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将从2020年初一年级新生开始

全面推进新中考改革

2023届初三毕业年级

正式开始第一次新“中考”

刚刚

武汉市教育局发布

新中考改革方案

您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了

武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一、考试科目
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共15科。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的学习情况,统一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内容。

二、考试方式及分值
语文、数学、外语(含听说测试)实行纸笔分卷考试。卷面分值分别为120分。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物理和化学、地理和生物分别实行纸笔合卷笔试(均为闭卷)。各科卷面分值为:物理7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各60分,化学、生物、地理各50分。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包括现场操作和实验报告撰写,每科10分,共30分。

体育与健康实行现场测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平时成绩15分(3个学年,每学年5分),现场测试35分,总分50分。

音乐、美术实行纸笔测试、实践测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式。音乐纸笔测试60分(含视听测试30分),实践测评30分,平时考核10分(5个学期,每学期2分),总分100分。美术纸笔测试35分,实践测评50分,平时考核15分(5个学期,每学期3分),总分100分。

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实行纸笔测试、技能测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纸笔测试和技能测试统一机考。纸笔测试和技能测试各40分,平时考核20分(4个学期,每学期5分),总分各100分。

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行合卷统一机考,各50分,总分100分。

三、考试时间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7科纸笔测试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时间为每年6月20—21日。

音乐、美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考试及体育与健康现场测试、理化生实验操作测试,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时间为每年3—4月份。

生物、地理考试时间安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时间为每年6月22日。

外语(听力考试)于每年6月20—21日与纸笔测试同时进行,外语(口语测试)待条件成熟后组织实施。

四、成绩呈现和使用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均以卷面原始分计入招生录取总分。

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以原始得分计入招生录取总分。

生物和地理(合卷)、音乐、美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合卷)、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按80分及以上、79—70分、69—60分、59分以下为A、B、C、D四个等级呈现。以等级方式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

综合素质各维度评定为C等或以上、所有科目学业考试成绩合格的毕业年级学生,方可授予初中毕业证书。学业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按科目种类申请参加由区教育局7月10日前组织的一次补考。

报考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其以等级形式呈现的成绩中,最多只允许有一个最低等级(D等)成绩的科目。

五、命题和要求
学业水平考试要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倡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充分反映学生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学业水平考试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题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学业水平考试要尽量控制试卷长度,试题要简约、明了。控制试题难易程度,题量适中,杜绝偏题、怪题。

坚持命题、审题和评卷制度。命题人员、审题人员、评卷人员分别从命题人员库、审题人员库、评卷人员库中随机抽取。

推进科技助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考试安全,提高考试效率和公信力。推进学科试题库建设。选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生命安全等学科探索统一机考。全面推行网上评卷。

市教育局解读

Q

新中考改革的意义?

实施新中考改革,旨在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主要意义在于:一是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证义务教育基本培养要求;二是引导广大教师、家长切实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切实发展素质教育,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三是完善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招生录取机制,破除“唯分数论”,维护教育公平公正。

Q

我市新中考改革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从2020年初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推进新中考改革。2023届初三毕业年级正式开始第一次新“中考”。

Q

我市新中考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是建立健全考试制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初中学生毕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考试结果“一考多用”。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全部科目和全省统一开设的地方课程均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全科开考”,实际上指的是学业水平考试,并非所有学科的考试成绩都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全市在籍初中学生均须按要求参加并完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二是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点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设定评价内容和要求,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以学生“写实记录”为主要依据,由初中学校组织“等级评定”。

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严格实行招生计划管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各类型招生录取的依据。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完善普通高中学校招收分配生政策。推行领航学校、特色学校自主招生政策。

四是加强考试招生管理。严格考试考务管理;减少和严控招生加分项目;加强对学校招生行为的规范和监管;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

Q

什么是学业水平考试?与“中考”是什么关系?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基本依据。

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判断初中学生能否毕业的基本依据。

根据人才成长规律、高中阶段学生学习需要,选择学业水平考试部分科目予以计分,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中考”。

Q

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考试形式、时间安排?

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包括目前开设的所有国家课程和省教育厅要求开设的地方课程,共15科。具体为: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的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合卷)、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理化生实验操作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作为一个科目进行考试并计分),总分680分。

其他科目,含地理、生物、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只进行学业水平考试,不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其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并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及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Q

为什么把历史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一是更加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历史文化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全面加强依法治国的需要;二是上级文件有刚性要求;三是我市过去的“中考”计分科目中就有历史学科;四是为了与新高考对接,体现这门科目的学科地位。

Q

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为何改为闭卷考试?

