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鸟瞰两江协同创新区

封面新闻记者 罗惟巍 实习生 刘航 邹雨曦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这个观点尽管没有做成标语,张贴在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内,但已经成为他们工作的行动指南,体现在引智、转化、园区建设的方方面面。

按照规划,预计到2022年,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将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0个。

引领科技 27家高校及科研院所落户

进入8月,重庆天气彻底“发威”,气温直逼40度。不过,相比天气,两江协同创新区引智热度更高。几天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入驻院校、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与中国联通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此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内的创新“西格玛”空间正式投用,吸引北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五大高校十个应用测试团队入驻。立体交通、新体制雷达、介孔量子材料、智能超算等前沿科技汇聚与此。

同时,新加坡国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0余家高校及科研院所也竞相落户,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量子信息等科研项目进行得如火如荼。

截至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累计吸引27家高校及科研院所落户,新能源、智能汽车、机器人等科研项目次第展开;明月汇流园、溪谷林境廊等六大景观片区规划建设。可以预见,未来500多万平方米的创新创造空间,将与万亩生态空间交相辉映。

创新“西格玛”空间

创新链+产业链 要引智更要转化

过去十年,两江新区以引资为主,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再出发之际,在引资不松懈的基础上,两江新区又着力强化引智。“引智不是目的,目的是成果转化,来推动创新创造。”两江协同创新区相关负责如是表示,以“科创+产业”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 “双链深度融合”;以产业技术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为目标,提升产业生成能力,孵化高成长性的企业,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8月2日,由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等多家企业申报的智能终端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项目,获工信部批准,成为全国唯一在智能终端软件方向的中标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7亿元,将在两江新区落地实施。

“落户重庆两江新区,一方面是这里深厚的制造业根基比较吸引我们,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重庆对于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的迫切需求。”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段勃对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特别满意,“我们没有选错城市。”

实际上,在两江协同创新区,类似的成果转化例子还有许多。

重庆鲁汶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由比利时鲁汶大学支持设立,他们于近期推出了“基于BIM的PPP项目自动化评估决策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和解决现阶段工程建设项目中前期的评估自动化问题,为政府融资项目实施提供智力决策。

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与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已合作开发出机组功率10兆瓦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目前双方正进行风电制氢技术开发,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与长安汽车、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研发的第一代毫米波雷达产品已进入小批量推广当中,预计3年内产值将突破1亿元。

智力在两江协同创新区“跑出”了加速度,预计到2022年,两江协同创新区将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0个,为新区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持续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技+生态 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0%以上

“大家都说这里生态好,确实如此,九宫格都拼不出它的美。”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工作的晁女士这样说道。

要为引进智力、成果转化创造舒心怡人的环境。两江协同创新区不是把钢筋水泥建成的写字楼、研究室进行简单“堆砌”,而是用建生态公园的标准来打造园区。“生态美,产业才能更好地协同发展。”两江协同创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协同创新区将全部实现“公交+步行”绿色出行,搭建公共空间全覆盖的“五分钟科研生活圈”“十分钟生态体验圈”。

根据规划,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域内,立体蓝绿生态空间将占据7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引智见效,知名科研院所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

专家点评:两江协同创新区可成两江新区再上台阶的“助推器”

重庆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姚树洁教授:我们现在正处于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的交替阶段,新产业之间也在相互渗透。两江协同创新区一方面要让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形成联动,高校能够为企业输送人才,企业也为更多高端人才提供创新平台。另一方面,诸如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单打独斗”地创新并不适应今后长期发展,各个企业间协同创新才能增加规模效应和集成效应。发挥好两方面作用,两江协同创新区就能能为两江新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