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低头匆匆赶路,忘记了停下来看一看,这条路,究竟通往哪里。

跑者能吃苦,这一点几乎毋庸置疑。

尤其是马拉松跑者,人们说到跑马的人,都是首先感叹于他们的意志力:能坚持跑完42公里,需要多么强大的体能和毅力!

跑者们通常也以能吃苦来要求自己,检验自己是否足够努力,是不是够格称得上是一名跑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苦=努力=进步”,这个等式潜移默化成为跑圈的价值观之一。(事实上,不仅是跑步,这样的心态显现于人生的各个角落)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自认为面对喜欢的事、想做的事时,我是一个不怕吃苦的人。在大学时,我可以每天10km,风雨无阻;在学习上,为了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我可以每天3、4点起床;在健身上,一口气走2000个弓步走、做1000个卷腹,不在话下。

在吃苦中,我打磨着自己的意志力,修筑起坚韧的自我信心,擦亮自我认知的那面镜子,并且确实收获了很多进步,吃苦确实是有意义的。

但当我想要再继续进步,我发现光吃苦不够用了。

体能、时间、精力、意志力都是限量供应的资源,吃苦是愿意拿出更多资源去投入。这点是个人意愿,本无可厚非,但这些资源不仅是有限的,更不是无条件供给的,是要付出代价的。典型的代价就是疲劳,需要休息恢复,让压力值回位。

那么,除了吃苦、加量之外,进步还能靠什么?还有什么是比“跑”更重要的事?这是跑者应该不时停下来,去想一想的问题。

【一】跑量重要吗?

问十个跑者,估计八九个都会告诉你:跑量重要。

这当然没错,我们是跑者,如果跑都不跑,怎么叫跑者?谈何跑得更好?

但跑量是决定进步与否那个最重要的因素吗?如果是的话,那么跑得最快最好的,一定是那个跑量最大的人吧;如果是的话,我们都只用每天尽量跑更多,就能越跑越好。

可惜,貌似事实并不是如此。我见过有人每天跑10km,结果马拉松却无法完赛的;我还见过有人每天跑20km,结果马拉松至今还没有进四的;我更见过有人每周跑量不低于80km,苦练间歇跑、乳酸门槛跑、LSD跑,却躺倒在伤痛中的。

跑得越多,就会跑得越好吗?

如果真是如此,跳水运动员反复跳就能跳得更好,游泳运动员跳下水去游更多就能游得更好了,跳远运动员、跳高运动员只管一次次去跳,就能跳得更远、更高了。

很遗憾,这只是“思想偷懒者”的美梦。

跑量≠跑得有质量≠进步。

【二】肌肉重要吗?

很多跑者会把自己无法进步、跑步受伤等归结为是肌肉力量太弱,选择的解决方案是进健身房或者在家跟着keep等app进行练习。而且,越来越多的跑者懂得,臀大肌很重要、腿部肌肉很重要、核心力量很重要……

这些想法也都没错。强健的身体,无论对于跑者还是普通路人,都是非常要紧的“革命本钱”。显而易见,如果肌肉没力,想跑都没法跑起来。

但是,我们要弄清楚,当我们跑步时,肌肉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如果它是决定性的因素,那么应该是那些举重运动员、斯巴达勇士等肌肉发达的猛将,他们跑得最快最好才是。

可显然并不是。

肌肉有力量,或许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安全感,肌肉线条美,能让你更有自信心。但光有力量就能跑好吗?肌肉力量重要,但却不是那个决定你能否跑得更好的最关键因素。

有力≠懂得用好肌肉≠进步

【三】你的进步卡在了哪里?

我们很爱跑,无论多少跑量都能咬牙吃下来;我们知道肌肉重要,苦练各种力量动作亦不在话下。

但除了这些之外,是不是还少了什么?

又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变个思路想一想:是否存在什么“奇妙”的聪明方法,可以不靠堆量和肌肉用力,就能轻松进步?

