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来,关于足球中的“阴谋论”一直甚嚣尘上。现实主义者言之凿凿,理想主义者痛心疾首。尽管现代足球的历史车轮已经滚滚向前那么多年,非但没有偃旗息鼓的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从刚刚过去的俄罗斯世界杯中我们就可以窥得一二,伴随着足球的春天来临的是一浪高过一浪的“假球论”,我们不曾否认过假球的存在。李承鹏的《中国足球黑幕》至今掷地有声,中国足坛的打假风暴过去也尚不足十年。假球不仅之前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一定会存在。只要足球场上存在利益交换,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假球”的可能。保级路上的“人情分”是假球,赌球公司直接参与操控的比赛更是假球。
足球某些程度上像极了这个人间,这是一方江湖,其中的书剑恩仇上演的淋漓尽时。这里面有忠诚、有泪水、有友情、有固执、有阴暗、有人间百态。我们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倒影。足球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游戏,当我们回顾起它是如何一步步走来的,才发现其中不只是光辉灿烂的英雄赞歌,也有难以启齿的诡谲阴谋。
1990年世界杯布兰科饮水事件
1990年夏天,第14届世界杯正在亚平宁半岛战地如火如荼。1/8决赛中,巴西和阿根廷这对夙敌又再度上演历史对决。在这场堪称提前上演的决赛中,双方鏖战许久仍然没有进球,直至81分钟,马拉多纳沿中路疾走后将球分给卡尼吉亚,接到这枚“世纪传球”风之子将球攻进带领阿根廷笑到了最后。
赛后,球王的神来之笔并没有让他成为舆论潮头的话题人物,反而是主教练比拉尔多,在是否授意阿根廷队医给巴西球员布兰科水中下药的事件中,让其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直至2015年,比拉尔多在采访中才表示:我不清楚,不知道,我不能说它并未发生过。
马拉多纳也在后来表示:我们关系本来挺铁的,但那场比赛之后他(指布兰科)不再理我,我们再也没有说过话。
尽管在言语中并没有戳破那层窗户纸,甚至还有些闪烁其词,但是通过对当时的时间还原,以及比拉尔多和马拉多纳、布兰科等球员言辞中的蛛丝马迹,我们不难推测,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
巫师的秘术
在魔幻的南美大陆永远不缺奇人异事,比如秘鲁的巫师。在秘鲁,巫师能够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联系在一起,也就是众人所说的“通灵”。秘鲁人民还将这项能力发扬光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杯的赛场。
世界杯上最激烈的一次斗法出现在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上,喀麦隆与秘鲁交战前,两方都大展神通。秘鲁巫师泰里德斯把喀麦隆队教练、队员的照片,洒上乌鸡血,并且念上了一段号称能让对方状态全无的咒语,把照片埋在地下,然后在球场上设坛仗剑施展法术。喀麦隆也请来本国的大巫师,将印有秘鲁队球员的名单用火烧成灰,然后撒在场上用脚踩踏,并用咒语让秘鲁球员变成废物。结果在这场比赛中,两队几乎都不在状态,最终0-0互交白卷。
在2008阿根廷对秘鲁的世界杯预选赛期间,秘鲁的巫师还再接再厉玩起了“扎小人”,美斯和当时的阿根廷主帅巴斯利的木偶都挨扎,巧合的是,那场比赛美斯和阿根廷全队都表现失常。
球王的“上帝之手”
