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芯片困境,华为和联发科签下1.2亿枚芯片订单,或被迫抛弃麒麟。

近年来,因为自家海思半导体发展不错的缘故,华为大部分手机芯片基本都源自海思系列,这也成为了它们产品在目前市场上的一大竞争力。但是随着国际贸易战的持续恶化,美国商务部对华为、海思的进一步施压,未来海思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芯片代工厂,就得面临着接下来的无法生产芯片,难以自给自足的局面。那摆在华为面前的可能就只有两条路了,一是华为直接宁死不屈不再做手机业务;再者就是华为只得寻求对外采购芯片。其实还有一条可能性极小的路,那就是跟台积电或者是三星合作,他们提出申请,能够被美国商务部同意,否则就没有办法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主流的手机芯片厂商基本就剩高通、联发科、三星三大厂商。而三星因为坚持自研架构,处理器的性能表现不佳,没有多少市场竞争力。而高通是海思的主要竞争对手,也是三家厂商中实力最强的,但它是标准的美国企业,为了能更好的规避风险,和联发科合作是华为目前最可能的办法之一,近日,半导体行业观察员引台媒报道,华为和联发科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与采购大单。该订单涉及总计超过1.2亿颗芯片的交付,数量惊人。

据业内人士分析,预估华为每年手机出货量为1.8亿台,以此来计算的话,联发科可以说是揽下了华为超过三分之二的芯片订单,而剩下来的三分之一份额将由中芯国际代工的海思和高通瓜分。根据Digitimes Research的调查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华为增加了联发科天玑800的进货量,在此处理器的基础上生产出了多款华为畅享、荣耀新品手机,显然,华为与联发科的合作要比华为与高通的合作更加密切。面对相关传闻,联发科发言人兼财务长顾大为表示:“根据公司政策,我们不评论单一客户相关讯息。”联发科虽说没有正面回应,但是也没有否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联发科的大订单合作,意味着华为自己设计芯片而后再找代工厂的道路基本是行不通了。所以华为麒麟芯片的生产之路基本上是破灭了,华为就不得不被迫停掉目前所有的麒麟芯片生产之路。我依旧认为华为是会继续芯片的设计的,直到有办法突破美国的限制。目前也有消息称,华为Mate 40系列海外版将会用联发科的旗舰芯片和华为麒麟1020芯片的双芯片方案,就是为了缓解目前麒麟芯片的供货不足,所以麒麟1020的生产确实没法接着继续了,对于华为来说也太过可惜了。如果华为使用联发科的旗舰芯片做手机,那估计就没有了抢首发的优势和价格的优势。

大家觉得华为应该如何取得突破呢?欢迎留言献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