——跑步技术。这是大多数跑者在学习、训练甚至思维意识层面漏掉的东西。

最大摄氧量有上限,肌肉力量有上限,唯有技术的精进没有上限。

所谓技术,意味着方法,是懂得怎样正确有效地使用资源——我们跑步所能利用的那些资源:氧气,身体,重力。

通常来讲,我们会用“精湛”来形容好的技术,精巧又熟练,无论何时何地、轻重缓急,都能够做到精准地运作

技术这件事,体现在跑步里,就是无论什么配速、什么距离、什么天气、什么跑道,跑者都能保持敏锐的知觉,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哪里出了问题、该如何调整。

技术优良的跑者,他们会更懂得使用免费的力——重力与弹性,而更少用到昂贵的力——肌力。这样才会减少对氧气的消耗,减轻供能负担,提升跑步经济性,用同样的耗能跑得更快更远。也就是大家盼望的,跑得更快更远,心率更低。

对于大多数跑者而言,他们的训练中并没有“技术”这一项。有的人是觉得不重要,有的人是认为练技术很难,有的人不知道该怎么练,也正是这些想法,让我们在此止步。

然而,技术恰恰就是那个能让你轻松进步的“妙招”。或者说,只有将技术纳入到你的学习和训练中,你的跑量和肌力训练,才能够有的放矢,突破生理的天花板。

技术=方法=正确的方向
我们总是对那些“理所当然”的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仿佛它们与我们毫无关系。我们总以为自己懂很多,其实我们很无知。我们总以为自己能掌控一切,其实我们很无力。

【四】是什么让我们跑起来?

读过姿势跑法相关文章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标准答案:重力

不过跑步不是考试答卷,你能答对,就能得满分。从知晓到理解再到实践,这是一个需要身心合一的过程。

知道重力存在的人,无数;每时每刻在感知重力的人,不多;能在跑步中感知到自己与重力互动的人,稀少。

这就是差别。

我们知道,我们又都不知道;我们会跑,我们又都不会跑。

重力,它站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俯视自然苍生。江河奔腾,万物生长,繁衍生息,没有什么可以例外。

我们是地球的孩子,我们站立,我们奔跑,我们跳跃,我们欢乐地舞蹈,无时无刻,重力不掌控着一切。甚至是我们身体的样貌,都源自重力的雕塑。

我们不可以脱离重力谈移动,那就会变成无本之木。

有人把重力看作是阻力,认为它只会让我们慢下来、落到地上。秉持这样观点的人,可以再复习一下中学物理,了解一下牛顿运动定律以及受力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中物理必修1

如果还想不通,那我们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如果重力是阻力,那么是不是重力越小跑得越快?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1/6,够小了吧,那是不是我们去月球上跑步就能人人PB?——小孩都知道不可能,因为月球上根本没法跑步,你只能太空漫步。

高中物理必修1

这些简单的知识,在中学时代老师就已经教给我们,可惜我们只顾着做题,没有将他们与现实联系在一起。

当我们处于不平衡状态时(身体前倾),重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带动我们移动。将重力视为阻力的观点,是没有弄懂重力的水平分量;将地面反作用力或摩擦力视为动力的观点,是没有将重力与其他力之间的关系厘清,重力是地面反作用力、摩擦力的源头,没有重力,二者都无从谈起。

反作用力给予我们支撑,摩擦力给予我们更大前倾加速的可能,它们都有意义,但都不是产生移动的动力。

以上不是一家门派之言,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就好像,科学是不分东方门派、西方门派的,并不是西方才有重力,东方就不存在重力。科学就是科学,它是客观规律,不以地域、时间以及人的意志为转移。(想不清楚这一点的,需要去补一补基础科学观)

正因重力产生移动,决定了我们的移动速度和效率,所以用好重力,与重力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是我们作为地球生物必须学会的技能。

对于这点,我们只能服从,违抗的结果很简单——受伤。

如何与重力建立良好关系?破解密码就是pose。触地后尽快到达pose,偏差越少,受伤风险越小。

如何利用重力跑得更快?秘诀就是fall。保持pose,自由落下,落下的角度越大,速度越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怎样才能跑得更轻松?

无论我们是为了什么目标而跑,跑得轻松是所有人都期望的。毕竟没有人会自讨苦吃,故意跑得气喘吁吁苦哈哈,费力却跑不快,动不动就跑崩。

跑得累,是因为你没有做对事情。

来,现在在看文章的你,站起来,跟着指令来try一下,看看哪里不同:

(1)原地跳一跳,专心用脚往地上踩,跳10下 (2)原地跳一跳,专心把脚从地面拉起,跳10下

你觉得哪个更轻松?

第一个动作,是大多数跑者跑步时在做的事情:landing落地;第二个动作,是pulling上拉。

这两件事无法同时去做,不信你试试看,命令自己又踩又拉——你一定会觉得自己疯了。

我们跑步,脚一定都会落地,这是重力决定的,不需要我们再额外去做任何事,多做多错。

而上拉这件事,却是需要我们主动去做的,上拉越有效率,就能越快回到pose,进入下一次加速。

所以,如果你想跑得轻松,你需要学会专心pull。

【六】什么是好的跑姿?

