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初,八路军第120师自挺进冀中以来,虽然同冀中军区部队一起连续打破了日军的第3、第4、第5次围攻,但是冀中平原的局势依然严峻。

日军依托县城和主要集镇进行拉网,平原上据点林立,炮楼密布,各据点之间相距不过一二十公里,八路军可回旋区域越来越小。日军还到处拼凑伪政权,实行“治安肃正”,经常出来抢粮食、抓民夫,胁迫群众平道沟、修马路。还不时集结兵力进行扫荡作战,企图在青纱帐起来之前消灭八路军,或将八路军赶出平原,以确保其占领的平、津等要地和津浦、平汉等铁路运输线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前来扫荡

4月18日,八路军第120师师部率独立第2旅(辖第4、第5、第716团),转移到河间东北坞家村、卧佛堂、齐会、郭官屯地区,与独立第1旅(辖第1、第2、第3、第715团)会合,休整待机。

日军很快得到了120师转移的情报,但是情报不太准,以为八路军在该地区兵力不过2000多人,于是决定出兵扫荡这股汇集的八路军。4月20日,日军第27师团的吉田大队800多人和50多伪军,分乘50多辆汽车,携带两门山炮,以及满载弹药、给养的80余辆大车,浩浩荡荡的从沧州开到了河间县城。

虽然情报显示这支八路军人数不多,但是吉田对八路军勇猛顽强的作风还是颇为重视,出发前他特意命令尽量多携带弹药,光是山炮炮弹就带了420多枚,这对于只携带两门山炮执行扫荡作战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基数,就连日军士兵都感到惊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布局歼敌

22日,第120师白天开完各旅、团、师直属营级以上干部会议,晚上正在师部召开联欢大会,侦查员气喘吁吁的跑来报告,日军吉田大队已经进驻三十里铺,离120师只有不到15公里了。得到这个消息后,联欢大会马上变成了战斗动员大会,120师决定吃掉这支狂妄送上门的日军。

动员结束后,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参谋长周士第立即开始分析敌人的攻击方向,到底是由西向东还是由北向南呢?最后判断由西向东可能性较大,因为向东距离八路军领导机关驻地路线最短,同时可以得到西北方向任丘、北面吕公堡、南面沙河桥、东北方向等敌人的策应配合,对八路军形成四面围攻的态势。

针对日军火力猛弹药足,我军装备差的实际情况,贺龙决定由位于全师最西面的716团正面阻击东进的吉田大队,然后视战斗发展情况,以主力断敌退路,而后合围歼敌。另外以少量兵力警戒各据点之敌,阻敌增援,保证主力围歼敌人。

具体就是“白天固守,夜间反击,连续包围,不断杀伤,最后歼灭”的20字战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固守齐会村

23日拂晓,吉田大队由三十里铺大举东进,在占领南、北齐曹后,向齐会村发起猛攻。齐会村是冀中平原上一个非常普通的村庄,大概四五百户人家,一条南北走向大街贯穿全村。村外四周有通往各村的交通沟,除东面比较平坦外,其他三面都有许多坟地、树林、沟坎,地形复杂利于固守。

当时驻守该村的是716团3营,群众早已疏散,战士们堵死了村口和沿街的门户,墙上开了射击孔,房顶上垒好了掩体,迅速构筑好了各种防御工事。

战斗打响后,日军很快将3营包围在村里,并切断了3营同团部的联络。3营在营长王祥发的指挥下,不但顽强固守,还利用反冲锋大量杀伤敌人,使日军数次猛攻均未得逞。日军恼羞成怒之下开始释放毒气并焚烧房屋,随后双方展开逐街逐院的争夺,3营不得不退守到村东的一角,竭尽全力拖住敌人,以待主力黄昏时展开全线反击。

716团团长黄新廷见3营形势危急,急调第7连火速由东南方向增援第3营,7连在中午之前成功突破日军包围圈,进入齐会村,增强了村里的防御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罗地网

吉田遂又命令集中炮火,猛轰齐会村,并向120师师部所在地大朱村发射毒气弹。当时贺龙正在大朱村指挥战斗,一枚毒气弹在指挥部附近爆炸,贺龙与师部20多人都中了瓦斯毒气,一时间头晕目眩,呼吸困难,泪流满面。医务人员赶来抢救,要求贺龙立即离开,但贺龙坚决不同意,休息片刻后又继续指挥作战,接连下了几道命令:

一、第716团第1,第2营在天黑后与村里的第3营,对日军实施内外夹击。

二、第715团和第2团1营,去齐会西南的留古寺、东西保车设伏,防止敌人南逃。

三、第4团到齐会以西的张家庄、四公子村阻敌西逃。

四、第5团第1营警戒任丘方向。

五、其余部队作为预备队,警戒周围其他日军据点。

果然不出贺龙所料,下午由任丘方向前来增援的300多日军,在麻家坞地区被第5团击退。由大城方向来援的200多日军,被冀中军区第27大队在大广安击退。由吕分堡前来增援的100多日伪军也被地方游击队牵制住了。这下吉田大队变得孤立无援,陷入了120师的天罗地网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围歼残敌

晚上8时,716团第1、第2营从外围,第3营及第7连从村里,对齐会村的吉田大队发起了总攻。在战斗中,716团干部战士不畏牺牲,作战勇猛,3营营长王祥发腿被子弹打断,身负重伤;以“猛虎”著称的6连长余志杰在突击日军机枪阵地时中弹,肠子流了出来,但他解下绑腿缠住肚子继续冲锋,直到腹部第二次受伤才被送下火线。

在716团的猛攻下,日军再也坚持不住了,开始向南逃窜。24日拂晓,当日军逃到马村附近时,遭到埋伏在那里的第715团猛烈打击,又仓皇调头往东北方向逃窜。

贺龙急令第715团和第2团对日军紧追不舍,实施第二次包围。日军只得向东逃进一个叫找子营的小村,以少数兵力依托村庄阻击八路军,主力则向南留路猛攻,企图继续向东突围,不料正撞上从郭官屯赶来的第3团,又被阻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对第3团连续发动了9次冲锋,面对疯狂进攻的敌人,3团政委朱吉昆三次负伤不下火线,最后身中数弹英勇牺牲。3团战士们在“为政委报仇”的呼声中死战不退,日军不得不逃窜到找子营与南留路的之间的一片树林道沟,一面焚烧尸体,一面准备做最后挣扎。

此时围歼战已经进入最后时刻,贺龙当即调整部署,决定等天黑再发起进攻。黄昏时分,八路军3个营向被围日军残部发起总攻,至25日凌晨,残余日军被压缩至南留路西南的张家坟地,企图向南面张曹村突围,但未能得逞。

天亮后日军改变突围方向,又猛攻南留路,但仍无功而返。此时日军只剩不足百人,经过几天连续战斗,弹尽粮绝,只能固守待援。双方对峙到黄昏时分时,天气突变,大风骤起,沙土飞扬,天空昏暗地伸手不见五指,残余日军趁机向南边突围,被我715团尾随追击20多里后,总算逃进了河间以东的沙河据点,此时吉田大队仅余40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求恩

在齐会围歼战中,还有一位国际友人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就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当时白求恩正在冀中跟随120师行动,战斗打响后,在离齐会村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开设了战场包扎所。

白求恩在这里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在为前文所说的王祥发营长和余志杰连长做手术时,白求恩感叹到:“毛泽东的战士了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果辉煌

120师在贺龙指挥下,经过3昼夜连续作战,几乎全歼日军吉田大队,共毙伤日军近800人,俘虏7人。日军撤退时仓皇逃命,甚至有100多具尸体都来不及焚烧。

有意思的是当时120师向八路军总部发送的战报:“缴获掷弹筒3具,山炮架1个,炮弹40余箱,防毒面具70多个,毒瓦斯十余筒,望远镜2个,子弹1万多发。”缴获中居然没有枪支,这是为何呢?

原来日军刚开始撤退时还有时间将枪支砸毁,后来来不及处理,就将完好的武器挖坑埋在日军尸体下边,当时八路军没能及时发现,所以在战报中没有提到。随后八路军从坑中挖出步枪200多支,轻机枪十几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会村战斗是120师在冀中平原上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围歼战。当时的八路军同日军相比,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兵员素质都不占优势,因此多数只能利用地形优势对日军进行伏击,很难在平原地区同机动能力强的日军进行正面交锋。

但是在齐会围歼战中,120师用一个营外加一个连的兵力,在村庄里顶住了日军一天的进攻,战斗作风之顽强,令日军也难以置信。随后120师又充分利用兵力优势,对日军连续包围不断杀伤,最后几乎全歼来犯的吉田大队。

此战不但揭穿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恶意中伤,又打破了日军在平原地区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在敌后活动的抗日军队必胜信念。特别是贺龙在此战中“白天固守,夜间反击,连续包围,不断杀伤,最后歼灭”20字战法,堪称平原地区利用运动战歼敌的典范,更是我军在革命斗争中留下的宝贵经验,值得永远学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请关注我,我是“保持进攻线”,持续为您带来精品好文,谢谢您的支持!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