上帝马拉多纳曾用一种诡谲的方式,擦去了阿根廷的眼泪。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对阵英格兰,上半场比赛以0-0告终。
下半场第6分钟,阿根廷发起进攻,马拉多纳中路突破禁区外沿传球到巴尔达诺,队友巴尔达诺停球转身将球挑起,旋即想要射入禁区,英格兰后卫霍奇先对方一步在半空中将球解围,回传给门将希尔顿,以霍奇的构想:皮球完全在人高马大的希尔顿控制范围以内。然而,这次看似明智处理却成就了马拉多纳在足球历史上的“传世经典”:阿根廷十号在门前高高跃起,抢在希尔顿之前伸出左手,将球打入球门。
埃斯科巴被杀
1994年的美国世界杯,因为埃斯科巴的惨死蒙上了一层阴影。25年前,面对东道主美国埃斯科巴在比赛中不慎制造了乌龙,赛后不顾女友和朋友的劝告,来到首都麦德林的一家酒吧。然而不幸却从这里开始,埃斯科巴在酒吧门口惨遭枪击。
哥伦比亚这个南美国家一直处于毒品和黑帮两个恶势力的绞杀下,在出战美国之前,全队上下包括主教练马图拉纳甚至还受到了来自国内的死亡恐吓,有毒枭竟然明确称希望操控球队的首发阵容,迫于压力,他们也只得无奈照做。其实在哥伦比亚搭上乘往美国的飞机之前,国内最大的毒枭“毒品之王”巴勃罗-埃斯科巴的阴影一直在他们头上,前哥伦比亚传奇门将伊基塔与其私交甚密在1993年因绑架罪被捕,临时救火的奥斯卡-科尔多巴难堪大任,在比赛中失误连连。
泽曼的1998年意甲兴奋剂风暴
1998年7月5日,时任罗马主教练的泽曼发表言论,一是激起千层浪:足球运动应该摆脱药品的控制,我们的足球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药品。泽曼反手将服药的帽子扣向了尤文图斯,意甲赛场因为兴奋剂事件掀起波澜。十天后,10多天后意大利奥委会对此事展开调查。随后,都灵检察院副检察长瓜里涅罗介入,“足球界滥用药品”的问题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尽管泽曼是第一个站出来将其公布于众的,但是在当时的意大利足坛,服药是人尽皆知的秘密。这个倔强的老头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尤文图斯,尤文系对其恨之入骨并表示:控告泽曼,时任尤文图斯主教练的里皮要求对泽曼停赛5年。尤文随后又放出话来,“在意甲,哪个俱乐部接收泽曼都将付出代价”。
这么多年过去,因为这个事件,泽曼一直站在尤文和里皮的对立面,就算那个拿着雪茄的老头带领意大利征服了世界,在泽曼眼里也嗤之以鼻,直言:里皮的球队完全不会射门。不过,不可置否,泽曼对于净化意大利足坛有着积极的作用,正如他所说的:球员应该明白,没有任何胜利值得冒健康的危险。
雷米特杯失窃
1928年,国际足联决定从1930年开始举办四年一届的世界杯足球赛,时任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在大赛前一年筹资2.5万美金,请巴黎最著名的金匠拉费洛用1800克纯金,制造了一座女神塑像。
1966年世界杯在英格兰举行,英国足协在大赛前夕举办了雷米特杯展览,并花了3万英镑为雷米特杯买了保险,请英国最负盛名的保安公司来保护。最后雷米特杯竟不翼而飞,所幸一只狗竟然在伦敦郊外的一个花园里找到了奖杯。1970年,贝利所在的巴西队第三次登上了世界杯足球赛冠军宝座,巴西由此获得了雷米特杯永久保留权。但是好景不长,在1982年,雷米特杯竟然再度失窃。
尽管巴西警方经过五年多的侦查,终于找到了案犯,然而这个金杯早已被溶化为金块卖给了阿根廷的投机商。但是,巴西金属铸造大师热-桑帕约通过观察雷米特杯各个时期的照片发现,真正的雷米特杯早已被掉包,真正的奖杯到底去了哪里,已经下落成谜了。
鲍比-摩尔的手镯偷窃案
贝利曾说:摩尔是我这辈子最不愿遇到的后卫。这个曾被球王盛赞的后卫却因为一桩手镯偷窃案被众人所知。
