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5日晚间,一份关于金融机构降薪的消息在金融圈流传,甚至点名中信银行将“降薪20%”。据媒体求证,有中信银行总行人士表示,目前并未接到降薪20%的正式通知,但确有要实现“2020年度开源增效50亿元、节流降本100亿元”的目标。还有该行内部员工表示,今年以来工资出现明显下调,部分福利被取消发放。

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不少中小微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政策层面要求金融机构要向实体经济让利。6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随后,有消息称,7月初以来,银监部门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建议适当控制上半年利润增速。甚至有传闻称有“不超过两位数”的利润增速要求,但未被证实。

7月11日,银保监会再提“让利”一事。银保监会强调,要“督促银行保持利润合理增长,做实利润、用好利润”,要“及时填补拨备缺口,全面覆盖风险损失”、“切实补充资本”、“更大力度让利实体经济”。从相关数据来看,银行业确实存在一定的让利空间。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是疫情之下少数保持正增长的行业之一。

至于银行压降业绩是否会影响员工工资,分析人士认为,存在较大的可能性。根据2019年10月财政部印发的《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财金〔2019〕121号),金融企业响应国家宏观政策不到位,服务微观经济、实体经济情况效果不明显,或者经济效益下降的,当年工资总额原则上应当下降。反之则在同期经济效益增幅范围内确定总额。考虑到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企业“降薪”似乎是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