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有人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愿意和人打交道的人是知天命顺自然的智者。

也有人说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部分的人群被社会边缘化后的选择,那么心理学上会怎么解释这种情况呢?

开放vs封闭

大五人格理论是目前心理学家公认的用于描述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健康程度的人格理论。

这个理论分别有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性这五大维度。涉及到和人打交道的人格维度并不是外向和内向程度差别的外倾性维度,而是和开放和封闭有关的开放性维度。

这是因为和别人打交道不能等同于和他们建立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外向的人是喜欢和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内向的人是不喜欢和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但是他们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是不差的。

和别人打交道涉及到了一个人的开放性程度,它象征的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的人,内向是非常封闭的,甚至会透露一丝死气。

除了大五人格理论,心理学家在研究爱的时候,也达成了相关的共识。比如弗洛姆和欧文.亚龙的观点都是类似的。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积极的给予,而欧文.亚龙在形容爱情的时候强调了:

如果恋爱双方眼中只有彼此,那么他们是在失爱而亡,真正的爱都是开放性的,我们会因为爱上一个人进而去爱整个世界,而不是爱上这个人之后,选择了放弃整个世界。

如果一个人年龄越大,他越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我们在想象这个人的内心状况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他的世界是非常贫瘠的。年龄越大,越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不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

僵化的思维方式

贾德在《苏菲的世界》中强调大人对于这个世界是多么地习以为常,而苏菲却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的好奇心。

有过和小朋友相处经历的人就能深刻感受到,小朋友和大人在对各种新奇事物之间的态度区别有多大。

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形成越来越多的固定的思维模式。

我们就越善于给世界上的人划分群体、贴上标签、形成印象,我们理所当然地会认为对方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先入为主地拒绝和他们来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件事情上,刚入社会的大学生和社会阅历丰厚的职场人士处理事情的差异就表现得很明显,社会阅历丰厚的人总是习惯用固定的圆滑的方法来处理事情。

为什么我们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呢?

这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反应能力和决策速度,但是就像曾经醉生梦死的清朝晚期的人一样,固定意味着僵化。

如果我们能够随着年龄的增长,积极地和陌生人,甚至是曾经讨厌的那些人打交道,我们就会改变我们自己变得苍老的心态,从他们身上获得生命的启示,感受生命的多样性,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边缘化

你想知道一个人现在会变成什么样,你就看他过去做了什么;你想知道一个人将来会变成什么样,你就看他现在做了什么。

虽然说岁月流逝会带走一个人的生理能量,但是我们年迈的时候的心理能量的基础是我们在青年和中年建立的。

一个随着年龄增长变得不爱和人打交道的人,很有可能他在青年和中年时代就是一个闭塞的人。

闭塞指的是他不会发自内心对别人感兴趣,但是他完全有可能出于利益的目的和别人打交道。

一个人一旦超过40岁,他将要面临的考验便会增大,从这个年龄开始已经不再是社会关注的对象了。

大多数人的40岁并不是事业发展很好的年龄,反而受到养老、失业、养育家庭、和子女沟通困难以及和时代脱节这些问题的困扰,这是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

和人打交道是存在被伤害的风险的一件事情。

之所以人们的交际圈总是限于熟人,是因为熟人对我们的反馈是可以预期的,而我们选择和别人打交道的话,总是会遇到和我们观点不同的人,还要批评我们的人。

为了避免烦恼和麻烦,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

虽然说老年是身体机能衰退的阶段,但是如果一个老年人能做到乐天知命,那么他是智者一样的存在。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ehavior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