这仿佛是一个无解的万古迷思。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很难有统一的答案。

确实没错,从跑者形态来看,每个人的跑姿都千姿百态,但总有一些元素是恒定不变的。或者这么说,基于好的技术呈现出的形态,就是好的跑姿

所以,技术才是跑姿背后的核心,不能为了练就“好的跑姿”,而本末倒置。

这里举个例子,很多人读了许多文章后,知道前掌落地是更好、更有效率的,于是他在跑步时开始练习“前掌落地”,主动以前掌触地,甚至是踮脚跑。

首先,明确一点:这样跑是错误的,受伤风险极大。

其次,我们需要明白,前掌落地是一个被动发生的结果,当你落地点越靠近臀部正下方,你越会自然地以前掌落地承载体重。

就好像,你现在原地跳一跳,你自然就会是前掌落地,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人为做任何事。不需要,没必要,也不应该。

将技术训练放进你的课表里,放进热身与冷身里,放进力量训练的环节里。

要理解它们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形式,不可以敷衍,必须重视它们,它们是比跑更重要的事,是让你跑得更好的秘诀所在。

【七】修炼你的内心

如果想要有好的运动表现,你必须有一颗想要跑得更好的心,并且你必须懂得如何跑的更好。唯有身心灵合一,才能让你在跑步这条赛道上,不断超越自我。

我们日常的训练,不仅是在磨砺身体,也是在打磨心灵。

真正强大有力的内心,往往是平静的,就像容纳百川的大海。

跑步是在修身,亦是在修心。

发力很容易,放松很难;躁动很容易,平静很难。

回想一下以前的比赛,完成42公里的几个小时里,你的内心都在想什么?是随着里程数、配速、环境、天气、时间、身体状态的变化,而不断冒出各种念头?还是无论遇到什么变化,内心都专注于当下,以至于压根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风景的流转,里程的进度?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状态。

而当你的身体还在跑,你的心思已经飞到终点,飞到等会回家吃什么,飞到想要怎么在朋友圈晒图,你的身心已经不再合一。

换句话说,你已经对你的身体失去了掌控,你只是机械地在向前,不知道自己的跑姿如何,也不知道该如何跑得更好,自然也就不可能跑得好。

与身体一样,心的修炼,亦需要在训练中去做好。

信心

对你的教练、你的课表、你自己要有信心。

阿里人常说:“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对于技术这件事,必须先从内心相信它,不断在训练中思考、练习、感知,你才能够逐渐看到效果。

专心

专注力在线,技术才会在线。

在日常训练中,专注于做好每一个训练动作、跑好每一步。不受外界干扰,凝神聚气在当下,修炼你的专注力。

虚心

无论是跑步新手还是老将,无论是高手还是小白,都应当虚心重视课表上的每一次训练、每一个流程环节,不因自己学过、做过很多遍就随意敷衍。

谦逊认真,这是优秀者的共通品质。

耐心

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学会耐心等待。

就好像当我们在fall的时候,要让摆动腿耐心地等在臀部下方,不能着急出去。

专心、虚心做对的事情,对这件事充满信心,耐心等待好的结果发生。

平常心

当走上赛场,无论我们的实力如何,最后的结果都是不受我们所控制的。我们能控制的只有当下的每一步,以及我们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

面对比赛结果,我们需要学会用庄子“遇”的心态去看待:不计较最后的成绩回报,自然而完全地投入在当下跑的每一步。

常有学生来跟我诉苦:这次心态不好,又跑崩了,不然可以进xxx。

我不太认同这样的观点,就好像从小我就不认同“我只是因为粗心才没考好,其实我都会的”。

你的心态也是跑步能力的一部分,身心是联合在一起,不可分割来看待。身体有好的表现,是因为你的心灵足够专注有力。

最后,还有一个“心”很重要:开心。

我们跑步,是因为它能带来快乐、幸福、充实、进步……它本应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是,当我们开始追逐跑量、用力去跑、伤痛不断、在意成绩、内心躁动时,开心就已经不见了。

我经常与学生讲:专心去做对的事情,好的结果自然就会发生。

我们使用正确的方法(跑步技术),勤奋而努力(认真训练),身体与心灵共同成长(身心修炼),这是进步的正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