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乡村白大褂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村卫生室怎么没人,村医哪去了?”

——“噢,村医干公卫任务去了。你要看病等会儿吧。”

在如今的基层医疗发展中,“填表是把好手,看病需要抽空”已成为村医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基本公卫任务变为乡村医生的本职工作,治病救人反倒像是副业,而公卫补助自然也就成了村医的主要收入。

政府发文:

村医公卫任务再增加!

近日,安阳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安阳市全面推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知》显示,2020年将不低于45%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2021年起提高到50%,并依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补助。

也就是说,从2021年起,乡村医生将承担50%的公卫任务,这也就意味着村医工作重心往公卫方向转移。当然不止该地,近年来多地都采取同样的措施,如甘肃省早就明确将村医将村医公卫量从48%提升到了60%。

但,不管是将村医的公卫任务量提高至50%还是60%,这对乡村医生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乡村医生需要完成的公卫任务早已不止这些,几乎是承担着100%的任务量。

如此来看,公卫任务占据了村医大量时间和精力,那么,他们哪还有时间去治病救人。这也就造成了重公卫轻诊疗的现象愈发严重。

卫健委:重公卫轻诊疗,必须扭转!

先前,国家卫健委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第七届海峡两岸医院院长论坛会上表示,要纠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过度偏重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倾向!

焦雅辉副局长的观点可谓是一针见血。因为过度重视公共卫生政策的落实,轻视基层诊疗的价值,基层出现了不少问题。

自国家大力推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乡村医生的工作重心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层公共卫生占据了村医大量时间,他们每天为完成公卫指标而奔忙,根本无暇顾及日常诊疗。

特别是新进来的年轻村医,在学校学的看病本事根本无处可施,到基层每天就是做公卫,还总忙不完,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他们感到迷茫,从而也产生基层留不住年轻村医的现象出现。

繁重的公卫任务压的村医喘不过气,也正是在“天天填表”中,村医们逐渐荒废技能,赤裸裸的变身成了公卫宣传员。

公卫经费,

压死村医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说公卫任务是千斤顶,那么,公卫经费就是压死村医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年来,人均公卫经费标准不断提高。就在今年6月份,国家卫健委再次调整人均公卫补助标准,明确2020年人均公卫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74元,新增的5元经费全部落实到乡村和城市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卫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这本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现实却是让村医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因为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实际到手的钱始终是个未知数。干了100%的工作量,最后反而只能拿到30%的补助,甚至更少,有时还被拖欠着不发,这样的事情早已见怪不怪。

不久前,笔者就与一位村医老师聊过公卫的话题,在与他的对话中,他提到他每月只有700块钱的工资,需要做很多的公卫任务,家签费是8块,但是公卫经费迟迟不发,总是拖欠,让他萌生辞职的想法,可又放心不下患者,陷入两难。

而为何出现村医公卫补助拖欠、克扣的现象,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用笔者多言,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想必大家心里都是有一杆秤的。

村医公卫补助这块“蛋糕”谁都想分一块,殊不知忘了乡村医生才是最应该拿这笔钱的人,政策落实到基层就变了味道,乡村医生的心也随着动荡了。

在基层医疗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人”,而乡村医生作为主力军,更应重点关照,若人心不稳,谈何发展?

在此,笔者想说,国家在提高人均公卫补助标准的同时,更应该想想如何将这笔钱直接发放到乡村医生的手上,干活拿钱从来都是天经地义的,村医辛苦种出的“果实”也该让村医自己收获。

来源:乡村白大褂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