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之所以入侵北京,最直接的原因,是当时慈禧太后向西方十一国宣战。因此西方八国联合起来,一起打进中国,入侵北京。

由于当时慈禧信任义和团,怂恿义和团和列强作战。同时又由于慈禧突然宣布向西方十一个国家开战。因此,无论是当时的人,还是后世的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慈禧这样做是极为错误的,是一种无脑的鲁莽行为,所以都极力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抗列强的义和团)

当时的东南督抚们,还签订了一个东南互保协议,表示不听朝廷的命令,不支持义和团与列强作战,不直接和列强发生摩擦。一些像盛怀宣这样的商人(当然他也是朝中命官),由于惹恼列强会严重影响了他的利益,所以他也极力反对,极力撮合“东南互保”。

朝廷中的很多大臣也极力反对。他们在开炮还击的时候,都是向空旷的地方发炮,目的是只搞出声响,争取不炸伤外国人。

很多所谓进京勤王的人,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保护北京城,而是只参与保护慈禧,在慈禧面前讨好卖乖,以便能够在事后被慈禧重用,得到升迁。

当时的这些官员们,之所以要这样做,除了这里说到的,为了个人利益之外,与他们当时的一些认识也很有关系。当时的官员们普遍认为,清朝是不可能战胜列强的,和他们开战,肯定只有死路一条。同时,他们也看不起义和团,认为义和团与列强作战,必败无疑。

这些官员之所以看不起义和团,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义和团只是一些底层的乱民。这些乱民历来是被镇压的对象,被称为寇贼。现在居然与他们合作,这在他们的整个思想传统中,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同时,他们也明白,义和团的所谓“刀枪不入”,完全是笑话。依靠这样的笑话,和洋人的洋枪洋炮作战,肯定是打不赢的。

(慈禧画像)

那么,慈禧宣布向西方十一个国家宣战,这件事究竟做得对不对呢?慈禧向西方十一国宣战,对清朝有怎样的影响呢?

确实,慈禧向十一个国家宣战这件事,显得很鲁莽,而且很自私。

慈禧在对待外国列强的问题上,一直采用的都是一种妥协投降的方式。两次鸦片战争,慈禧都没有组织军队,费尽全力和列强打过。后来的中法战争,在中国一度胜利的情况下,慈禧依然火速和法国签订赔款条约。甲午战争,实际上也只是北洋舰队被日本消灭,并不是清朝全力和日本作战。当北洋舰队被日本消灭后,慈禧立刻就向日本求和,与日本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

从所有这些与洋人的战争就明白,慈禧一向就不愿意与列强打仗,能够用割地赔款解决的问题,绝对不会用战争解决。而这次她却反常地向十一国宣战。之所以这样,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慈禧阻挠光绪皇帝的变法运动,让列强看出,慈禧成为阻止中国向列强靠近的顽固力量,因此酝酿着让慈禧下课。认为只有慈禧下课,光绪上台了,中国才会采用西方的政体,因此才更容易成为西方的殖民地。而慈禧正是听到了这个话,从保护自己的目的出发,才赌气似的向西方列强宣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国联军)

不过,虽说慈禧的目的不纯。但是,这是慈禧难得的一次向列强宣战,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尽管慈禧是一次性向这么多列强宣战,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这些列强也没有做好与清政府全面开战的准备。而且列强人数虽多,互相也不团结,都想在中国找到自己的代言人,所以打起来并不会那么厉害。

在清政府这边,因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实际上所代表的,是整个民间老百姓的反洋情绪。可以说,民间反洋情绪空前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军队如果组织起来,拼尽全力和列强们打一仗,列强未必能赢。只要能够战胜一次列强,列强对清朝必然有所忌惮。同时,民间老百姓肯定会支持清政府,这样,清政府也就不会那么轻易灭亡了。

而由于清政府官僚集团在对付八国联军上的丑陋表现,再加上后来慈禧又转变口风,把炮口对准义和团及老百姓,并且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因此,民间百姓及有识之士,再也没人相信清政府。革命暴力运动蓬勃兴起,以至于最终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可以说,清朝的灭亡,确实与慈禧向列强宣战有关,但是并不是被列强打垮,而是慈禧及清政府完全失去了国人的信任,被国人推翻。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