1970年的世界杯,拉姆齐再次带领鲍比-摩尔等人出征墨西哥,但是在万事俱备的时刻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在波哥大,哥伦比亚警方指控摩尔从饭店的一个珠宝店里偷了一个镶有宝石的金手镯,他被警察逮捕并被投进了监狱。审讯期间,摩尔坚持自己是清白的。为证明自己的清白,摩尔选择上诉,并聘请了当地一个知名的律师。在经过一系列调查之后,案件发生了转机。
然而就在这时,一件更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珠宝店老板失踪,不管警方如何通缉寻找都找不到此人的下落。就这样,这个案件成为了一桩未解的悬案,鲍比-摩尔也因此错过了当年的世界杯。
克鲁伊夫的“香槟和裸女”
1974年,将全攻全守玩到极致的荷兰足球在意料之内的走到了世界杯决赛。然而在决赛开始的前几天,德国《图片报》披露出这样一则花边新闻:在荷兰国家队位于明斯特市黑陶普区的湖畔酒店里,一些荷兰球员和德国女郎举行了一场裸体派对。荷兰队的太太团受到刺激纷纷向自己的丈夫或男友打电话求证,然而没有一个球员承认自己是参与者。一些球员会说报道太夸张了,另一些则会说这是一场谎言。
同样受到冲击的还有当时荷兰队的队长克鲁伊夫,看到报道的妻子难以忍受,克鲁伊夫面对自己愤怒的妻子直到当天深夜才将其安抚下来。荷兰队的主帅米歇尔斯一口咬定这是德国队玩的心理战。就在事件登报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在世界杯的决赛中,荷兰队也以1-2的比分输给了德国队,成为了著名的“无冕之王”。
同时也有不少小道消息传出,参加派对的那些德国美女是由哪家德国报社聘请的,不过到底是真是假我们不予评论,但是确实荷兰队因为这次意外倒在了距离冠军最近的地方。
阿根廷和1978年世界杯
1978年6月21日阿根廷狂胜秘鲁的6比0,到如今仍是个让人疑窦丛生的胜利。当时的阿根廷正是国内矛盾激烈的时刻,组委会主席阿克斯蒂在世界杯开赛前被游击队暗杀,国内状况更加激化。作为主办国,阿根廷所举办的世界杯在当时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竞技运动,更带上了不可忽视的政治色彩。在众多矛盾挤压的状况下,阿根廷在本土世界杯夺冠就成了军政府急需的一剂“良药”。
在比赛中,秘鲁的表现让人困惑,使用了四名没有比赛经验的替补队员,甚至将一名防守球员临时充当进攻球员。面对阿根廷的如潮攻势,秘鲁像是缴械投降一般被打进了六个进球。赛后源于这场比赛的评论众说纷纭,最引人注目的是:阿根廷军政府向秘鲁提供了35000吨粮食并解冻了5000万美元的海外资金。不过考虑到当时的阿根廷也正值财政紧张的状况,一下子拿出这些筹码也天马行空。除此之外,还有人说秘鲁门将奎里加被阿根廷收买、及阿根廷方面接收秘鲁13名特别犯等等。
1998年世界杯决赛
关于那场荣耀的“法兰西之夏”在后来看来,颇有点意味深长的意思。最大的谜团还是大罗的状态,为什么此前比赛已经打进4球的大罗为什么在决赛就全场隐身,而先前几乎没有丢球的巴西只在决赛就净吞三弹?
关于自己的状态问题,大罗本人是这样解释的:我在决赛那天的午饭中昏厥了5分钟,我觉得是食物中毒或者什么药物压迫了我的神经。过后,队医把我拉到一个房间,劝我晚上的决赛不要出场,但我拒绝了,我一定要在决赛踢球。但是既然已经知道大罗状态不佳,为什么教练还执意让他上场?拿着整个巴西队的荣誉来赌博?
关于这一点,由巴西记者在决赛后披露:耐克公司负责人曾经致电巴西足协,无论大罗状态如何,一定要求他在决赛中登场。消息传出后,耐克公司官方也迅速给出反击。
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的解释。当时法国是巴西的第一债权国,而巴西政府想用一场胜利来换法国不菲的国债和一个鹞式战斗机中队。无论事实怎么样,截止到目前为止,官方并没有给出任何解释,这也成为一桩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