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西药具有较强的副作用,而中草药则是天然、温和、无副作用的药物,是用来治疗疾病、补益保健非常好的好选择。而且在很多人看来,把中药可以加入到饮食中,在日常制作药膳来服用,而且中药多数在身边的药房就可以买到,所以不自觉的把服用中药当做了一种日常的习惯,而且很多人甚至自己当起了医生,通过自己对中草药的了解给亲朋好友服用来治疗疾病。

虽然说这些人使用中药本身是出于好意,但问题在于由于并不是专业的医生,乱使用偏方或者秘方,可能会让自己或者身边的亲友因为乱服用药物出现副作用。更不要说不少违规的个人或者诊所,为了获得利益,恶意乱用中药,真的可能导致服药者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因为,即使是中草药也是药,必须经过肝肾代谢排出,如果不了解中药的药理药性自己乱服用,可能真的会导致肝肾损伤,而在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中把药称为“毒药”,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无论中药、西药都要正确合理服用,那么,哪些中药可能对健康有影响?中药该如何正确服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些中药具有较强的毒性,目前已经禁用

2003年以前,使用木通较为混乱,尤其是马兜铃科植物关木通,其中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研究发现,误食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会造成肾功能快速恶化以及肾脏萎缩,不少病人因为误服此类药物导致进展至慢性肾病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阶段,最后只能透析或换肾。而且根据后续的研究发现,马兜铃酸是一种非常强的致癌物质,不仅会导致泌尿道上皮细胞癌,还可能引发肝癌。

因此,在2003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关于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的通知》,取消关木通的药用标准。目前,将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和白木通的藤茎定为法定药品标准。除此之外,2003年后也全面禁用了含马兜铃酸中药材,如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马兜铃等。目前合法生产的中药材与其制品已无马兜铃酸的问题,但在不少个人配置的偏方、验方、秘方中,马兜铃酸仍有可能存在。所以,千万不要服用来路不明、标示不清的中草药,必须是正规的中医师处方才用药,并且要去正规的药房购买才能有健康保证。

中药中加西药,服用应注意风险

中药加西药制成的药剂其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这类药剂被称为中西药复方制剂,即在已有的中药成方中,加上对症治疗的西药成分,甚至有些还不止加一种。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因为中药的疗效往往比西药缓和,需要服用较长的时间才能看见疗效,而且老百姓也都有中药副作用小的观念,所以有些药企为了让药物起效更快,会在调剂中药中掺加西药成分,达到提升疗效的目的。而有些不法之徒更是利用这个中西药混加的方式,在一些中药中添加了大量西药,有些是激素类药物,有些是有严重毒副作用的药物,甚至还有一些有毒的重金属物质,这些药物混合可能会有交互作用,从而危害身体健康,而且这类私自添加的药物往往属于伪劣假药,一定要避免购买。

根据某医疗机构的调查发现,止痛类及跌打损伤类的中药,掺加西药比例最高,然后风湿镇痛类、治尿酸及痛风类、感冒咳嗽类、补肾滋养类、养肝类,以及治糖尿病类,这些是中西药混用较多的药物,所以患者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查看成分,避免健康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如果平时服药的时候,如果患者服用了西药,同样要间隔时间再服用中药,最少间隔两个小时,因为有可能中西药有交互反应,而且如果误服用了含有西药的中药,可能这种反应会更强烈。

中药该怎么吃?

很多人会问我,中药该如何吃?尤其是药膳的服用方式,其实中药存在几千年,目的是用于治病、延长寿命、缓解病痛的,但它的使用是有一定的方法、规律、特性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掌握的,或者不同的医生对于不同药物的使用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服用中药一定要配合专业的中医师,正确使用,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中药使用要根据中医“四诊八纲”辨证论治

中医其实是一类平衡医学,讲究的是人整体性的归纳与整合,强调使用“四诊八纲”诊病治病,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式,八纲讲究的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辩证方法,简单的说就是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

这个不好理解,但我们可以举例,比如同是感冒,但两个人表现有差别那么诊断和治疗不同,风热感冒发热重,咽喉红热肿痛,鼻塞黄涕,口渴喜饮,那么治疗就可以用银翘散或者桑菊饮;而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鼻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那么治疗需要用桂枝汤,辛温解表。

中药品类众多,用法复杂,同样不适合长期服用

中药的使用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同一种药材有好几个不同的俗名,而两种不同药名就算只差一个字,也可能代表不同来源、种类或药性的药物,而且同一个药材可能还有道地普通的分别,使用效果也差别较大,一旦误用,不仅无法治病反而加重病况。

此外,中药的制造方式、保存方法等,也可能影响其毒性,如中药材储存不良,导致潮湿发霉,就有可能产生毒素;部分药材在未经炮炙直接服用可能具有毒性,在经过炮炙后即可消除毒性,方可入药。最重要的是,中药跟西药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自己贸然过量或者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到肝肾两大代谢器官的功能,造成损伤,引发健康危机。