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改为闭卷考试,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开卷考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很多学生让家长抄写笔记作为资料,家长颇有微词,同时学生带进考场的资料难以统一;二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反映,开卷考试并没有减轻学生考试负担;三是据了解,其他城市均采用闭卷考试。四是为了与新高考对接。

Q

体育与健康为何增至50分?

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家长、教师更加重视学生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健康成长。

Q

理化生实验操作为何改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计30分?

主要是为了更加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视。为减少风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拟将平时考核、理论考查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适当降低实践操作所占分值的比例。

Q

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综合素质评价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一是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爱党爱国、文明礼仪、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现。二是学业成就。主要考察学生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探究实验等方面的情况。三是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体育锻炼、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四是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在艺术兴趣、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五是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经历、实践成果等情况。

Q

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以学生“写实记录”为主要依据,由初中学校依据“关键表现(良好表现、不良表现)”,组织“等级评定”。

学校和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对记录材料的真实性及时审核;指导学生做好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的遴选整理;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互评、班级评价小组评价,对五个维度分别作出等级评价;对“写实记录”和等级评定结果进行定期公示;教师给每个学生撰写简要的综合性评语,填写《武汉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

Q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如何呈现?在录取过程中如何使用?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五个维度分别分为A、B、C、D四个等级。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初中学段终结性评价结果既是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录取、分配生录取、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据。如:统一录取过程中,如遇计分科目总分相同,综合素质评价A等级多者优先;申报和推选分配生候选,将对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提出要求;相关高中自主招生过程中,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将对综合素质评价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并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具体使用要求,将在每年的招生政策中予以明确,并提前公布。

Q

如何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真实可信?评价过程的规范、公正?

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切实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一是诚信制度。加强诚信教育和管理,建立签订诚信协议书、建立诚信档案、开展初中学校诚信评估等制度。二是公示制度。区教育局、初中学校、高中阶段学校根据职责,公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评价结果、使用办法、录取结果。三是监控制度。市区教育局、学校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委员会、监察小组,全程监控,受理投诉举报和意见。对初中学段终结性评价全A等级学生比例过高的学校或班级进行复查。四是责任追究制度。经查实不讲诚信的班级或个人,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Q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是如何确定的?

市教育局按照国家和省关于促进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要求,依据当年有关计划招生政策,结合各区生源状况及各校的办学条件,分校下达各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计划。跨市(州)招生、中外合作办学等特殊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另行下达。

Q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方式有哪些?招生录取的依据是什么?

招生录取的方式主要有统一招生录取、分配生录取、自主招生录取等三种招生录取方式。

招生录取的依据是两个:一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二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其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由9个“计分科目”的原始卷面分组成,总分680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等级呈现方式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Q

分配生候选生如何确定?分配生如何录取?

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分配比例不低于招生计划的50%,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

各初中学校根据确定的分配生候选条件和分配名额,按“学生自愿申请、班级民主推荐、班级公示、学校审核、学校公示、区教育局审定”等环节确定分配生候选名单。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不享受分配生候选资格。不再单独组织考试确定分配生资格,不向已具有分配生资格的学生再次组织选拔性考试。

按初中学校分配生名额、学生候选资格以及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成绩,逐校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划线录取。

Q

中职学校如何录取?

初中毕业生实行分段填报志愿,考前填报普高类学校志愿,考后知分填报中职类学校志愿。对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非应届毕业生,要求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实行注册录取。积极探索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

Q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优录加分项目有哪些?

2020年前,除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确需保留的加分项目外,如:烈士子女、军人子女、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籍考生、少数民族子女等政策规定优待对象可享受优录加分,不再新增加分项目,逐步取消其他加分项目。学生的相关特长和突出表现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生优录加分资格将实行严格的审核和公示。

Q

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分数线下的考生能否取得普通高中学籍?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通过全省统一网络工作平台录取,由市招生考试部门负责办理录取手续。按照事项管理权限,未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地方和学校不得超计划招生、跨市(州)招生、降低录取要求招生或在学业水平考试结束之前提前招生。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分数线下的考生不能办理普通高中录取手续;未办理录取手续的学生,将无法取得普通高中学校学籍。普通高中学校擅自录取不具备录取资格的考生,将无法注册普通高中学籍。各类有偿招生、委托社会中介和个人招生均被严格禁止。

Q

如何处理好全面开课、全科开考与减轻过重负担的关系?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各学科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课、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课时,严禁学校、学生以任何理由提前终止课程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不按要求完成学业水平考试。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提高学校课程实施能力,满足学校正常教学需要。

合理规划考试安排,分散学生考试压力。考试命题将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有关学科教学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

武汉广播电视台出品

责编:王凤君

融媒体记者:王晨

编辑:陈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