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人书法水平的高低光看他临帖时临的如何不行,而是要看他离开帖写时什么样,也就是他搞创作时能写成什么样。

我们知道在书法学习中,临帖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手段,临帖伴随每个书法学习者的整个学习生涯,临帖时通过学习与模仿来提高我们的书法能力。临帖时努力临得像,努力忘记自我,要走进帖子里。临帖的过程是一个“无我”的过程,临帖能力的高低,能反应出一个书者对某一个帖学习掌握的程度,但反应不了他的书法总体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临帖临得好,只能说明你已入帖了,说明你对帖中笔法、结字仍至章法的学习达到了一定程度,但你临帖临得不错,临开帖时,你未必也能写得不错,有很多书法爱好者离了帖就写不好,甚至终身出不了帖,这种现象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普遍现象。

这种情况要靠进一步的学习,要靠更精到的临习来解决,有很多书友在临帖时临得粗枝大叶,对帖中的细节观察得不细致,而这些用笔和结字乃至章法上的细微之处,往往是所学帖子的精华所在,是表现其风格特点的要点,掌握了这些细枝未节,才能将所学帖子的气质神采展现出来。

临帖还有一个重要的阶段往往被书友忽略,那就是背临。背临也能临得好,临得精,才能顺利出帖。

但即使背临时你能临得与原帖一般无二,也不能说你的书法水平就已经很厉害了,因为这时你还只是处于“无我”的学习状态,你写的都是别人的字,你还没有自我的风格,这时你还只是处于对别人的简单模仿之中。所以我们看到,在中书协的各种展赛之中,靠模仿某一家某一体的作品有时可以入展,但却从不能获奖。获奖的那些作品都是对多家精华特点有所融合的作品,都是具有自我风格特点的作品。在评委的心里,单纯模仿与自我风格的形成是二种不同的艺术境界,这二者之间的距离要差上十万八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自我风格的形成并不容易,要精学各家,要经历入一家、出一家,再入一家、再出一家,如此反复的学习过程,要化贴,要将各家精华努力融合,还要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个难度和单纯模仿一家一体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只靠模仿一家一体的那些书者在书法界很难得到认同,那些一辈子只靠模仿欧体《九成宫》混日子的所谓书法家更是只能唬一唬对书法艺术一知半解的那些人,因为书法艺术之美的呈现要靠个人风格的塑造、书者情感的表达、书卷气质的展现和技法与书写内容的完美结合,而这些都是靠单纯模仿,靠写别人的字所无法做到的。

临帖的最终目的是为创作奠定基础,临帖临得很精到以后,就要适时出帖,古人管这个过程叫“遗貌取神”,清代王淑在《论书滕语中》说:

“凡临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

就是说不求形似,只取其神,取其内在精华,临帖与创作之间有一个转化过程,要努力做到得帖子笔意精髓而不显其形,要取其神、弃其貌,“久久剥换”,则自我风格就会初显。

如果在临帖与创作之间,不进行这种“遗貌取神”的转化,在创作时仍然模仿帖子的原味书写,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只能称之为写字。因为其没有自我风格,而自我个性的展现,自我风格的彰显是艺术最基本的属性,也是艺术家的标签。王羲之的四世从孙,书法家王憎虔在他《笔意赞》的序文中说: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叔本华说:“风格是心灵的外观。

也就是说,学习名家书法,首先学的是其神采,然后才是外形、笔法等其它东西。

我们在学习书法或欣赏书法作品时常常有一个误区,就是对某人临帖临得好,模仿某一家某一体模仿得像的作品连声称赞,把其作者称之为书法家。其实这是不懂书法、不懂艺术的表现。因为他模仿得再好,写的也是别人的字,他写的再不错,也肯定不如原作,“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与其看他简单模仿,不如去欣赏原作,因为写欧体写得再好,也赶不上欧阳询写得好,模仿得再像,不“遗貌取神”,学来学去也仅能被称作欧阳询第二、第三而已。

所以我说,那些为当代书坛一辈子只靠模仿欧体混日子的卖力吹嘘的那些人,可以休矣。因为那真的算不上什么。任何智商正常的人,把死学一本《九成宫》当成工作来做的人都能学得为妙惟肖,学得差只能说明没上心而已,这种简单模仿只能说明他临《九成宫》临得很不错,但这实在算不上什么艺术。如果,这种简单模仿也能被称之为艺术,也能得到大肆赞扬与吹捧,那才是书法艺术的一种讽刺和悲哀。

学习书法或其它艺术,最终目的是展现自我,而不是重复他人的艺术之路,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要神形兼备,以形取神,要以笔墨传达书者对生活和艺术的感悟和理解。作品要有丰富的内涵底蕴,要展现岀内在的气质神采,要赋予作品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灵魂,而这些都来自于书者对艺术的理解,这些都不是靠简单模仿他人就能表现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法的风韵与神采还来自于书者自身的文化修养、艺术情操、灵魂深处的思绪渴望等.一个高水平的书者绝不会仅仅满足于对他人的简单学习与借鉴,他会牢牢把握创作的主动性,会通过笔墨、点画、结构、章法、风格等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在字里行间的纵横挥洒中表达出他的诗书情趣,力争做到“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所以,单纯从一个人的临帖水平不能准确判断一个人的书法总体水平,一个人的创作能力才能体现出他的书法水平与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