不同的中药的制剂,功效也各不相同

中药主要分为饮片、膏剂、丸剂、散剂四种,其中饮片为汤剂的一部分,是最传统的制剂, 剂量上运用比较灵活,药物吸收快, 作用相对也比较强;膏剂多为浓稠的状态,分为内服和外贴两种,内服的具有缓和药性,多用于虚症或者慢性疾病补益使用,比如蛇胆川贝枇杷膏。而外敷多用于创伤跌打,贴上使用即可;丸剂一般来讲吸收慢,也多用于慢性病,需要长期调养使用,比如六味地黄丸等;而散剂则是将药物研磨成粗末或细末,效果较快,可以用于一些急症,比如胃肠疾病等。

四类剂型一般人们服用多是用水直接服用,其实只有饮片汤剂是需要患者直接服用的,膏剂和丸剂则需要饮水辅助,尤其是丸剂较大的丸剂最好分成小块服用,直接嚼服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容易呕吐造成服用困难。散剂不易直接服用,因为药粉可能会呛在嗓子里,也可能会卡在喉咙里感觉不适,最好能和在水里饮用。

同时吃中西药最好隔2小时

中西药并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事实,有些病人可能因为疾病复杂的原因,存在中西医同时服药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规划指导,就可能服用过量或者两类药物出现交互作用。而且,中西药之间的交互作用大都没有明确,不过有些药物的交互作用已经了解,比如西药的抗凝血剂如果与活血化瘀类的中药一起使用,可能会加重药效,可能导致患者服用过量。因此,中西医师也都一致认为,避免中西药同一时间服用,如果需要一起服用中西药,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如果时间比较紧张,那么至少也要间隔1个小时才好。

此外, 某些我们平时常用的食物,其实也是有中药效用的。打个比方,比如蒜其实具有抗凝血作用,如果吃饭的时候大量食用,饭后马上服用某些抗凝血的西药,就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所以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让医生告知服用须知。

按照处方服用,选用合格中药产品

中医处方有一个原则叫“君臣佐使”,讲究的是药物的搭配使用方法,举个例来说,比如四物汤的四味中药中,以当归为君,生地为臣,芍药为佐,川芎为使,这样组方后治疗疾病才有针对性,更有效果,而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再配伍不同药物或使用不同剂量可以对于疾病的不同特性来调整。

同一药物不同的剂量效果也有差别,比如人参,小剂量服用可以兴奋中枢神经,大剂量使用可以急救心衰、休克。而人参中又分为高丽参、吉林参、西洋参、白参、红参等,都叫人参但品种、产地、炮制方法不同效果也有较大差别,这时候都需要医生诊断处方才能用在对的地方,如果患者自己购买服用,反而可能出现反效果,因此服药需要按照医生辨证论治的处方来。

此外,有了处方拿药的时候应该选择正规的医院、诊所或者药店,如果是中成药则应该多关注成分、副作用,有不懂的地方应该及时问主治医生,避免因为服错药物出现健康问题。

服用中药的几个小问题

1、中药是不是像茶包一样,可以重复煎煮、冲泡?

实际上,很多人认为中药材只要还煮得出味道,就可以反复的煎煮、冲泡,这样感觉没有浪费药材,但实际上具有保养功能、膏类的药材可以重复煎煮,不过基本上再使用1次就差不多没有什么药性了;而具有挥发性的药材则不宜二煎,如感冒用的祛风药、润肠通便的大黄,反复煎煮冲泡反而没啥效果。

2、药膳喝汤就行了,里面的东西不能吃?

有些人服用药膳采用跟喝汤药一样的方式,认为只要把药膳的汤喝光了就好了,其他的东西都留着,也可以等下次添加了药物再用。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在熬煮的过程中,虽然已经把中药材的成分释出到药汤里,可是药膳中的肉类、蛋白质这些物质是无法溶解到汤水中的,如果你不食用,营养就摄取不到。而且如果把汤料都留下下次用,就怕放的时间长反而容易出现食物中毒的可能能,建议,服用药膳的时候,要把汤里的中药材尽量吃完,保证营养充分吸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养生茶饮可以取代水喝?

个人建议如果没有疾病或者健康问题,首选还是以水来解渴,但如果有一些小毛病,使用的养生茶饮是常用的或者医生推荐的,那么可以在这段时间里用养生茶饮替代水,不过也尽量保持每周保持1-2天停止服用,让身体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另外,要考虑正常的饮水量,避免长期喝茶饮导致饮水量大量增加,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ml即可,如果夏天运动量大的人则可以提升到3000ml左右,不过饮水要小口慢慢喝,避免急速大量摄入导致出现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