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场地向深处延伸并连接了 Strubergasse 和 Wallnergasse,因此一直延伸到高架铁路路堤。该结构的容量测定体现了公共设施区域建筑南北向体量的延续,同时在尺度上也与环境相适应。因此,从 Maxglaner-Hauptstrae 南部开始,经 Strubergasse 到 Wallnergasse,三个开发区域形成了一个连贯的建筑结构。新的城市主体一致以新的 House D 为基石,沿着 Gaswerkgasse 到 Mülln 在老城区和封地之间建立了一个穿过铁路路堤的可识别的连接。

建筑物精心设计的交错排列产生了不同的空间序列和景致。建筑空间、小巷、庭院、游览和流连的场所都由此产生。这种上位形态的考虑旨在使整个区域具有统一与个性的城市特征。实验和学院楼房间的设计概念是作为对面街道上也是由 Berger+Parkkinen 规划的于2013年完工的学院建筑 House C 的延续。因此,实验和学院楼房间在类型上的相似性并非偶然。与 House C 相似的是,整个实验室的布置和通风技术也是规划在专门的阁楼上。一个特别要面对的难题是,新建筑如何诠释或包容 House C 和市政公用设施区域的三座姐妹建筑的特点,即悬臂结构的波浪形镜面拱腹。答案是采用的不是形态而是概念。在公共设施区域,透明的基座建筑与封闭的上层建筑形成对比。景观和公共空间似乎穿透了整个建筑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半公共性质的基座楼层的想法在新的 House D 中得到了继承。其城市类型是一个大型柱式大厅,一个露天剧场占据了这个大厅的中心。在玻璃墙的环绕之下,它形成了整个建筑的透明中心。巨大的拱门和柱子横跨整个底层,并连接着礼堂、研讨室、门厅和楼梯等各个区域。玻璃墙使所有部分都融合成一个开放的房间网络。从类型学上来看,底层类似于一个三拱门的“长方形教堂”,即西面的一排柱子并不排列在立面之下,而是沿着旧的基本边界的斜线缩进。因此,入口大厅呈现出圆锥形的形态并带有一系列不同的拱门。锥形形状的通往前院的悬臂也由此形成。这个小斜面开拓了精确的柱子系统,从而与 House C 的建筑体建立了形态上的联系。这种相互作用在楼梯区域的二层通高拱门中得到了特别强调,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外面观察到基座到楼层的过渡。灰泥外立面的施工遵循了最高生态原则,采用传统的灰泥技术在矿棉保温层上涂抹多层厚厚的灰泥,并选用高品质的水玻璃漆面。手工制作产生的轻微不规则的结构结合了涂料的运用并给予外立面以体量感,与该地区的传统房屋外立面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 House C 一样,两个主楼梯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特别是1号大楼梯被规划为一个立体的交流空间。建筑的清晰结构旨在实现高水准的可持续理念,因为只有静态的必要结构是不可改变的,然而所有的隔离墙和房间布局都是灵活设计的以便能够为以后的使用变化提供一定空间。在实验室和建筑技术的规划中也遵循了这一原则。所有的实验室都位于上层。实验室决定了其建筑功能齐全,翼深较大的内部结构。讲座室和实习室以及科研人员的办公室也都位于上层。

建筑师: Berger+Parkkinen Associated Architects

面积: 4600 m2

摄影师: Hertha Hurnaus

译者:许珑还