读者一○八年的作者,在这本书中到底说了什么,至今还不曾褪色?我要指出此书有五个超越时空的前瞻性与现代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尔曼认为人性其实有很多共通面,不分男女一体适用,例如,都有愿意互助、关爱的情操等。但是当时的社会(至今也一直如此)却过度强调男女两性中并不太大的差异,忽视男女大多具有共同的「人性」。人性是「正在被塑造中」,不是本质的、是被社会文化建构的。人性并不是存在于个体上,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中。人性不是取决于「我们是谁」而是「我们做了什么、怎么做」(by doing)。这与当今哲学和社会学主张的「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onism)是一致的。而且是与社会学家高夫曼重视的「符号行动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看法一致。

吉尔曼指出,当时社会被笼罩在过度「雄性本位文化」(Androcentric Culture),这个文化,是以男性为中心,由男性来定义,由男性来主导,将女性视为低等,或完全不同的人类。用现代的说词,这就是「父权体制」,一直是现今依旧存在的现象,也是女性主义依旧批判的主流文化与价值。一九四九年波娃书写《第二性》,也是在批评:「世界的表象,就如世界本身,都是男人的产物;他们以自身观点描述世界,误以为他们所说的就是绝对的真实。」二○一九年获选年度自由人权家、并由英国女王亲授大英帝国勋章的卡洛琳.克里亚朵.佩雷兹(Caroline Criado Perez),在其《被隐形的女性》一书中,犀利指出在大数据时代,因为深受「男性中心文化」的影响,以男性为本的世界潜藏的资料中,女性是隐形的。这三本彼此相隔多年才出版的书,彼此的矛头均指向同一个现象:社会是男性建构的。

社会是男性建构的?怎么证明?吉尔曼在这本书中,从家庭、健康与外貌、艺术、文学、竞技与体育、伦理与宗教、教育、社会与时尚、法律与政府、犯罪与惩罚、政治与战争、生产制作与经济等十二个议题,来深入讨论,试图说服当时主流文化的读者。据闻,这本书曾经被一些进步的教育机构和政治团体当成教科书来使用。这些议题也不断出现在《第二性》和《被隐形的女性》,只是讨论的面向有一些差异。研究者可以将三本书拿来做比较,追溯出男性主流世界改变与不变的足迹。

吉尔曼理想的世界,如科幻小说《她乡》一样是女人的世界吗?不是。她批评「单一性别主导」的世界的目的,是期待「两性平权共治」(那时,LGBI的多元性别平等还没浮现出来)。她试图说明,女性在平等社会中展现自我与力量,对男人以及对整个社会都有好处,特别是对男性本身也有很多好处。这样的说法,与现在的性别平等运动的说法类似。现在也一直强调,男性同样深受父权文化的限制与蒙蔽,若能够解脱父权的框架,男性也会得到解脱。若孩子在性别平等的世界长大,他们的「人性」将是全面的,个人也是自由的,社会也是民主的。这些吉尔曼鼓吹的理想世界,也是当今性别平权者追求的目标。

由于吉尔曼批判的「男性主导建构的社会」,是一九一一以前的美国社会,其所描述的现象,与台湾读者有一些文化与时空的差距。读者若看到一些说法感到不同意,觉得怪怪的。 (例如:她还是使用二分法看待男女的差别,看不到男人与男人之间还有阶级/族群/世代的差别,女人亦同。这样的观点直到一九八○年代才出现)。请你理解,过去一○八年世界变化太大,知识爆炸了,吉尔曼过时的论点,正可以让你用来思考这一○八年来的美国文化的变与不变。建议将本书当成经典名著来阅读,看到有同感的字句或评论,就会产生深刻入骨的感受:「真的!那时就这样,现在还是呢!」也因此会拍案叫绝,佩服吉尔曼超越时空的前瞻性与现代性。

最后,但非常重要的是要向译者邵爱伦致敬。邵爱伦花了很多功夫为这本经典名著增加很多译注,让我们读起来能够理解作者当时要对话的知识脉络。另外,吉尔曼俏皮反讽的语调,在邵爱伦用心琢磨挑词选字的译文中,也展露无疑。译者的认真严谨的态度与文字和知识的功力,决定了读者阅读的顺畅与愉悦。在此感谢暖暖书屋的慧眼,选中这本经典名著,让台湾读者的知识深度与广度往上伸向一世纪前的先行者痛批的「男性建构的世界」,不幸的,这男性建构的世界,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出现。我们不能松懈,要持续对抗纠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